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22)

作者:书一行 阅读记录

她这一二年倒也少生病,去年冬日里也是这般,少用些燥热东西,过不了几日,自己就好了。

贾敏怕往林老爷那边过了病气,这几日请安也少了,若是去了,也只远远的问安。

这日林如海刚给父亲端了药,见父亲用完,亲自把碗收了,预备去书房温书,不想被桂姨娘叫住了。

“不知姨娘有何事吩咐?”林如海对这姨娘很是敬重,这些年来也承蒙她照管。

“却也没什么大事……”桂姨娘笑道,“只是那边奶奶若是病了,还是请郎中瞧一瞧,若不然嘴上说着是病了,也不见吃药,请安倒是免了,总是有些失礼的。”

林如海将碗放下,面上仍旧是笑意。

“劳姨娘挂心了,我这便请了郎中来瞧瞧。”

桂姨娘见林如海如此说,便也不在揪着贾敏不请安一事念叨,又嘱咐林如海天冷了,莫要看书太入迷最后冷着了云云。

林如海出了父亲的院子,当即就召来了半夏。

“架了车,去把平日里给父亲看诊的王老太医请来。”

半夏有些不解,问到。

“王老太医昨日才给老爷瞧过,可是老爷又不好了?”

半夏见自己家大爷笑了笑,但也是面笑心不笑。

但听林如海又说到。

“府中好些人关心你们奶奶是不是病了……便……请个郎中来瞧瞧。”

半夏晓得,这几日大爷就让他警醒着点,可有人说奶奶的不是,果不其然,这几日来奶奶不过请安少了点,府里便有人管不住自己那张嘴了。想来那些人管的还真是宽,大爷未曾说什么,老爷和老夫人也没说奶奶不妥,这一个个还编排起来了。

于是半夏便照着林如海的吩咐套了车马,亲自去接王老太医。

末了却哭丧着脸,甚为忐忑的回来了。

“大爷,王老太医今日出门了,小的只好将他家中略通医术的姑奶奶接来了。”

此事却在林如海的意料之中,昨日王老太医看诊的时候就说过今日要出门,林如海本身也是一时兴起要半夏去请郎中。

“好在你还晓得要带个郎中回来,拿去吧!”林如海将自己的荷包给了半夏,笑道。“好生候着,一会儿还要把人送回去。”

王老太医有个女儿,嫁人之后四十来岁丧夫丧子,最后回了娘家,因平日里能看诊,倒是常为那些夫人小姐看病,半夏也不算傻,还知道好歹找个郎中来充数。

只是这忽然来的郎中却真真是把人吓了一跳,给贾敏号脉的时候,左手右手换了好几次,蹙着眉头,神色凝重极了。

第18章 好事

林如海让半夏找个郎中回来,原本也只是想做个样子,堵一堵那些好事下人的嘴,顺道也就当给妻子把个平安脉,然而这王家的姑奶奶进去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来。

常在身旁服侍的丫鬟见这女郎中眉头紧锁的模样,料想肯定是奶奶有什么不好,慌得连忙出去报信。

“大爷……您可要进去瞧瞧,那女郎中愁眉苦脸的,咱们奶奶可是真得了什么病。”石榴六神无主,那郎中又一直不说话,可不是得出来找个能说话的人吗?

丫鬟这么一说,外间的林如海也有些沉不住气,贾敏上一世走的也早,或许早就有疾,只是一直未曾察觉,这王家的姑奶奶前世也给贾敏调理过身子,或许是前世不曾看出来,今次机缘巧合,瞧出了病症?

林如海也起了身,往内间去了,进去只是王家那女郎中已是收了腕枕,脸色却依旧是那副肃穆的神情。

“敢问先生,内子是何处不妥?”

林如海小心问到。

那妇人唇角抿成一线,眯了眯眼,这般模样病人家属更让瞧着心惊,林如海只怕她说出什么不好的消息来。

女郎中长舒了一口气,见林如海如此忧心,便也没有避讳。

“我瞧着夫人这脉象,似乎有些像是喜脉……不知夫人今月月信可准?”

