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299)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嘻嘻,这个兰兰知道,是为了刻意营造一种“香艳”的气氛,为宝玉的“春梦”做准备。这其实是为了铺垫宝玉从“少年”到“青年”,身心发展成熟的这么一个过程。毕竟接下来就是他在梦中进入太虚幻境,见到警幻仙

子,翻阅《金陵十二钗》册子,听众仙子演唱《红楼梦曲》……再在这之后吗,就是宝玉做的春梦了。】

一旁竺凤清听闻,悄悄凑上来,问宝玉:“玉兄,所以你在这么漂亮的房间里午睡,做了一个梦,梦中就酱酱、酿酿了?"

宝玉额头上都是汗,微微点了点头。

竺凤清安慰地拍了拍宝玉的肩,道:“这倒也还好,哪个正常的男人没经过这一遭?只要玉兄之

后没有真的找个房里人去偷试,便也算不得什么。"

贾宝玉:这……

第119章 第十六次直播④

凤藻宫中,贾元春执笔,仰头望着天幕。

刚刚天幕讲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道理,元春赶忙去记。谁知天幕上两位仙人话锋一转,竟又转回了器物陈设上头,而且说着说着,竟又说到了秦氏与宝玉身上。

凤藻宫中其余妃嫔,听见那位萧仙说得香艳,又是飞燕又是太真的,都禁不住相互使眼色,掩口而笑。

而贾元春却提心吊胆。那次天幕说秦可卿,是在她封妃之前——那晚雪夜,贾元春观看天幕直至清晨,被皇帝陛下撞了个正着。之后她将天幕上看到的记下来呈给陛下御览,自然是用了春秋笔法,将秦可卿的神秘身世和与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可能关联都给“隐晦”去了。

但万一天幕又在这里当着世人的面将这一切都“漏逗”出来,那该如何是好?

因此,元春听其余妃嫔笑话宝玉,又隐隐约约讥刺她贾家“家风不正”,元春一点儿也不在意,只在心里默默祈祷,天幕说多少“风月之事”都没关系,只要不说那些犯忌讳的就行。

谁知,元春忽然听见皇帝陛下爽朗的笑声传来。她一抬头,就见皇帝刚刚与吴贵妃头凑着头说了些什么,皇帝俯仰长笑,而吴贵妃正用一把团扇掩着樱桃小口,发出银铃似的笑声。吴贵妃人冲着皇帝,却眼神得意地朝元春这边瞟过来。

元春却突然警觉:年轻的皇帝竟变得如此和颜悦色。

这令她陡然有些紧张,可是此刻却没法儿凑到皇帝身边,去闻一闻陛下身上是否有龙涎香的味道

天幕上,萧兰兰将这间屋子里那些据说来自武皇、飞燕、太真的“假古董”们各自赏玩了一遍,转头问廖老。

【对了廖老,兰兰还想问问,妙玉那里几件用来饮茶的器皿,什么“斑胞骂”、 “点犀乔”,究竟是什么器皿呀?】

"妙玉?"

贾元春听见这个名字,忍不住又是惊诧。

她知道这个妙玉,因前次省亲时,在自家园子里见过山环佛寺,曾进去拜过佛,因此知道妙玉这个女尼,听王夫人说,是从苏州进京的,在自家园中栊翠庵带发修行。

只没想到,天幕竟连这名女尼的名字也知道。只是……元春听闻妙玉连用茶都是那名字都没听过的不凡之器,心想,这莫不也是有一个有造化的,上了那个天幕每每说起的册子的?

而皇帝陛下听见“斑胞骂”、 “点犀乔”这两个名字,竟也有些上心,微笑道:“没想到朕富有四海,竟连天幕上提到的这两种茶具都从未听闻。"

【哈哈,兰兰,你也知道的,那“斑胞骂”,很明显也是曹雪芹艺术创造出的“假古董”,毕竟不可能有葫芦器从晋代一直传承至今,而且上面还刻着“王恺珍玩”、 “苏轼见于秘府”的字样①。】

这时,皇帝终于露出舒心的笑容:"朕明白了,天幕上说的那是匏器,非金非玉,果然不俗。"

“匏器”即是葫芦做的器皿,这位皇帝陛下也是听到天幕上那位廖仙说到“葫芦器”,才想明白了那件“斑胞翠”其实是葫芦做的。

一时间,嫔妃们纷纷出声,送上各种奉承。皇帝陛下便现出洋洋得色。

元春心中便越发觉得不妙。

【不过呢,兰兰,虽然你在我这儿见不到“斑胞骂”,但是妙玉奉给贾母等人用的瓷器品类,你在我这儿都可以见到。】

萧兰兰立即双手一拍:【就知道廖老是一位收藏名瓷的大家!】

【然而,老头子今天要先考考你哦:《红楼梦》中,出现了那些瓷器品类,还是刚才的老规矩,你要是都能答出来,我就都能拿出来给你在直播间里展示。】

这时,就见天幕左下角一块区域里,又迅速浮上好几行字迹:

【天青色等烟雨:又比赛了,好耶!】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一个能说,一个有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