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17)

作者:书一行 阅读记录

夫妻二人说了一会儿话,贾敏有丈夫在旁宽慰,心结早已没了大半,再用了药,也是药到病除,身上舒坦之后又觉得困乏,林如海便让人好生服侍着她歇息,自己去书房中找了本帖子临一临。

待他写上十来个大字,便又有人来报,说是王状元来访,王良来过这宅子许多次,林如海倒也未曾见外,让人将他请进书房来。

“今日听闻夫人身子不爽,不知可大安了?不才叨扰了,实在抱歉。”

王良一来,便是如此客气,林如海便知必定是出了什么事,问到。

“内子已无大碍,不知厚之兄前来所谓何事”

只见王良拿出一个大红烫金的帖子来,林如海一看便知,这是荣国府里送礼时常用的礼单,这些世家,就连送个礼的帖子都是如此讲究,生怕旁人看不出奢华来。

“今日国公府上的大爷送了好些礼,愚兄家贫,忽得见了这些……不知该如何处置,故而请贤弟帮忙拿个主意。”

王良面色一如既往的温和,将那大红的礼单递了过来。

林如海接过一看,顿时就明白了王良的用意。

他这大舅兄可真是,说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不为过了。

瞧瞧这送的衣服布料,簪环首饰还有胭脂水粉,若不是那几样文房之物,倒是与给妓坊花魁的缠头也差不了多少。

林如海深知贾赦是个什么德行,况且这帖子还特意落了贾赦的款,可不是旁人意思。

“让兄长见笑了……此事愚弟必定好生处置,只是内子如今身子不适。”

林如海后退一步,满怀歉意给王良深深做了个揖,王良连忙将人扶起来。

“贤弟缘何致歉,此事与你也无甚关联,也是愚兄实在拿不定主意,这才……”

王良自然知道林如海夫妇的为人,只是他如今就算金榜题名,在这京中也是无权无势,况且那人总是林如海的舅兄,无论如何也绕不过林家去。

“这些东西兄长自然不便收下,可否先缓上几日,待内子身子好些了再处置。”林如海自己做主收了那帖子,显然是要插手此事。

此举正中王良的下怀,他便也从善如流应了,况且这等事本来就是急不得的。

于是乎林如海遣了下人去将荣国府送到王良住着的小院里的‘厚礼’,尽数搬到了自家库房里。

因得林如海的交代,贾赦做了这么一幢事的风声半点没传到贾敏耳朵里,她身子很快就好了起来,过了一日便神采奕奕的给夫君张罗鹿鸣宴上穿什么衣裳。

“宫中已是送了衣裳,却也只能穿这一件了。”林如海见妻子一个坠子都要选上半天,不由扶额道。

贾敏却是白了他一眼。

“虽说衣裳是这一件,却也只是外面穿的,你那鞋子也好,发冠也罢,总是该好好挑一挑才是。”

说罢贾敏又去挑鞋子和内衫去了,林如海也学乖了,不再扫妻子的兴致,只得由着她去,待到鹿鸣宴那一日,早早便起了,穿上贾敏精挑细选的衣衫鞋袜,与王良结伴,一同乘了马车出门,早早便进了宫门去。

第14章 喜丧

鹿鸣宴上,圣人见阶下渐次入席的学子,今日都着的是宫中统一制式的青衫,越发显出林如海的俊逸出尘,不由同一旁的掌事公公闲话。

“昨儿母后还说可惜,这等才俊竟是叫那荣国府的国公爷赶了先。”

“这林家久居江南,京中的人自然是不熟悉,也难怪太后想不起这么一号人来。”这头发花白的公公姓夏,是服侍了两朝的老人了,在皇上和太后跟前倒是比一般的大臣还得脸,故而接话到。