“这……内子的月信,时准时不准的……”林如海见她问了,便如实答道。

“老爷,您说什么呢?”贾敏连忙将脸背了过去,嗔怪了几句。

王家的女郎中倒是见怪不怪,反是笑道。

“无妨,可见探花郎与夫人感情极好,旁人也只有艳羡的份。我瞧着夫人的脉象隐约有些喜脉之象,恐怕是月份浅了,抑或是我学艺不精,夫人且好好养着,过上一段时日我再来瞧瞧,或许就有个准信了。”

林如海见郎中如此说,妻子并没有什么大病,倒也安心了不少,又叫半夏将她全须全尾的送了回去。

他们夫妻二人对此事倒是甚为淡然,反是屋里的丫鬟们欢欣雀跃起来。

“奶奶这一月确实不曾换洗,许是真的有喜了!”石榴连忙道,反正她叫做石榴,巴不得主子多子多福,也不枉自己担了这名字。

“莫要出去浑说,这事连郎中都说不得准,你们服侍我这么些时日,又不是不知我素日月信一年里准过几次。”贾敏见丫鬟们如此,连忙出言敲打。

她与林如海前一世使了多少法子,最后才求得个女儿,若是这些丫鬟们轻狂传错了话,到时候怕是又要惹得一阵编排,她虽然不怕旁人说什么,但光是想想就觉着烦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非是贾敏做此想,就连林如海这个觉着自己这辈子应当就只养得黛玉一个女儿,故而也觉着恐怕是郎中号错了了脉,类似的事前世又不是没有过,因而便也叫人放出话去,就说贾敏确实着了凉,要静养着。

越是近冬日,天就越发冷了,林老夫人心疼儿子,便让他不必每日来请安,恐他在一来一回中吹了风受凉,林如海却依旧每日都去侍奉父亲,偶尔带着贾敏去上一两次。

贾敏后面那一段时日倒也不觉着身上哪里不对,只是冬日里烧了火墙,总觉得有些闷,外间也是湿淋淋的冷,人到了冬日里,多半也窝在屋中不肯走动。

那日早上才送了林如海出门去请安,回到温暖的房中只觉得熏香浓得她喘不过气,闷的她干呕了好一会儿,眼前一黑,险些晕了过去。

丫鬟们可是慌了神,也顾不得雪后天冷,石榴立时就跑出院子去林如海,那时林家大爷才走出远门,方才想往抄手游廊那边去,见石榴吓得面色发白,连忙遣了人去请太医,今日请安的事也只能暂且往后放一放。

“老爷……我未曾觉得有什么不妥,许是一冷一热,身子一时间有些难受。”贾敏见林如海如此紧张,手都冰凉了,连忙宽慰他道。

林如海瞧着贾敏的脸色,让她躺好。

“你的脸色不好,我已是着人请了太医,一会儿就到了。”

林如海瞧着贾敏面色蜡黄,手心中都冒了汗。

王老太医是被人用小轿急急忙忙抬着跑进来的,好像胡子都被颠的有些凌乱,不似往日那么齐整。

进屋抬手便号了贾敏的脉象,心下了然,可自己遭了这么一番罪,于是板着脸道。

“这么风风火火的,我还以为是你父亲出了什么事,不过这么一幢小事而已,真是……杀鸡焉用牛刀!”

“敢问老太医,内子是何处不妥?”林如海可很是焦急。

老太医将自己那一大蓬胡须捋了捋,气定神闲反问道。

“也没什么不妥,喜脉而已,前些日子我家中不是已经有人来瞧过了?”

然笃定了自己这辈子只有一个女儿的林家夫妇仍是不信。

林如海又说到。

“先前您家姑奶奶说脉象不显……恐怕是弄错了。”

但见王老太医像是看傻子似的看着这探花郎。

“月份浅,自然是脉象不显,你家夫人都开始害喜了,再过上一段时日恐怕就显怀了,再过去几个月便瓜熟蒂落,总是不会弄错了。”

王家的那个姑奶奶因常看妇人病,是以看起喜脉来准得很,若不是喜脉,断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不想这林家后面竟是没有请人再给新奶奶瞧一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