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搞基建+番外(242)

作者:意真 阅读记录

他脑子有些晕乎乎的,没有想到平日里接触不到的贵人竟然能为他们这些匠人们考虑到这个份上。都说士农工商,他们匠籍的人虽比商籍好一点,但也从未享受过这种待遇。

更何况他也不是傻子,怎么从前一点动静都没听过,偏偏他觐见一次就传出这样的动静了。这可不仅仅是圣人挂念,还包含这圣人的知遇之恩。

匠人一时心头发热,也不跟着这些木匠做活了,一头扎到自己拌土料的地方去烧灰。他定然要做出成绩来,想法子回报圣人的知遇之恩。

赵钰和柳安并不知道此事传出后还有这样的变故,两人正对着柳安从太医院拿回来的布巾研究。

赵钰笑道:“这东西看着不起眼,戴上却又严实又透气,确实是好。也不知谁想出用棉花的主意,改赏。”

柳安一笑,眨眨波光潋滟的桃花眼道:“太医院的太医们一个个都迂腐的不行,别说想出棉花了,就后面这两条系带都未必是他们想出来的。”

说着又道:“既然这也算是正经东西,不如也给它起个名字,以后也好称呼?”

赵钰想了想,笑道:“既然是遮挡口鼻的布罩子,不如就叫‘口罩’如何?”

既然是正经起名字,就要简洁直观才好,弄得弯弯绕绕反而让人分不清这是做什么用的。

柳安呢喃着重复两遍,这才笑道:“这个好。不如现在发给工部现下与砂石有关的匠人,也好问问效果如何。”

东西有没有用处自然是用的人最清楚。

这些匠人们成日里与扬尘、砂石作伴,只怕早就苦不堪言。若这口罩当真有效,他便是说服户部每年拨一些棉花过去都使得。

好歹是救人一命,多活一年也是活。

更何况如今的户部尚书换成了苏益,苏家势力虽大却也是在南方。连着两次会试都增加了弓箭,借着这个可狠狠打压了南方士子的嚣张气焰,这会儿苏益虽说是尚书,却也没什么一呼百应的苗头。

许是为了人脉,大乾的读书人对同村、同镇、同乡甚至同府出身的读书人都会交好。整个应天府下出来的读书人可不少,每年到了会试前南方士子们都要聚集在一起拜谒同府出身的官员。

这可是隐晦的拉帮结派,若是放任不管极容易酿成大祸。甚至先帝朝堂的派系都不按着府分了,直接就分成南派、北派两大派系,双方争得你死我活。

赵钰不知柳安思绪发散的这样厉害,已经在盘算今年皇庄上的棉花产量够不够再分一份出来了。再加上还有皇宫里的不少空地,应当能供应给匠人们。

而且这口罩又不是只用一次,若是里头的棉花都堆积了不少砂石灰尘,还能再拆开来清洗一遍。这些医女的手艺不过寻常而已,任谁来都能照着重新做个一模一样的。

赵钰一边想着,说道:“听说纺织厂这些日子单子少了许多,不如将生产口罩的事也派过去?”

这纺织厂是在隆记商行名下的,背后站着的人自然是赵钰。他也不担心做出口罩后卖不出去,只要打上皇家印记的东西就没有不好卖的,更何况这东西也是真的好用。

若是再让太医院的太医们研制一些提神醒脑或是气味好闻的的小药包装在里头,就不止能防尘,定然更受人们的喜爱。

柳安也极为赞同,毕竟口罩做都做了,自然还要想法子多卖一些才是正事。他这般想着也有些头疼,神机营、造船厂可都是吞金大户,只出不入的,就算是皇帝都要撑不住了。

只是今年的棉花还没能收上来,只能先用去年的棉花做了。不过把棉花一洗一弹也看不出什么,又没什么味道,想来匠人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正在为纺织厂收益不行而火急火燎的王熙凤骤然接到赵钰派下来的任务也是喜个不停,连忙拿着口罩的样品去寻女工们仿造。

终于忙完一件事后,赵钰也能喘口气歇一歇。他正想着工部那边究竟什么时候能把洒水车做出来时,忽然有八百里急报传来。

赵钰面色一凛,与柳安对视一眼后忙道:“快传人进来!”

