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康熙怎么破[清穿](53)

作者:蓝色草原 阅读记录

对此,林叶只想说,您老人家实在是想太多了。

徐乾学出列道:“黄大人此言差矣,皇上此举正是仁君的表现啊。”于是他引经据典,从汉文帝讲到唐太宗,来说明这些历史上有名的皇帝都曾经有过放宫妃出宫的举动。

汉文帝两次放宫人出宫,允许除了皇后到少使之外的妃嫔改嫁,并且没有强制分配婚姻,而是让她们自己选择自己的丈夫。此后历朝历代皆有效仿,唐高祖、唐太宗也曾经将宫妃放出,允许她们任求伉俪,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只是到了宋代,这样的行为就很少看到了。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甚至将宫妃殉葬定位祖制,明英宗虽然在明面上废除了殉葬制度,但却仍然阻止不了自己弟弟的姬妾继续殉葬。直到康熙彻底废除奴仆为主人殉葬,这种活人殉葬制度才被彻底废除。

可是,殉葬制度真的废除了吗?林叶心里冷笑了一下,它不过是由明面上明目张胆的活人殉葬,改成了所谓推崇的贞洁烈妇罢了。山东那枉死的一百多个烈妇,不过是这种变形了的、穿上虚伪道德外衣的殉葬制度的牺牲品罢了。

皇室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道德的风向标,林叶开了这个嫁宫妃外加遣散后宫的先河,民间才可能会有更多和离改嫁而非孤独终老甚至是“自愿殉夫”的少女。

林叶看着底下徐乾学的侃侃而谈,心里不禁感慨。本来他是把当托这件事交给张英的,不过张英转头就向他推荐了徐乾学。徐乾学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不大好听,贪财、欺压百姓,但林叶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确实是个才子,这引经据典的功夫,怼得旁边的几个老大臣都说不出话来了。

林叶总结道:“圣旨已下,不容更改。退朝——”

领事太监一声声喊道:“退——朝——”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除了晋元帝这个奇葩,皇太极也让宫妃改嫁过,而且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给皇太极生了两个女儿,还是被他赐给了叶赫部的贵族南褚。不过这种事和男主的性质肯定是不一样的。

第47章

南巡

乾清宫内,太子胤礽静坐在林叶身旁。刚才,他从太子太师汤斌那里知道了大朝会上发生的事。他以为老师是在和他开玩笑,他英明神武的汗阿玛怎么可能做出这种莫名其妙又毫无意义的事情。

没错,莫名其妙,这是胤礽对钮钴禄氏被赐婚整件事情的唯一看法。这一切的事情都显得那么荒谬,胤礽第一次对汗阿玛产生了疑问:

“汗阿玛,您在想些什么呢?”

林叶平静地看向坐在他身边的这个孩子,他将是这个帝国未来的主人,现在他的一些行为让这个孩子产生了迷惑,这是他的问题。林叶道:“保成要不要猜一猜朕想做些什么?”

太子胤礽垂下眉:“您让钮钴禄氏改嫁,是因为她触怒了您吗?”

林叶摇头:“不,她并没有过错。”

太子提出另一个猜测:“那是因为钮钴禄家?可是,遏必隆早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钮钴禄氏剩下的几个兄弟虽然在朝中任职,但都不算是什么重要的职位。汗阿玛,儿臣想不明白。”

林叶道:“为什么保成不觉得,朕是因为拆散了这对苦命鸳鸯心有愧疚,所以才给她赐婚?”

胤礽笑道:“汗阿玛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钮钴禄氏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小女子而已,她既然已经身为帝王之妾,自然应该恪守宫规,怎么可以妄想其他?”

林叶道:“可是朕却觉得是朕做错了,朕有什么资格去剥夺其他人的幸福呢?朕,不,是我,我就不能单纯地为我所作的事作出弥补吗?”

胤礽微微愣住,顿了顿道:“可是汗阿玛是帝王,您本来就是这天下之主,您无论做什么事都是理所应当的。您执意要把钮钴禄氏嫁出去,可是因为之前惨死了的那些山东节妇?”