太后就等着这一遭,预备瞧瞧这一拨学子中可有看得上眼,身份又适宜的才俊,除却宫中已是适婚的两个公主,京中还有好些人家的姑娘盼着太后指婚。

只可惜今年确是有一个处处出挑的,哪里晓得竟已是有了家世,进京赶考还千里迢迢也将新婚妻子带了来,听说这夫妻二人是再和睦不过的。

说到荣国公府,这夏公公却也想起一桩旧事来,与圣上闲话,笑道。

“老奴记得,荣国公府的这桩婚事,还是仙去了的老王爷保的媒。”

圣人听了抚掌而笑,“这便是叔父的不是了,这么好的人家竟是不留着给自家姑娘,如今母后也不必为着侄女的亲事发愁了。”

夏公公口中的老王爷是去年年初驾鹤西去的端敬亲王,如今这老王爷还有个嫡出的小女儿未成婚,端敬亲王一向忠心耿耿,太后这一段时日正操心着此事,起码要给文武百官瞧瞧他们天家待老臣甚是忠厚。

阶下的士子们已经落座,又有一溜衣着整齐的宫女上了酒水果盘等物,圣人随意拈起一枚榛子,对侧席上的一位红衣官服的大人道。

“先前林大人上的请安折子,陈大人当是看过了吧?”

那陈大人原本想要离席恭敬回话,却是被皇帝摆手制止了,只得在座位上冲着上位拱了拱手,恭敬答道。

“林大人之忠心,日月可鉴。”

这样的场面话,自然不是主位上的皇帝陛下想要听到的,他脸色流露出一丝不满来。

那林如海的父亲像是算好了似的,见自己儿子中了探花之后,竟是将请安折子呈了上来。

朝中大臣,尤其是那些外任的,多半都会上请安折子,这些多半圣上都不会看,唯有一种必定是要亲自过目的,就如林如海的父亲这般告老还乡又在病中的老臣,呈上来的折子说是请安,更像是遗愿。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样的折子中但凡有什么不过分的要求,当皇帝的多半会怜恤下臣应下。

只是这林老爷的折子里倒也没什么要求,只是甚为真切的表了一番忠心,以及自己病势如何沉重,以及对独子将来的牵念。

圣上也不由得感叹,林如海的父亲果然也当得起探花之位,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就是体弱手抖,光是从那笔触就看得出来这一份折子写得甚为艰难。

“依着微臣的拙见,圣上不如给个恩典,让林探花回乡侍疾才是。”插话的正是柳太傅。

此言一出,听清楚的人确是切切议论了几句,也不知太傅缘何做此说法,旁人好不容易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得中探花,还未及在京中展露头角就被遣送回乡。

说好听了是圣上的恩典,却不知是不是故意在人仕途上使绊子,纵使孝道为重,但是忠君为天。

“罢了,今日鹿鸣宴,且看看如何考教他们才是,诸位大人可有什么题目想出?”圣上见此,却又要众人先紧着鹿鸣宴,可若是出题,谁又敢在皇帝跟前出风头,只是一味守拙,自是要圣上出题的。

这样的场景林如海前世已经经历过一次,除了周遭同科的进士换了人,龙椅上坐着的那一位年轻了十来岁,旁的倒也没什么不同。

只是这状元公王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非是文章写得好,就连做起应制诗来也是别有新意,无怪乎前世一介清寒之士后面也能混得风生水起,难得的官誉极佳。

世人向来都是爱才子的,当年苏东坡若不是才子,恐怕乌台诗案也难以脱身,只愿这王状元将来不会在官场沉浮之中,磨平了才气。

林如海此番鹿鸣宴并不算拔尖,毕竟他容姿之上就足够出色,这人心还是要会知足,是以他虽看着年轻,却也没什么争强好胜的心思。

一场好宴宾主尽欢,圣上各自有赏赐,虽说有些差别,但也是按着名次各人差不了多少去,薄暮之时林如海才回了自家宅子,贾敏才用过饭,丫鬟们正预备着撤席面。

“怎么就回来了?可用过了,缘何不叫人通传一声?”贾敏连忙迎了出来。

“出宫之前倒是用过一些,只是宫里的宴席,岂是让人能吃饱的?”林如海这么一说,旁边的丫鬟连忙添了一张椅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