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在贾府做纨绔+番外(75)

作者:烟火瓶 阅读记录

第二,在合适的时候,充当人证,为甄家的倒台做最后一击。

作为回报,赵成宣会给贾瑜提供一个,足以匹配林如海独女的身份。

当然,身份不是白得的,凡是有利必有弊,既然接受赵成宣给的位子,就要办好对方交代的事情,今天是甄家,明天就说不定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的某一家。

贾瑜上辈子看电视,看过什么类似锦衣卫血滴子之类的组织,赵成宣所在的机构广义上大概就是如此。

同是受皇帝信重,林如海能够将明面上的事情合规合法做好,赵成宣则能把暗中的事不计代价做成。

选中贾瑜,一来是身份好用,二来是其有所求,三来更是天赋异禀。

工夫巧技学得杂又快,本身没有太大的是非善恶观,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吃这口饭的。

赵成宣需要一个身家清白,又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工具人,贾瑜以往的表现误打误撞入了他的眼。

有一技之长,身份好用,出身富贵不会轻易被收买,为人机警,好奇心不大,连痴迷黛玉都痴迷得正好。

林如海是皇帝的人,有这样的岳父更能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听人当面说了,贾瑜头一次知道自己还能有那么大用,按照赵成宣给出的路线,他过两年能比张竟爬的都快。

就是中了状元又如何,每三年就有个状元出来,五六年下来能当个知府都算是运气好了。

可他不一样,跟着赵成宣混前程一片大好,没有中间环节,直接对皇帝负责,随便顶个五六品官职,在外别说布政使,就是总督巡抚都给几分颜面。

这大概就是一步登天。

四大家族中,能和皇帝直接对话的也就一个王子腾,四舍五入,他相当于下一个王子腾了。

王信当初利用他的时候大概也想不到,扬州盐商都觉得不妥当小毛贼的行为,放官场竟是理所应当了。

套上为民除害,为君尽忠的帽子,做什么好像都是大义。

贾瑜确实没多少好坏之分,但他不是很愿意跟着赵成宣干。

愿不愿意的,贾瑜最终还是按照对方的意愿做了。

开始接近甄家是为了让林如海满意,后来真做却单纯了许多。

贾瑜不干,还有其他人干。

朝廷西北打仗急需银子,没有甄老太妃的甄家对皇帝来说,就是一块没有任何遮挡的肥肉,存续多年的大家族想找问题总能找出来,甄家子孙后代做下的事完全不比贾家少。

贾瑜身份便利,能去甄家找出实打实的罪证,放别人身上,一时半会儿找不出来,皇帝那儿还等着,着急之下说不定直接扣个大帽子了。

皇帝愿意让甄家死个明白,贾瑜不配合,结果只能是甄家担上莫须有的罪名,稀里糊涂没了。

比起稀里糊涂,清楚明白可能更好一些。

被赵成宣说服,贾瑜又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不同于当初在扬州的幕后,这一次贾瑜不仅露了面,还当众指认甄家的罪行。

抄家,下狱,审问,定罪。

几个月下来,盘踞金陵几十年,出过大小数十位官员的甄家,随着甄老太妃的离去,彻底败落。

皇帝仁慈,看在已逝甄老太妃的面上,没有对甄家赶尽杀绝,得了银子处置了涉事者,剩下的甄家人都被陆续放了。

贾瑜处于风波中心,又游离于事件之外,浑浑噩噩又清醒异常地看着甄家从门庭若市到改换门庭。

从众人笑脸相迎到横眉冷对,即使是贾瑜,也有些难以承受。

从自己这两年攒下的银子中取出两万两,贾瑜以周平的名义暗中送去了剩下的甄家人手中。

除了这两万两白银,甄家祖茔附近提前购置过不少田庄,房舍,地亩,有几个年岁尚小的男丁,甄家不至于没了希望。

看众人衣食无忧生活安定,贾瑜才将微妙的心情放下。

给西北的银子林如海凑的及时,加上这几年干的好,皇帝圣心大悦之下,江苏布政使一跃成为下一任直隶总督。

本任总督还未正式卸任,加上江苏还有一些公务要处理交接,林如海一时无法离开,张竟要参加明年春闱,等不及和林如海同行,商议之下由张竟和黛玉贾瑜三人先行上京。

林家在京城没有现成的房子,总督官邸还有人住着,黛玉贾瑜理所应当回荣国府居住,张竟则是和二人一起,借住到了荣国府中。

时隔两年再次回到大观园,黛玉还是那个黛玉,贾瑜表面也还是那个贾瑜。

虽说不是心甘情愿听从赵成宣的安排,但贾瑜不矫情,做都做了,凭什么捞不到好处?

