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康熙怎么破[清穿](47)

作者:蓝色草原 阅读记录

胤礽已经意识到不是同考官把失误收错答卷,而是更加严重的情况——有人科举舞弊,而且人数竟然达到数百人。

林叶随便抽出一张白卷,上面的名字的是钮枯禄塔山。林叶命人取来他之前会试时的答卷,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和这份殿试白卷上几个稀里糊涂根本的不成文的几行字对比,根本就不像是同一个人作答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不过是因为会试时有人把题目透露出去,而殿试时林叶没有选内阁大臣呈上来的题目,而是自己随性出了一道题。那些作弊的考生遇到和之前背的答案完全不一样的题目,当然就答不出来了。

林叶怒道:“给朕彻查——”

历史上真有交白卷的大型作弊案,不过不是这一年,也不是殿试。

和小可爱们说声对不起,因为接下来我有见习和考级,需要专心复习,所以需要和大家请半个月的假。不会坑文的,等我考级结束给小可爱们发红包呀。

第42章

举荐

看着眼前这些大片空白的答卷,林叶心里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还好这次他突发奇想改了题目,发现了这次大型舞弊事故,不然把这些无才无德的贡士派往全国各地做官,遭殃的就是当地百姓了。

张英、徐乾学、张廷枢等人还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太和殿偏殿里是一片死寂。

太子胤礽见林叶久久不说话,担心他气坏了身子,上前安慰道:“汗阿玛息怒,好在舞弊之事发现得早,这也是天下万民之幸……所以汗阿玛还是……”安慰不下去了,他也好生气哦,为什么会发生科举作弊这种事情啊。

林叶安抚地对着太子胤礽笑了笑,转而看向跪在地上的三个主副考官:“舞弊案可与你们有关?”

三人立刻额头贴地:“臣等万万不敢做此等违法乱纪之事,还请皇上明鉴。”

林叶淡淡地看了他们三人一眼,道:“你们先起来吧。”

张英、徐乾学、张廷枢三人战战兢兢地相互搀扶着站起来。

林叶道:“既然你们说舞弊案与你们无关,那此案就交给你们三人调查吧。十日之内,朕要看到结果,不然朕处理的就是你们三个。”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当下苦了脸。

这桩舞弊案牵扯人数众多,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涉及了朝中重臣,他们三人虽然平日里也还算是得到重用,但顶了天也是做为皇上修书、给阿哥格格们讲书的工作,实在称不上什么大人物。皇上要他们三个小喽啰去调查朝中重臣,这是将他们往火坑里推啊。

但他们身为主考官,本就担负着清明考场的责任,出了舞弊案他们也需要受到重罚,如今皇上给了他们机会将功折罪,若是他们做得好,入了皇上的眼,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张英出列道:“皇上,臣等不通刑狱之事,还需请刑部的大人们帮忙。”

林叶道:“朕会下旨,让刑部、大理寺、步兵衙门和宗人府的人全力配合你们。”

听到步兵衙门和宗人府,张英的心不由得跳了跳,步兵衙门是专门管理旗人的,宗人府是管皇族宗室的,皇上提这两个地方,是在暗示什么吗?

他按下心思不表,只继续道:“谢皇上。”

徐乾学不想让张英一个人就把话给抢完了,忍不住上前插话道:“皇上,此次科举就此作废吗?”

十年寒窗苦读,却因为旁人作弊导致辛苦白费,实在是让人不忍。

林叶看着手里的那叠试卷,道:“你们将白卷之外的答卷批改出来,重新排名,然后取会试排名之后的一百名,连同之前无辜的两百人,再给这些士子出一份试卷,要包含院试、乡试、会试三次考试的要求,删繁去简,让他们重新考一次。”

若是重新考试之后,这些士子的排名和殿试的差别不大,基本上能证明他们的清白无辜了。

三人行礼道:“皇上仁善。”

然后依次退出太和殿。

消息传出宫后,那些明显是白卷的考生已经被下狱,而原本因为会试落榜的后一百名学子倒是个个欢欣鼓舞,他们竟然因为有人作弊,重新得到了一次考试的机会,皇上圣明。

太和殿内,胤礽有些不解道:“汗阿玛何必让他们再考一次呢?若是其中真的有考生作弊,但又恰好能通过这次考试,这岂不是助纣为虐?不如干脆废弃这次考试,等到三年之后,让他们再考一次?”

