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番外(387)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这“甄宝玉送玉”五个字在整本《红楼梦》中简直是个“孤儿”,除了这里一条脂批之外,再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线索。因此直到今天我们也完全不知道这“甄宝玉送玉”的情节到底是什么样的。】

【但结合《邯郸梦》,我们大致可以猜想,这有可能是贾宝玉在贾府事败之后丢了自己的通灵宝玉,被甄宝玉捡到,将之送还,并点化宝玉。而贾宝玉历经了贾府从富贵温柔乡到一贫如洗一败涂地这样的人生巨大变动之后,终于大彻大悟,看空一切,了却尘缘。】

宝玉闻言,心中悲怆无比,暗道:难道那么多人世的伤心事,就只是为了让我见证,然后被度化,了却尘缘的吗?

【至于最后一出“离魂”,出自《牡丹亭》,原名叫做《闹殇》,脂批批点的是“伏黛玉之死”。在剧中,杜丽娘因梦中与柳郎相会而相思成疾,最后病体难愈,香消玉殒。与林黛玉的结局有颇多相像之处。】

一时间天幕上的评论区里全都是叹息。可以想见,在这些能在天幕上“留言”的“用户”们心中,林黛玉是多么惹人怜爱的一个角色。

【如果大家有机会读一读《牡丹亭》,可以在“离魂”这一出里找到"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②这样的唱词。】

【这些唱词的意境,确实是与林黛玉的很多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十分接近。大家回想一下,黛玉的占花名拈的签就是芙蓉,她与湘云中秋节月下联诗,所作的最后一句也是“冷月葬花魂”。】

【以“离魂”暗喻黛玉之死,这正是曹公早早就埋下的伏笔。】

【曹公棺材板压不住了:啊……不要啊!】

第153章 第二十次直播⑦

【之前我们说了红楼梦里那么多出戏曲,那么多寓意深刻、蕴藏丰厚的经典曲目。那么,《红楼梦》中,有没有不好看的戏曲呢?】

萧兰兰此言一出,天幕上都是各种好奇的提问。

【……:应该有吧?】

【曹公棺材板压不住了:曹公如此喜欢各种戏剧的一个人,会写不好看的戏曲?】

【梦里九重天:传统的未必都是精华,也可能有糟粕嘛!】

萧兰兰稍等了一会儿,见评论区的留言各式各样,才微笑作答。

【哈哈,确实有,红楼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作品,但是作者的艺术偏好与爱憎其实也表达得很明确。】

【在第十九回 里,宝玉到宁府去看戏。贾珍那边“唱的是《丁郎认父》, 《黄伯央大摆阴魂阵》,更有《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等类的戏文,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这样的热闹,在宁国府之外都有人能听得见, "满街之人个个都赞: 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①】

【这段里提到的都是《封神榜》、《西游记》里的曲目,这种戏曲上演起来,演员多半勾着大花脸,表演各种大场面,却不以情节、唱腔、情感取胜。②】

【红楼梦所处的那个时代,为什么这么流行这种呢?答案是——乾隆皇帝本人很喜欢,这种热闹无比的戏剧,正是从内廷流传出来的。】

【按照与曹雪芹同时代的文人赵翼记载:当时内府戏班,所演的戏剧, "率用《西游记》、《封神传》等小说中神仙鬼怪之类,取其荒幻不经,无所触忌。”③】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些戏剧,都是架空类、奇幻类故事,与时局无关,也不会给文人们暗暗讽喻当朝皇帝的机会。再加上“热闹”,所以能够满足底层人民的娱乐需求。】

【但曹雪芹是如何评价这些戏剧的呢?他以宝玉的视角解说: “宝玉见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①”小伙伴们,这可是从宫廷内府中流传出的戏曲,并且流行于民间。宝玉却说是“如此不堪”,可见曹雪芹对当朝封建统治阶级庸俗化戏曲的做法持尖锐的批评态度。】

贾母的目光顿时向宝玉这边转过来,颤声唤道: “宝玉……”

宝玉自己却并不如何

在意,他却只为天幕能替他直抒胸臆而感到骄傲。但此刻听见祖母担忧,宝玉忙抢上去凑在贾母身边道: “老太太莫要担忧,天幕说的显然不是咱们,毕竟当今皇上也未必便那么喜欢看戏。”

贾母一想也是,今上勤政,内府并无天幕上所说的那样,演出各种热闹武戏的戏班。

但她一直记着天幕上说过今上乃是两位皇帝的“二位一体”,一时未露出那等骄奢之相,并不意味着无须提防。

但老太太已无力再说,只能冲宝玉挥挥手,要他自己小心。

【当时虽是所谓的“康乾”盛世,对于文化和曲艺的管制也是空前严格的。比如《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后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