贾瑜积极要回报,赵成宣也不推诿,走了两个月流程给其谋了个正七品虚职。

用赵成宣的话说,别小瞧这正七品,在皇帝那儿挂了名号的正七品远比一般正五品管用得多,只要贾瑜后期听召做事,总有一天能摸上赵成宣的位子。

大饼画得不小,贾瑜没有全信也没有完全不信。

虽然算是踏入了仕途,但赵成宣本人就居无定所,哪儿有事儿就去哪儿,贾瑜更是一时半会儿用不上。

反正是虚职,没事儿做又回到了过去的状态,除了完成赵成宣交代的训练任务,贾瑜整日就是和黛玉一起四处溜达。

他这官职一般人没必要知道,因此除了黛玉,林如海,林成和张竟,其余人只当他又混了两年。

没有半分长进,还不知所谓,害了自家老亲。

甄家再如何是外人,贾瑜再不靠谱是自家人,贾母等虽说不满还是表面过得去,尤其看贾瑜和黛玉相处明显有了不同后。

本身没有长进,能把黛玉娶进门也是一种本事。

贾瑜不让贾家提亲,贾母等人虽着急却无可奈何,只能先放着。

黛玉还有几个月才及笄,不着急定亲,宝钗那边却是等不及了,将近十八岁,再拖就成老姑娘了。

同样大的迎春已经定了亲,马上就要出嫁,宝钗连贾府的准信儿都没得到。

薛蟠那边定下了表妹夏金桂,薛姨妈没了牵挂专心为宝钗奔走。

宝二奶奶早就暗中定下了宝钗,一直拖着人家姑娘也不是个办法,王夫人分别和贾政,贾母通了气,两家决定先贾瑜一步为宝玉宝钗定亲。

按理不能越过哥哥先让弟弟成亲,可事在人为,在外宣称贾瑜不宜过早成亲后,挑了个好日子正式走了宝玉宝钗的流程。

薛家薛蟠要成亲,宝钗又定给了宝玉,再住在荣国府说不过去,黛玉一行人回去没一个月,宝钗便随着薛姨妈,薛蟠搬离了贾家。

在荣国府住了多年,说搬不是一两天能够搬得完的,黛玉无事,陪着湘云看宝钗收拾行李。

宝钗能离开,湘云却是没地方去。

史家人外任前将湘云托付给了贾母,她不想自己另外住一个院子,一直和宝钗住在蘅芜苑,此时宝钗走的匆忙,湘云无奈只能先搬到了探春处。

宝钗离开,迎春,宝玉准备嫁娶之事搬到园外,贾瑜年纪渐长,不好和姊妹们住在一起,从金陵回来后便没搬回稻香村,和张竟一起住在外院。

曾经热闹的园子,如今只剩黛玉,探春,惜春三人在,也幸李纨两个堂妹还在,不至于显得太过冷清。

随着迎春婚期临近,荣国府中依旧没有嫁女的氛围,黛玉通过和迎春,探春交流渐渐觉出不对,托贾瑜去外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这门亲事定得不妥。

迎春即将要嫁的人姓孙名绍祖,祖籍大同府,军户出身,和贾家是世交,如今家中只自己在京任指挥的职位,同时候补兵部的缺,比迎春年长十岁,从表面看还算是门不错的亲事。

然而,贾瑜只稍加打听,就得到另一层消息。

这孙绍祖不是什么好人,贾赦也不是出于爱女之心嫁的女儿。

事情还要从甄家大爷说起,甄老太妃去后皇帝暗中让赵成宣找罪证,表面却为显皇恩浩荡,升了甄家大爷官职。

上一篇:Competitors 下一篇:[红楼]黛玉改命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