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125)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元春望着那本小册子,却露出一脸讶然。

皇帝便问:“贤德妃,你见过这个吗?”

元春摇头道:“家人每月进宫探视,一向只问皇上安好,从不向臣妾提外头的琐事。”

皇帝便又问吴贵妃: "贵妃这本册子,又是从何处得来?"

吴贵妃当即面红耳赤,满怀怨怼看了一眼元春,知道对方已经在暗中将了自己一军。

她才不信贾家人进言什么都不与元春说,但是她自己犯蠢,先拿出了从言外得来的小册子,这下一个私下联络外戚,串通宫禁的罪名是洗不脱了。

吴贵妃只得再次跪下请罪。

却见皇帝陛下神色温煦,柔声对元春解释: "贤德妃不知此事才是正理儿。这本册子,根本不是贾家弄的。”

“监察御史林海已向朕禀明,这本小册子,是他膝下干金编写的,就因为担心天下女子不知铅粉为害,才会急急忙忙地将这册子在市井中发了出去,甚至请人诵读,免得有人错过了天幕上一句而过的‘铅粉有害’之说。”

“林海向朕请罪,朕倒觉得,林家小姐这是一心向善之举,再说她也是详察了历朝历代的医书药典,向民间的大夫郎中打听了病例,算是先求证,再予以公开。朕倒不认为有多莽撞。”

听见皇帝这么说,吴贵妃与元春,立即都只有大赞林黛玉的份儿—————毕竟连皇上都没见怪,言语里还透着嘉许。

“贤德妃,你与那林家小姐是姑表姊妹,你来看看,这小册子与寻常书册有何不同。”

皇帝无视了吴贵妃,直接将那本册子递到元春手中。

元春是真的没看过这本薄薄的册子,扫了一眼,便惊讶地道:“这上面的……圆点,是用来标明句读的?”

皇帝拊掌轻笑,道:“正是!这叫‘标点符号’。”

“林家托了天幕之名,但据朕猜测,应当也是林家小姐想出来的,以此标明句意,文书之中便可不再使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眼,行文更加简洁流畅,且能避免歧义。”

“前些日子里御史台中言员相互行文,已开始试着使用这种标点,朕看着有趣,便让他们写折子的时候也加上。如今试行一段,竟然非常不错。朕正打算在六部中推广,若确实好用,朕便要推行到天下读书人那里去。”

旁边跪着的吴贵妃:……原本是她在一通告状,怎么现在勾起皇上夸她贾元春的亲戚了?

“对了,贤德妃,你对林家那位姑表妹妹,应当很是熟悉吧。说来听听,她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皇上望着元春的笑容越发温煦,并对林黛玉表现出十分的兴趣。

贾元春满心酸涩,心想:这位风流皇上,不会又起了纳新人入宫的心思吧?

但她面上没有流露任何多余的情绪,只是将她所知的——道来,就连她省亲那天,第玉所作的题咏和颂圣诗都———念给皇帝听了,半点儿没有任何藏私。

末了,元春给出一句公允评价:“林家表妹,确实是名门闺秀,才情与人品都是上上之选。”

这时她一抬头,忽见皇帝陛下表情肃然,眉梢眼角的笑意此刻已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皱眉深思。

“这是林海膝下唯一独女,朕为了安臣下之心,倒不如封林家小姐一个县主,将来让她招熬,夫妻二人一起为林海尽孝。贤德妃意下如何?”

元春忙道: “皇上体恤臣下,臣妾代林姑父和表妹拜谢皇上隆恩……臣妾听闻皇太后最是喜爱有才情的年轻女子。不如哪日臣妾邀林家妹妹进宫拜见太后,这个恩典由太后老人家给,皇上觉得可好?”

皇帝听见“太后”两个字,微微皱了皱眉,但还是点头道:“好!这件事便由你来办。”

说着,皇帝起身,挽起元春,道:"朕陪你回凤藻宫去。"

这位九五之尊一眼都没看跪在身后的吴贵妃,只是淡地吩咐一句:“对了,吴贵妃不是觉得铅粉无碍吗?那让内府把所有用铅粉制的香粉都送来吴贵妃这里,让她慢慢地享用便是。”

吴贵妃一听到这一句,几乎惊得要晕过去,连忙如捣蒜似的磕头请罪。

然而呈帘却携有元春迅速走远了,

元春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小鸟依人般由皇帝牵着,慢慢回凤藻言。

然而就在由圣驾陪着回凤藻宫的路上,贾元春想明白了一件事——林黛玉既然为皇家册封为县主,将来招,那么林家便再无可能与皇家联姻。各王府的龙子凤孙们若是胆敢肖想黛玉,以拉拢林如海,他们的指望可要全落空了。

这位皇帝陛下的心思,可深。

不久,“太医局证实铅粉有毒”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