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少年志同人)【宽辛】蛇与毒(318)

作者:淋着雨的Monster 阅读记录

但元仲辛假死的计划能够成功,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便是林邀。

林邀为人极度傲慢自负,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她在元仲辛面前遭受了这么多的气,临走前还被元仲辛激起怒火,哪怕元仲辛不肯跟她回大夏,她也绝对不会简简单单地杀死元仲辛以除后患,她要元仲辛临死前一刻都是受尽痛苦的——若非她的这般性子,且目光短浅,没有斩草除根,只怕元仲辛现在势必已经死得透透的了。

林邀够狠,但也够蠢,当她还在为元仲辛与秘阁上百人必死的结局而狰狞大笑之时,她并没有发觉自己的某一个手下已然偷偷拿到了解药。

唐瞬原想让千色潜伏进去,但元仲辛却推荐了安离九,毕竟安离九在林邀眼里俨然是个必死之人,她就算察觉到不对劲,也不会怀疑到一个死人身上,而且作为一个潜伏在毒圈长达八年的细作,安离九完全有足够的能力与经验去对付心狠手辣却头脑简单的林邀。

至于小景,她的确在密州船港上了船,船上也的确有明夫子和裴颜等人,但他们并没有回高丽,船在开往高丽的途中,小景就被赶上来的李慕和的船只给接了回来,然后在千色与淮陀的保护下秘密回到了开封,唐瞬早在开封城郊的一处老宅临时设立了一个药堂,小景就一直住在药堂里,等待着安离九将解药送来。

最后,在元仲辛声东击西的帮助下,安离九拿到了解药,小景凭借着她的药理知识以及瑶卓的帮助,成功地研制出半生死解药的配方。

至此,元仲辛的计划已经完成了大半,但还差一件事,他要制造出一个被大宋彻底放弃的假象,他要让依旧潜伏在大宋朝内的大夏细作知道,元仲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卖国贼——如此一来,他已然身中剧毒,大宋还要以通敌叛国之罪判决处置他,无论往前往后,皆是死路一条,彻底打消了大夏细作的怀疑。

梁竹回到秘阁那日,元仲辛便将早已拟写好的自讼书交给了梁竹,让他上交到皇帝手中,在自讼书里,他对于勾结大夏异党的罪名供认不讳,还指名道姓地把林邀给拱了出来,最后隐晦地指出大宋朝内还有他的同党以及已被策反的宋朝命官。

但至于是谁,元仲辛只字未提。

他这般做,是有原因的。

自讼书与请状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间的不同就只有一个,前者是自己将自己犯下的罪状列下来,以官函的形式呈递到皇帝手上,由其本人在自讼书上签字画押以此确保认罪的真实性,后者则是他人将罪人犯下的罪状列出来再交到皇帝手中,百人签字画押以证请状书的准确性。

但自讼书上传到朝内后,不管皇帝允许与否,都是可以经由百官传阅的,而百官则可能会分为三派,一派弃权,不做任何定论,一派是认为写书之人无罪,可以根据意愿为写书之人上书求情,另一派则是认定写书之人罪状属实,若是如此,这一派就会被称为定罪官,所有定罪官都必须在自讼书上签下自己的真实名字,盖上私属于自己的官印,字印一旦落成,便再无更改的可能。

元仲辛到底是不是叛国贼根本无人关心,心中真正有鬼的人只会留意到一件事情:元仲辛知道了谁是细作,谁是叛变官员——尽管他还未说出来,但这封自讼书简直就是一个不知何时会炸的暗雷,元仲辛此时不说,谁知道他日后会不会为了将功补过而供出来。

所以,心怀鬼胎的人一定会想尽办法置元仲辛于死地,至于如何杀人在无形中,只要在自讼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自己的官印便够了。

故而言之,谁在自讼书上签名盖印的,十有八九都是细作与叛变官员。

至此,元仲辛的计划近乎完美地得到实施,他以大宋叛徒的身份“死亡”,借机揪出隐藏在黑幕后的真正叛徒,秘阁上百的学生得救,潜伏在秘阁所有大夏阴兵的身份皆被暴露,林邀被迫逃离大宋,回去大夏汇报元仲辛的“死讯”。

以上种种,便是元仲辛能够预料得到的最好的结局,他将整个计划用尽量简短的话,细致入微地写在了那一沓厚厚的巴掌大小的纸张上。

用韦卓然的话来说,元仲辛仅凭自己的一条死路,便打乱了原有僵持不下的棋盘,为他们重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局面,让原本处于劣势的他们再次站在了上风。

王参政望向负手默立于窗边的王宽,眼神有一瞬的恍惚,自己的儿子在无声中竟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以往的自己经常劝诫王宽去走那条早早为他铺好路的仕途,但王宽一直志不在此,王参政也无法强人所难,但如今,不用他劝,王宽早就想好了如何发展独属于自己的势力,一时之间,他反倒有些不习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