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356)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二姐姐,若是想避开这扰攘尘世里的诸多烦恼,倒也不必总看那《太上感应篇》,随妹妹一起学佛吧……"

惜春身为宁国府贾敬唯一的女儿,自幼就被抱到荣国府,由贾母教养。在迎春看来,这个四妹妹一向如自己一样,不声不响,若天幕说自己是“背景板一样的人物”,那惜春也必定是一般。

"天幕上不也说了,大不了,铰了头发去做姑子,退路总是有的。"惜春低声劝迎春,迎春思量着,总觉得天幕上说的并不是惜春所说的那个意思,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

就在这时,就听天幕上萧兰兰正继续开口。

惜春明显没料到这个,当场愣在原地。

【天青色等烟雨:感觉惜春的命运比其他人都要好。】

【二踢脚不是二锅头:惜春是出家了吧!】

【……:和其他姐妹比起来确实要好一些。】

【就猜到大家会这么想。小伙伴们,兰兰在这里要纠正大家的一个错误观念:书中伏线千里,预示着贾惜春的结局是出家为尼,却不是妙玉那种带发修行,像是个大小姐一般生活在高门大户内的尼庵里养尊处优。惜春将来的命运,确实是出家,而且是“缁衣乞食”,是过着一种既贫困又孤独的生

活。】

【程高本续书里写惜春在妙玉被劫走之后直接住进了栊翠庵,继续走妙玉的老路,过着优渥的带发修行生活,这是不符合曹公原意的。】

【23333:……!】

【东部地区有雨:啊我还以为……】

【二锅头不是二踢脚:这又颠覆我的认识了。】

【确实如此,这是在第二十二回 惜春所做的“灯谜”旁的脂批这样写的。“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乎?”①脂砚斋是《红楼梦》的重要参与者,他或者她也看过后二十八回一部分真本原稿,所以我们一般认为脂砚斋的“剧透”,是比较符合曹公原意的剧透。】

“又是灯谜?”惜春与迎春等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当日她们不过顺着宫中元妃的好兴致,随手为之,难道这些谜语竟真的一语成谶,预示着自己这拨人未来的命运吗?

惜春回想起当日她所做的灯谜,口中喃喃地道: "佛前海灯……"

【我看到有些小伙伴回想起来了,惜春当日所做的灯谜正是“佛前海灯”,预示了她会出家为尼,这与惜春的判词和红楼梦曲是完全一致的。】

"‘国……国际惯例'……"

惜春此刻方才觉察,自己总是见其他人被天幕这样那样地点评,当真点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知道:是真的不好过。她急切地想要从天幕上得知自己的未来,可又怕未来太过可怖,是她承受不起的。

【《金陵十二钗》正册上惜春那一页画的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判词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

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②】

“是了!”

惜春想想,这确实该是自己的判词没错。这几年来,她心头一直盘踞着出家为尼的念头,但无论智能儿还是妙玉,她们过的那种生活都是惜春看不上的,她要的遁入佛门,便是真正的“空门”,能给她带来心灵的安宁,也能庇护她周全的。

可是此刻听见天幕上所说的“未来”,却似乎又不全是她所想象的那种。“对了,应该还有曲子。”惜春心想, "天幕上说每位姐姐的时候都提到了曲子……"

【至于惜春的那首红楼梦曲《虚花悟》,内容和我们刚才所说的惜春判词差不多,都是看破红尘的意思,所以兰兰就不再整述了。】

惜春顿时傻眼:这还真是万万没想到,天幕竟然也厚此薄彼,连她那首曲子也没说全。

【但我们虽然说惜春和迎春一样,是用被动和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的,但惜春与迎春也还有很大不同。】

【惜春与其他姐妹相比,年纪虽小,其实却特别早熟,是那种,能够暗暗在心里替自己拿主意的小姑娘。】

“说对了……”

此刻虽然贾母院中人人都向惜春看过来,但惜春却并不怎么在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她只在乎自

己能弄明白天幕上所说的一切。

【她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头,小小年纪就曾和智能儿商量过出家的可能性,但那时候荣府里的人想必都没将她当回事,只认为是小姑娘的玩话。】

【但是随着年纪渐长,惜春的个性越来越显出“孤介”。在抄检大观园这件事中,惜春的丫头入画,被查出替自家哥哥收着一大包金银镍子,并有男人的靴袜等物。这件事原本是能够解释清楚的,且凤姐也已经说了下不为例的话,谁知惜春却翻脸无情,要她嫂子尤氏直接将入画带走,只说: “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