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康熙怎么破[清穿](28)

作者:蓝色草原 阅读记录

他指着一道黄绿相间的菜问施延:“喂,小伴读,那是什么菜?”

施延看了一眼那道菜,诡异地沉默了一会儿,答道:“……回太子殿下的话,那是黄瓜炒鸡蛋。”

胤礽奇怪道:“那是黄瓜?它怎么长这个样子,我记得黄瓜是丝状的,而且没有这么绿啊?”他夹了一根黄瓜,咬了一口,墨绿色的皮略微带点苦涩,里面浅绿色的部分倒是和他在宫里吃到的味道差不多,但施延家的黄瓜明显更加清脆可口。

施世纶听了太子胤礽的话有些无奈,他终于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让他把太子带到崞县了。太子他已经不是不识人间疾苦的问题了,而是他整个的生活环境就和平常百姓不一样。这样的太子,要怎么才能认识到,贫苦百姓能好好地活在世上就已经是一件艰难幸运的事情了。

他开口解释道:“太子爷在宫里吃到的黄瓜大概是削皮切丝的,但微臣府上厨娘厨艺不精,只会把黄瓜切得大段些清炒而已。”

胤礽点点头:“有意思,待会儿让人送根完整的黄瓜来让孤看看吧,孤还没见过黄瓜长什么样呢。”

施世纶无奈应了一声。

晚膳很快吃完,胤礽吃得很是满足,他今天认识了不少没见过的菜色呢。

下仆听从施世纶的指令将一根完整的黄瓜送了上来。因为如今已经是晚上了,傍晚时买回来的新鲜菜如今也已经略微有些干瘪。

胤礽将那根黄瓜拿在手上细看,只见黄瓜表皮的颜色比他书案上那个翡翠镇纸的颜色还要更深一些,表皮上间隔着布满了白色的小刺。胤礽摸了一把小刺,疼倒是不疼,就是有些扎人。

胤礽看完了黄瓜,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便将它还给下人。

施世纶吩咐道:“你不必把黄瓜送回厨房,直接送到我书房去吧。正好可以当做我今晚的宵夜。”

胤礽奇怪道:“施大人不让厨娘将这瓜烹饪一番吗?”

施世纶:“……”

施延实在受不了了,他干脆拿过黄瓜“咔嚓”一声掰成两截,一截递给太子胤礽,另一截放在自己嘴里咬了一口:“太子殿下,黄瓜是可以生食的。”

胤礽拿着黄瓜咬了一口,嘴里含糊道:“唔,小伴读,你身上的君子之风不见了。”不过黄瓜生吃还是很好吃的,胤礽默默想。

第二日一早,施世纶命下仆叫醒胤礽,用过早膳之后就匆匆往集合处赶去。

吏部郎中撒索早已等在城门处,他见施世纶来了,遥遥地向施世纶拱手打了个招呼,施世纶也向对方招呼了一声。

虽然施世纶是由李光地推荐的,撒索是由索额图推荐的,但两人之前其实并没有什么矛盾,所以相处起来还算良好。

崞县位于山西境内,距离京师并不遥远。因为此行是为了赈灾,一行人赶紧赶慢,快慢加鞭,当天晚上就到了受灾最严重的崞县境内。

山西巡抚穆尔赛此时正在和崞县县令勘查崞县受灾情况,听说两位京城派来赈灾的钦差到了,连忙和崞县县令一起赶到城门处迎接。

穆尔赛见众人风尘仆仆的样子,深受感动,知道他们肯定是以最快的速度赶来的,连忙道:“两位钦差大人辛苦了,还请随我入城,洗漱一二用过饭食再商议如何赈灾。”

施世纶和撒索连忙道好,于是众人一起进城。

之前在城门处的时候众人只觉得城墙略微有些破损,情况倒也不是特别严重。但等到一行人踏入城门,他们才发现崞县的受灾程度已经严重如斯。

街道两边大半的房屋都已经塌陷,露出屋内乱糟糟的家具和床榻;数不清的人躺在道路边哀嚎,身下只铺着简陋的床垫和稻草;衙役们领着城中的青壮年在城中塌房里四处寻找幸存者,却只抬出穿肠烂肚的尸体;妇人忙着在街边烧水做饭,还要照看躺在街上的病患。