他心中有些猜测,南方的番邦小国虽然有些不老实,但目前还能稳住。况且造船厂弄得声势浩大的,那些小国一时也摸不清他们的底子,不敢轻举妄动。

而戎狄则是每日数着互市交易的银两粮食,恨不得把家中的马都换成牛羊,才没工夫跟大乾过不去。

倒是亦力把里因为使团的事近来与他们大乾摩擦颇多,再加上虽说大乾同意开互市,但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派去,显然也是不当回事。而且随大王子出使大乾的颇有出身权贵者,王室顶不住压力也正常。

果不其然,那士兵身穿正是西军营的衣饰,看着倒很是瘦弱,并不想寻常五大三粗的军汉。

士兵沉声道:“陛下,亦力把里于三日前率军三千进攻宁城,西平王世子率军迎战,惨败归城。”

因为银矿的缘故,柳安将田宁周边的舆图都背熟了,此时一听宁城,心下当即一跳。他看了眼赵钰,悄悄附在他耳边道:“田宁在宁城以东三百里。”

赵钰和柳安对视一眼,咬咬牙道:“待你离开前情况如何?”

那士兵不知想起什么,面色白了白,要吐不吐道:“宁城城门紧闭,亦力把里大军已经开始屠村。西平王世子试图营救,惨败。”

赵钰听到屠村忽然起身,有些不可置信道:“边城有专人放哨,一旦发现异常就要通知村民入城躲避,如何会被屠村?”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185章

赵钰有些不敢相信, 柳安听了也险些摔碎手边的茶盏。

边关是什么样子柳安再清楚不过了。民风剽悍到一定境界,男人能当牲畜使,女人能当男人使,小孩能当大人使。

若是放在中原一类的太平地方, 这样剽悍的百姓们定然也是钩心斗角械斗不断。只是百姓间的矛盾、官民之间的矛盾, 都在虎视眈眈的戎狄的胁迫些消弭于无形之中。

谁都清楚,在有这样大威胁的情况下内斗没有任何好处, 更大的可能反而是戎狄见缝插针把他们一锅端了。在异族面前, 边城的所有人都自发的避开争端, 求同存异。

而前往边城驻守的将领、官兵,哪怕刚到时还有些官僚习性, 但只要在边城呆上不到半年就会变得平易近人。因为在边城,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都可能左右最后的战局,那些妄图到边关镀金的小少爷们都吃了大苦头才明白这个道理。

虽说西边与北边的情况有些微妙的不同,但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边关的百姓其实也承担了一部分巡逻警戒的职责, 很多时候流窜的小股敌军都是被百姓们发现踪迹上报的。可若是大股敌军, 城墙上的哨兵站得高看得远,也是一眼就能发现。

有能够屠村的能力, 必然是百人以上的敌军, 那这么多的人为什么没人发现?

柳安清楚,赵钰手中握着兵权, 对边关的这些门道也再清楚不过。他心里有些发凉,没想到西平王世子竟然愚蠢到这种地步。

若非主事人发话, 赵钰不信有人敢公然将大乾百姓拦在城门外。况且若事态真紧急到为大局要紧闭城门, 百姓们自家便挖有地窖, 便是躲也能躲过去, 如何会发生屠村的惨案。

只有一种可能, 西平世子与亦力把里勾结,放哨的士兵“忘记”通知城外村落的百姓。而边关练兵时常有大批人马通过,百姓们听到声音也不会多想,谁能想到西平王世子竟能做出这样泯灭人性的事呢?

赵钰心中气急却不好发作,只能命刘康取出那士兵手中的信封后将其带下。

柳安看着赵钰,轻声问道:“要不要...”

看那士兵的面色知道的应该不少,若是盘问一二说不定能扣出什么。

赵钰面色沉凝道:“让暗十一过去,你留下一同议事。刘康,去将六部尚书和四位阁臣都找来,就说边关紧要军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