林叶道:“胤礽,如果朕这次真的将这次殿试就此作废,有些人可能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了。”

书籍在这个时代是奢侈品,那些寒门学子背后站着一个个沾满了血泪的家庭,将他们供上殿试几乎已经耗费了全家的花用,哪里还有机会再来第二次呢?

“君子当以仁为先,若是舞弊之人通过考试,他能通过第二次考试不也证明了他的实力?更何况,张英等人为了项上人头着想,想必也是会努力一下的。”

胤礽道:“汗阿玛觉得这事是谁做的?心里有怀疑的人选吗?”

林叶笑道:“朕又不是神仙,怎么会知道是谁做的?不过能接触到题目的就那么几个人,在他们当中选就是了。而且,胤礽你过来仔细看这些白卷考生的名字——”

胤礽凑过去一看,多是钮钴禄塔山、乌雅白左这种旗人的名字:“这……”

林叶道:“其实挺正常的,毕竟旗人入关还不到百年,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更别说参加科举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胤礽大人般地叹了口气:“儿臣还需要学很多东西才行。”

林叶揉揉他的脑袋,笑道:“不早了,保成先回去休息吧。”

“儿臣告退。”

几天后,殿试舞弊案的事情暂时还没有调查出结果,倒是特开的恩科这边居然真的挖到了几个大佬。

林叶目瞪口呆地看着名单上梅文鼎的名字,心里道了一声卧槽,他本来只想千金买骨,没想到居然真的炸出一条大鱼。

认真讲,林叶对梅文鼎了解不多,但因为他妹妹的偶像是乾隆朝的王贞仪,王贞仪的偶像是康熙朝的梅文鼎,所以他隐约知道梅文鼎是清朝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林叶命人找来梅文鼎的资料,他是明崇祯六年生人,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梅文鼎早年有神童之称,但考中秀才之后屡试不第,祖父父亲又相继去世,他既要守孝又要照顾家庭,也无就心科举了。

但屡试不第不意味着他学问不行,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大佬,怎么说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梅文鼎对数学和天文学的研究与此时的科举制度不匹配罢了。

有些人天生就不擅长考试做官,就擅长做学问,而科举制把这些人才都剔除掉了。

这也是林叶开恩科的原因之一,尽可能挑选出目前要用的人才来。

林叶原本打算的是在恩科里挑出一些人来送到火器坊去给戴梓帮忙,不过他现在看到了梅文鼎,心里倒是有了些别的打算。

目前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虽然有算学,但学子们大多还是以国子学为主,算学只能算是末流。

像是天文、地理这种科目,更是属于学子们的业余爱好,不能算是正经考试内容。

但如果要在一地任官,至少要对当地的水文地理有所了解,才能合理促进当地的发展。

林叶召来李光地,和他商量改革国子监考试科目的事情。国子监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全国各地的书院都要向它看齐,先改了国子监的考试科目,拿它做个试验,之后也好推行全国。

李光地很快就随诏令进宫,林叶看他满身疲惫的样子,心里其实也很不好意思。李光地现在已经在忙着弄农部的事情,再把改革国子监的事情也交给他,好像确实太辛苦了一点。

但林叶目前除了李光地,暂时没有其他可以用的人。倒不是说值不值得信任的问题,而是朝中很少有人能跟上林叶的思路,目前也只有李光地做的事情最合他的心意,其他人要么就是进展平平,要么就是完全没有理解林叶的意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