原本轻松的一行人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这情况比朝中预计地还要严重啊。

穆尔赛领着前来赈灾的众人到达崞县府衙前:“幸好崞县府衙前两年才翻新过,是以在此次地动中并没有多少损坏。我已经命衙役为大家准备了热水饭食,还请诸位先休息一二,等戌时我们再进行赈灾事宜。”

众人在衙役们的带领下纷纷散去,前去自己的屋中洗漱。

施世纶见衙役已经把热水饭食送上来了,便让他们退了下去,只留身边的人伺候。等到屋里只剩下自己人,他才看向太子胤礽:“殿下快去洗漱一二吧。”

胤礽之前看了街道上的惨象有点呆愣,这是听到施世纶说话,就让侍卫把热水抬到了内屋去梳洗。

施世纶也用热水简单地擦洗了一把脸和脖子,往内屋看了一眼。老实说,他今天对太子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今日众人快马加鞭地赶路,他原本以为这位娇气的太子殿下应该受不住才是,没想到他没有喊苦也没有喊累,全都默默地承受了下来,这倒是让施世纶对这位不识人间疾苦的殿下有些改观。

其实今天之所以能走这么快,也是因为队伍里几乎没有文弱的书生。施世纶虽然是翰林院侍讲,但他父亲施琅是军旅出身,施世纶从小就被打熬出一副好筋骨。至于撒索,他是满人,骑射武功更是不在话下。若是当初林叶派了个柔弱的文臣或者是上了年纪的老大人,这次的行程绝对不会有这么顺利。

胤礽洗漱完出了内屋和施世纶一起用膳,施世纶另外捡了些饭菜让几个侍卫在另一桌用膳。这时候能当御前侍卫的人都是家中长辈在朝中为官的衙内,比如领头的那个高大侍卫就是大学士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太子可以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但施世纶却不行。

桌上的菜很是简陋,全是素菜不说,滋味也不好,还不如昨天施家的菜色。胤礽咬了一口馒头,口感又糙又硬,老半天都咽不下去。胤礽急忙喝了一口热汤,这才把这掺杂了高粱的馒头咽了下去。

施世纶见太子胤礽食不下咽的样子,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们是来赈灾的,不是来享福的,当然不可能吃到什么好东西。他劝胤礽道:“若是殿下咽不下去,不妨将馒头掰碎了泡进热汤里,泡得软和些再吃。”

胤礽闻言按照施世纶教的法子做了,这样的吃法果然让嗓子好受了很多。但馒头泡在汤里,黏黏糊糊的,胤礽的食欲也跟着降低了。没办法,他只好捏着鼻子吃下去了。

用完晚膳,众人到前面的厅堂集合。山西巡抚穆尔赛这才发现副使施世纶身边带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他皱了皱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心里到底有些不舒服。

同行赈灾的的吏部郎中撒索早在出发的时候就发现施世纶身边带了一个孩子,只是这个孩子满身贵气又没有耽误行程,也就没说什么。他倒是没敢往皇子阿哥身上猜,倒是觉得是哪个亲王家的孩子被父母扔出来讨生活了,毕竟以往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

就因为如此,虽然在场的众人都看到了胤礽,但都没有对他的存在发表任何意见。一个孩子罢了,只要不碍事,管他做什么,现在最要紧的是赈灾之事。

穆尔赛向众人介绍道:“相信大家已经看到崞县的情况了,但其实崞县县城中的情况还不是最严重的的,更严重的是县城外边的山村。县城中好歹还有不少衙役可以帮忙,也有药堂可以提供药物,但外边的村子地广人稀,我手下的人根本来不及救治。”

“好在这场地动是发生在秋收之后,百姓们尚且不缺少粮食,但房屋损坏,他们缺少御寒的衣物和治病的药草。如今夜里寒冷,也不知道百姓要怎么熬过漫漫长夜。”

施世纶道:“我倒是在书中看到过可以用稻草芦苇搭建简易小窝的办法,能够暂时帮百姓们度过夜里的寒冷。我等会儿把草图和搭建方法写出来,但这也只是临时之策,还需尽快修建屋舍才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