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古典浪漫(173)

作者:有人说 阅读记录

立海社办大楼的顶楼卫生间里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呕吐声。女生之间流行各种各样的减肥方式,从少吃多动到戒断碳水,有些人依靠药物,有些人则依靠催吐。她们每次遇到,都会默契地装作没听见,不去寻找声音的来路。偶尔撞见隔间门开,有人从里面走出来,眼角稍微有点红,像是吐过,又像是哭过。又或许二者本身没有区别。

理智告诉她这是不应该的。理智告诉她,催吐会使人产生依赖,时间久了,可能发展为暴食与催吐的循环,最终导致暴食症或者神经性厌食症。理智告诉她,一碗米饭算不了什么,她的崩溃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这种行为难免有迁怒之嫌,是弱者的表现。理智还告诉她,现在发生的事情再糟,都不会比国二冬天更糟,她只需要保持沉默、冷静,总能等到转机……

但是理智帮不了她。她所有的理智、计算、犹豫和求全,她自以为是的逻辑思维,不过是绕出了一团打死结的毛线。

仁王问她,你不喜欢别人瞒着你,你不是也有很多事情瞒着别人吗?你能瞒那么久,别人连一天都瞒不得吗?

宫崎问她,今天这件事,或者三年前那件事,你相不相信,很重要吗?

风间问她,在幸村君和仁王君之间周旋,其实很有成就感吧?被一个甩了,还有下一个,你还不承认吗?

食物碎屑冲进鼻腔,早川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到泪眼模糊,冰冷的眼泪沿着面颊淌下,仿佛某种软体动物给人的触感。很难想象那是从自己体内涌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不是自己。

就在这时,门被敲响了。似乎是见里面没有反应,敲门声愈发急促。她想回应又发不出声音,想起身锁门又挪不动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卫生间的门被推开,母亲的脸从门缝里露出来。

“明羽,你在……你在干什么?”

她想说话,却有东西从喉头涌出来。早川双手撑地,对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弯下腰,觉得自己在母亲面前整个儿矮下去。

“妈妈……”僵硬的膝盖骨喀啦一响,她再也支撑不住,慌乱间碰翻了身后的拖把和垃圾桶。终于,她听见身体里有什么坚硬的东西破碎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早川和风间打起来那段我还蛮喜欢的,狠话句句都十分在理,带着一点国中时的遗风,困兽犹斗的感觉。后援团团长在第十章出现过,那一章标题叫“趟过激流”,水涨起来,淹没了她。

她在崩溃的时候依然没有失去理智。可是理智帮不了她。写到这里难免有一些心疼的感觉,但是没关系,一切都会往开阔的地方走。顺其自然。破碎也未必不好。

已经九十章了,说好的百章完结,真的有可能吗?明天就是幸村君生日了,这一卷里幸村君也会出场(不是在电话里出场hhh)俺很期待!

第91章 [91]问药

“急性肠胃炎。”

夜间急诊的走廊十分安静,早川坐在诊室外面的长椅上,能听见远处护士翻阅病历单的声音。因此母亲话语中的每个停顿与波澜,落在耳朵里,也就格外清晰。

“我就说嘛。”她暗自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慌乱中找了个好理由,“不用太担心的。”

“还说呢。医生讲你平时吃饭不规律,今天晚上吃多了,一下子消化不了。你每天都说自己在学校解决,告诉妈妈,你多久没吃过晚饭了?”

母亲翻着化验单,看一张,递给父亲一张,父亲看一张,递给她一张。她们三人坐成一排,像工业流水线似的,早川闷头听着,不吭声。

一小时前她在卫生间里被母亲发现,母亲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大概是肠胃炎,吃颗药就好了。母亲从抽屉里翻出药,带着满脸狐疑递给她,手伸到一半又突然缩回去,转身下了楼。早川扶着洗手台漱口,泪眼朦胧的,镜子里的人憔悴得自己都不认识。还没弄清她想干什么,门又开了,母亲手里拿着她的外套,说带她去医院看看。

