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317)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这一套流程贾府各位都已经很习惯了。宝玉听闻,便以目注视祖母,似是在询问有什么需要问天幕的,而贾母则扭头看了李纨一眼,见李纨一动不动,便也轻轻摇头,示意先别轻动。

天幕上,自右向左飞的弹幕不见了,下方的评论区开始出现字迹。

【按照国际惯例,兰兰应当先来说一下李纨的判词和《红楼梦曲》。但对于李纨来说,相较于她的判词和曲子,在全书第四回 ,作者就以一段介绍性的文字,为李纨“作传”。这一段文字也同等重要。所以我们这次先来看看李纨的“人物小传”。】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③】

【“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带诵读而已。”③——小伙伴们,这段十分简短的文字交待了李纨的出身、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和人设:她是一个受封建道德礼教迫害极深的女性。】

“是一个受封建道德礼教迫害极深的女性”这个盖棺定论般的评价从天幕口中说出的时候,贾母等人俱是一惊。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李纨的判词和曲子。】

宝玉与探春这时都扭头望向李纨,想要征求意见,问问这位大嫂子,是否需要他们帮着将这些都记下来。然而李纨只一人站着,低头听着,一动不动,从她面上也看不出丝毫表情。

宝玉与探春两个只得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做才好。

【李纨在《金陵十二钗》册子上的那一页,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她的判词是:春风桃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④】

【前面两句就非常好理解了。首句“春风桃李结子完”,李纨曾经拥有的美满夫妻生活,在生子之后就结束了,这句里还嵌了李纨名字里的“纨”字。】

【“到头谁似一盆兰”,自然是说贾家这么多子弟,到头来,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也是因为贾兰“爵禄高

登”,才带给李纨凤冠霞帔,让母亲到老来终于成为诰命夫人…1

"哇——"

虽然旁人嘴上都不敢说,但是这一声惊叹立即在所有人心中传开。

谁能想得到,今日这天幕是为珠大奶奶撑腰来着的?府里这么多爷们,甚至还有个衔玉而诞有大造化的,到最后都比不上兰哥儿?看来日后再也不能简慢这位了。

贾母也喜不自胜,点着头道:"好,好!贾家但凡多一个出息的,未来便多一分希望。"

李纨虽是一直低着头,摆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但她攥着帕子的手明显紧了紧,面颊上泛起一片潮红,显然是听说了贾兰的好消息,心中十分激动。

【但是后面两句话就不太好理解了。庚辰本这一句写做“如冰水好空相妒","入冰水好”一般认为这是化用唐代诗僧寒山的《无题》:“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寓意生死荣枯、变幻交替②。】

听到这里,宝玉黯然伤神,而探春干脆动手先将一切都记下,到时候大嫂子要不要这些记录再由她自己决定不迟。

【但其它古本里,这句也作“为冰为水空相妒”。周汝昌周老的解释是说冰与水本来就是同一种物质,冰与水相妒,指自家人反生嫉恨③。】

"这也属寻常!"贾母极小声地评论了一句。

偌大的一个府邸,上下足有三四百号人,子弟这么多,嫉妒之事再常见不过。她偏疼宝玉和凤姐两个多一点,还有那么多人嫉妒,甚至到要将他二人置于死地的地步。现在听说贾兰将来会出头,李纨固然扬眉吐气,但也必然遭嫉。

【而兰兰自己对此句的理解是,“如冰水好”是指虽然水结成了冰,比水好一点,但它到底还是水,所以实在没啥好嫉妒的。】

【李纨这个人,她活着的时候,生活中并无半点乐趣,只是为了儿子而苦熬。等到她终于熬出头,贾兰得到了高官厚禄,也为她挣来凤冠霞帔的时候,她却已经离死期不远,于是引出了下一句——“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刚刚涨红的脸顿时又褪得惨白,似是一潭死水,刚刚被惊起涟漪,立即又被全然冻住。一生苦熬,好不容易诰命加身,却命不久矣,这不是“枉与他人作笑谈”是什么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