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327)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世雍与宝玉都鼓掌赞好,两人竟似都被激发了童心,分别从凤清手中接过这枚更加“高级”些的竹蜻蜓,分别飞了一回。

“可是,那四脚皆安着翅叶的竹蜻蜓,又是怎样制成的呢?”开开心心地玩过一回之后,世雍又想起了困扰他的大难题。

"这一脚的竹蜻蜓好做,四脚的却该如何是好?"

凤清想了想,道:“我们去找些高手匠人,让他们将这四枚叶片,都固定在一个四脚架子上,然后将一条线分出四股,一绳抽动,便能同时带动四片翅叶,不就成了?"

世雍凭空想象了一会儿,道:“那这四枚翅叶不就向四处各自飞去了,带不动那架子啊?”

凤清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顿时搓手哀声叹气。

世雍想了想:"所以我在想,天幕上这件法器本身就不是人间之物,一定要我们仿制,岂不是强人所难吗?"

宝玉却深受探春熏陶,内心更倾向于认为:天幕上那些萧仙,其实是“后人”。听了世雍的话,

宝玉摇着头道:“我觉得未必不能仿制.…有了!”

在这一瞬间,宝玉想到了他屋里那条西洋自行船。当时天幕上提过一嘴,说贾府这样的勋贵人家只晓得以舶来之品装点居室、炫耀豪奢,丝毫不曾意识到其中其间蕴藏的是何等样的技术。自那之后,宝玉就曾经不止一次将那条自行船拆开,看里面究竟是怎样的机关。

世雍与凤清听到这里,各自想了片刻,顿时都抬起头,各自用惊叹的目光望着宝玉。“玉兄!真没想到,你竟有这样的巧思!”竺凤清丝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之词。

世雍则一边点头一边心想:以往这天幕总是嫌弃荣国府这个衔玉而诞的子弟“没用”,看来再没用的子弟,点拨点拨也是能被点醒的。以后不能再小觑此人。

宝玉却被两人的眼光看得心中惭愧:他能想出这个主意,一来是先入为主,总觉得天幕上萧仙可能是“后人”,既然后人能人力为之,那便不是什么仙家秘术;二来也确实是经天幕点醒,拆过西洋自行船,对于发条构造略微有些了解。

“事不宜迟!”世雍当即拍板。他立即命手下去寻巧手匠人,而宝玉则很慷慨,主动将自家那条西洋自行船捐出,供匠人们拆开,观察其内部构造。凤清则帮忙绘制精密图纸,他在西洋时见过这种名叫“图纸”的画法,比界画还要更细一些。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一个郡王加两个仕宦子弟,能调动的资源人工比臭皮匠多了不少,只在数日之间,这“四脚竹蜻蜓”就被制出来一架。

三人再度聚在竺家后头那一大片空地上,由凤清托着那只“四脚竹蜻蜓”,宝玉上发条,世雍背着手在一旁等着效果。

就听宝玉咯吱咯吱地上完发条,对凤清道:"竺兄,我要松手啦!"

凤清点点头表示他也准备好了,于是宝玉一松手,这架竹蜻蜓上的大片翅叶全都朝着一个方向同速旋转,顿时带动竹制的整个器械,缓缓向上飞去——在宝玉看来,这还真挺像当初天幕上萧兰兰使用过的那驾“无人机”。

“哇——”

世雍也惊叹良久,半日方道:“玉兄,按你说的法子,竟真的成了。这……也许就是天幕上说的, 科技’了吧。"

当日天幕上每每提起“科技”二字,时人其实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事后才有人渐渐想明白:这当是“科学”与技术简称。科学,被不少人理解为“科举之学”,也有人不同意这个理解——毕竟科举取士不考这些个旁门左道。后来才有人渐渐联想到致知格物之学,听起来或可与那天幕上所说的对的上号。

听见世雍的夸奖,宝玉却无甚喜意,想了想道:“我等固然能将这‘四脚竹蜻蜓’照着天幕上的样子依葫芦画瓢地做出来,然而这竹蜻蜓

因何会上升,我们却完全不明白其原理,因此无法举一反三,不可谓不遗憾……"

他刚说到这里,就听身后有人击掌叫好。

三人转身,却见一人,蟒袍玉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正是北静王水溶。

此刻水溶站在他们三人身后,双眼望着那枚正缓缓降落的“四脚竹蜻蜓”,在大声称赞:“贾世兄说得不错,所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天幕谆谆相诱,未必只是为了让我等能仿制出一件玩器而已。"

水溶如此说,有点拆世雍的台,南安郡王脸上顿时精彩起来,反问道:“水老弟,是什么风将你给吹来了?"

水溶也笑:"这里是凤清居所吧?难道我不能来么?"

世雍与水溶同为郡王之尊,一南一北,争锋相对也没什么。但宝玉和竺凤清都不敢怠慢,一起上来拜见水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