若是因为这件事汗阿玛这样做倒是说得通,之前汗阿玛在那次朝会上大发雷霆,他也有所耳闻,如今遏必隆已死,钮钴禄家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势力,但钮钴禄氏又是贵妃,姐姐是皇后,身份尊贵,用她的出嫁来改变社会风气,倒是能够引起百姓的热议,而且反对的阻力也不会太大。

“可是钮钴禄氏出嫁,十一弟要怎么办?要交给哪位宫妃抚养吗?”

林叶道:“他跟着钮钴禄氏一起走,到黑龙江生活。”

胤礽对这个刚出生的弟弟没什么感情,但也为汗阿玛的绝情感到心惊:“黑龙江那么冷,十一弟又还小,恐怕经受不住长途奔波。况且,他毕竟是汗阿玛的孩子,这样跟着钮钴禄氏出宫真的好吗?”

“嗯,你说的有道理,那就先封他一个贝勒吧。”这样应该不会有人小看那孩子了吧。

胤礽:“???”好像哪里有点不太对。

钮钴禄氏之后的嫁妆和婚礼,林叶都交给礼部和内务府操办,比照固伦公主出嫁的规格把钮钴禄氏嫁了出去。此外后宫中想要出宫的小贵人小答应,林叶也叫人准备了钱财,以保证她们将来至少衣食无忧。

朝中虽然对此事还是略有争议,但鉴于圣旨已下,林叶心意已决不容更改,对这件事的讨论倒是慢慢淡了下去。

时光一下子从寒冬飞跃到酷暑,在此期间无论是火器营还是农部、国子监科学院都已经基本建设完备,呈现一幅欣欣向荣之态。

转眼到了九月,林叶正式启动南巡计划。这次南巡,他带上了十一岁的太子胤礽。皇帝和太子同时离京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旦两人同时出了意外,这个国家就会因为继承人问题陷入一片混乱。

不过,好在朝堂上还有明珠和李光地,两人可以相互制衡。

其实最好的掌权对象应该是处在后宫、熟悉政事的太皇太后,但是经过五阿哥的事情,林叶对这位看似慈祥的老人并不怎么信任,与其把权利交给她,还不如让两派大臣之前相互制衡。

九月二十八日,御驾浩浩荡荡出京口,乘坐龙舟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向下,南巡行程正式启动。

历史上的康熙帝南巡主要是为了检查黄河治理的情况,但林叶经历的这个世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没写的缘故,黄河沿岸基本没有泛滥,林叶虽然也派人去治理,但基本上黄河处于良好状态。所以林叶此次南巡的目的不是为了看黄河,而是查看海禁开放之后江南一带的成果。

龙舟一路向下,直达杭州。

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从宋朝都城南迁之后,杭州就一直作为一个繁华的商业经济中心屹立于江南一带。同时,这里也是林叶前世的家乡。

由于当地官员事先疏通了水系,所以龙舟一路从运河行驶进了西湖。林叶前世偶尔身体好的时候也会来西湖边走走,只是大多数时候游客太多,留下的垃圾来不及清理,这种游览就缺了几分意趣,渐渐地就去得少了。

这个世界的西湖虽然别有几分风光,但到底不是他的家乡了。

人毕竟不能总是住在船上,林叶及胤礽一行人最终居住的地方是杭州织造局行宫。当天夜里,太子胤礽起了低烧。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太子胤礽上能骑马打猎,下能学文理政,只可惜这孩子有个不大不小的缺点——他晕船。

在船上的时候胤礽就吐了两回,为了不让汗阿玛担心硬生生忍了下来,如今终于到了岸上,他的意志力终于坚持不住,便发起了低烧。

林叶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能因为晕船导致发烧,虽然苦笑不得,但还是暂时放下政务,耐心地守在这孩子身边。

太医说胤礽低烧的情况并不是很严重,除了晕船,水土不服也占一部分因素,多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林叶看着躺在床上的这个孩子,他只有十一岁。他有时候会想自己是不是把这个孩子逼得太紧了,但他身为这个王朝未来的皇帝就必须肩负起其他人无法体验的重担,这是这个孩子的命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