父亲开车。去他上班的医院,找他熟悉的大夫。一套检查做下来,确认是急性肠胃炎,让她先去输液。听说她最近深夜常常腹痛,又开了单子,说过几天身体好了回来做胃镜和彩超,检查是否有胃病和胆囊炎。

一瓶电解质,一瓶葡萄糖,还有一瓶她看不懂的抗菌型药物。生理盐水顺着透明皮管缓缓注入体内,她动了动因为输液而冰冷僵硬的左手,试图让自己暖和一点。坐在边上的父亲看她一眼,突然站起来,走了。五分钟后回到输液室,往她手底下塞了一个贴着暖宝宝的药品包装盒。

他言简意赅:“护士站借的。”

过会儿又说:“还借了条毛毯。你睡觉吧。”

早川不知道如何应付眼前的局面,于是干脆听命,合眼睡着了。醒来的时候三瓶盐水都已挂完,护士正在给她拔针。父亲让她多按一下。她说,我已经按了很久了。父亲问,你知道还是我知道?

她看着他,本能是要反驳,最终却还是按住了手背,让他把毛毯还了。

贴着暖宝宝的药品包装盒尚有余温,被她攥在手里,一路带上车。母亲和她同坐后排,肩膀挨着肩膀,分享着不开窗的车厢内凝固的空气。刚刚在走廊上,母亲应该是生气了,早川听得出来。可她却没有发作,输液的时间如此漫长,她有足够的时间和理由数落自己,可是她没有。

夜里路上没什么车,到家的时间由二十五分钟缩短至一刻钟。汽车入库,父亲先下去了,留她俩坐在车上,谁也没有动。早川想说话,却在开口的瞬间,被母亲抱住了。隔着一层窗玻璃,远处的路灯如同太阳的光球灼烧着她的虹膜,她的身体猛地一僵,然后慢慢地、慢慢地软和下来,顺势闭上了眼睛。

母亲说,下周期中考试吧?考试之前都不要上学了,回家散散心。

母亲还说,妈妈都明白的。

明白什么?早川不敢问。却好像是终于等来一个答案那样,轻轻点了点头。

*

她连着请了一周假。母亲问她想去哪,她想了半天,说去四国吧。母亲一边订票,一边随口问为什么。她沉默了片刻,答道:“听说姐姐也去过。”

母亲一愣,编辑到半途的乘客信息就这么发了出去,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说电话号码打错了,急忙要退票。早川背过身去整理行李,三条衣服整齐叠好,放进箱子,这才听见母亲说:“当时你姐姐十二岁,你八岁。别人送的酒店券,就两张,你爸太忙,你又太小,所以我就带她去了。你别……”

“我不是嫉妒。”她又叠了一条衣服,“我只是听说,姐姐很喜欢那里。所以想去看看。”

她们乘飞机抵达神户,住了两夜后,再从明石跨海大桥进入四国。和八年前一样,跟随阪急电车公司组织的“八十八所遍路游”,把前十二所寺庙走一遍。临时成团的客车坐满了人,男女老少,因为互不相识,彼此间话并不多。整个旅行比她想象得更有宗教意味,客车停在寺庙前,游客鱼贯而入,在先达的带领下齐声念诵《心经》。本尊堂前一次,大师堂前一次,每所寺庙都是如此。

母亲说,你知道这些经文什么意思吗?早川摇摇头。

母亲又说,你姐姐当时好像真挺感兴趣的,还问我什么叫“五蕴皆空”。

早川问,你怎么答的?

母亲说,我也不知道。我说“空”,就是“没有”呗。你姐姐却说,“空”不是“没有”。明明才十二岁,不知道成天想些什么。

“当时你姐姐还跑过去问领队的先达,说这些寺庙,一千二百年之前就在这里了吗?先达说是的。你姐姐说,大家念得那么虔诚,好像空海大师就住在寺庙里一样,为什么呢?”

“然后先达说什么?”

“先达说,没错,引导众生开悟的圣人空海一直活着,他的灵氛就浸润在寺庙里,你呼吸的时候,他也在呼吸。你做每一件事的时候,神明都注视着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