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14)

作者:道_非 阅读记录

“郡县有郡守,有县令,是他们在治理我们,王爷呢?他们什么都不做,却享受着我们的供奉,这不公平。”

“什么公平不公平?人家是王爷,咱们就得给他们交钱,谁让他们是王爷,而咱们是平头百姓?”

【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喊出震耳发聩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当动荡不安的社会归于稳定,阶级也跟着分明。】

【在没有科举制的汉朝,普通老百姓想要当官几乎是难于上青天,而诸侯王们得益于是刘邦的子孙,生来就比别人高一等,不事生产却坐拥金山银山,是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蛀虫,这种蛀虫被吕后杀掉几个,对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

“放肆!”

刘邦听得一肚子火,“大汉江山是我九死一生打下来的,凭什么不能分封给我的子孙?”

“我的儿孙是蛀虫,吕氏一族又是什么?不一样是蛀虫?”

【同理,吕氏一族也是。】

【但他们稍微比诸侯王们好一点,没有那么多的封地,也剥削不了那么多的百姓,且他们知道自己受之有愧,在吕后死后战战兢兢,不像诸侯王们那么理所当然——天下是我老刘家的天下,我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但只有我能折腾,别人不能越俎代庖。】

【这,就是齐王起兵的最主要原因。】

齐王不解。

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齐王不解,其他诸侯王更不理解,甚至功臣宿将们也不理解。

君主将自己子孙分封诸侯王,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情,而诸侯王们也因为将天下视为家,一旦天下有难,诸侯王们便会第一个站出来保家卫国。

这是千百年来约定成俗的事情,怎么到了天幕那里,就成了有些一言难尽的决策?

【而功臣宿将们,也默认天下是老刘家的天下,所以齐王能一呼百应,而吕氏却是众叛亲离。】

【吕氏一族的覆灭,不仅仅是因为吕氏子弟的愚蠢,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姓吕而不是姓刘。】

萧何心情极为复杂。

天幕果然是天幕,一针见血点出吕氏一族败亡的真正原因。

——如果他们姓刘,再怎样专政也不会有大臣诸侯的不满,更不会落一个满门被屠的结局。

吕后依旧不意外。

她抬眼看天幕,天幕在翻滚,而她的眸色也在翻滚着,伴随着天幕之上最后一个吕氏子弟倒下,她眸间再无一点色彩,只剩下一片浓郁的黑。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刘邦,听到这句话彻底坐不住,“吕家人就是被自己蠢死的,跟他们的姓氏没关系!”

——天幕的话动摇了他统治天下的法理。

【因为汉家江山是刘氏一族的,所以功臣宿将们更倾向帮诸侯王,而不是帮吕氏。】

【吕后在世时,他们畏惧于吕后的威势,不敢有半点不敬念头,但一旦吕后崩逝,他们便会疯狂反扑。】

【这是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外戚专政,注定不被世人接受,要么篡位登基,要么不得好死,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

“篡位?”

刘邦跳脚,“他们也配?!”

【吕后显然没有打算让吕氏一族篡位,娘家侄子虽亲,但亲不过自己的子孙后代,她把吕氏一族提到高位,一是扶持娘家,二是天子年幼而群臣强势,若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娘家作为靠山,年幼的天子根本坐不稳天子之位。】

【但吕氏一族辜负了吕后的期望,同样,大臣们更是辜负了她。】

“放屁!”

刘邦越听越觉得天幕偏心吕后,“我对臣子有知遇之恩,封臣子高官厚禄,她有什么?”

“陛下说得对。”

灌婴颔首,“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纵百死也难报万一。”

“吕氏专权,大汉危如累卵,臣如何能不站出来拱卫我大汉万里江山?”

“正是这个道理。”

陈平捋着胡须,沉吟片刻跟着开口,“天幕虽至今不曾点明联合诸侯王的人到底是谁,但据臣推论,此人多半是微臣。”

“臣或许有自己的私心,怕齐王称帝后清算微臣,所以才立了文帝,但是陛下,臣自始至终忠于陛下忠于大汉,臣有私心,但瑕不掩瑜,不曾辜负您临终之托,将大汉江山完完整整的交给了您的子孙。”

“对,就是这样。”

周勃道,“陛下,您知道臣是粗人,不会说话,但臣知道您是天子,您才是臣真正要忠于的人——”

“打住,少说好听话。”

樊哙双手环胸,“既然对陛下忠心耿耿,那娘娘杀赵王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站出来?”

“你们不是忠于陛下忠于大汉江山吗,怎么连陛下最喜欢的赵王都护不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