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万人迷他又在装乖(172)

作者:流浪金丝雀 阅读记录

壁厢桂花树下有乐师围坐吹笛,曲声悠扬,在这天阔地净之处,愈发叫人心旷神怡,犹如天籁。

“果然是秋日,园子里桂花都醒了。”

为着贾环每逢秋冬要喝天香汤,春山居南墙边也栽了一片繁茂的桂花树,比大观园里的品种还要好。

薛玄将搭在椅靠上的斗篷披在了他身上,“夜深了,当心露水落到身上。”

“环儿,你看。”

贾环抬首望去,才被浅浅云层遮住的月亮,不知何时已经露了出来,明亮而璀璨,“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也不准呢。”

今日的月亮分外圆满,让人看着心里就也觉得圆满了。

贾母年纪大了又喝了酒水,在此悲秋之夜难免老怀伤感,好在膝下子孙皆在,即便是病的病,忙的忙,中秋这样的日子都还围在自己身旁。

她一一看过席上每个人的面容,夜风有些眯了眼睛,疑惑道,“环儿和宝玉呢?”

“老祖宗可是醉了?”凤姐笑着指了指围屏,“环兄弟和宝兄弟不都好好在那边儿坐着呢么。”

王夫人坐在贾母右侧,便道,“老爷都外头去了,那边只坐了几个孩子们,老太太别担心,也有人在伺候着。”

贾母扶着额头也笑了,“我是老糊涂了,罢。”

“都是他两个素日不让人安心,还不叫来让我看看。”

凤姐一贯外放的,那边虽是男席,但都是自家亲戚,她便直接过去喊宝玉和贾环,“老祖宗正念叨你们呢,快来。”

二人当即起身跟着凤姐绕过围屏到了这边席上,又有丫头搬来两个圆凳放在贾母身边。

“方才我让人送汤去你吃,可用了?”

贾环手挽着贾母,“用了大半碗呢,现下夜凉了,老祖宗少喝这酒,不如上些热羹来用吧。”

王夫人也道这话很是,便吩咐下去让端些精致汤点来给奶奶姑娘们用。

众人又与贾母陪坐赏桂,过了三更渐渐的也有人散了,黛玉和宝钗、湘云去了栊翠庵看妙玉。

迎春因后日就要出嫁,早早便陪邢夫人回去了,惜春年纪小熬不惯,让尤氏带回去歇下了。

“夜已深了,请老太太安歇罢。”

凸碧山庄早有备下的竹椅小轿,贾母被宝玉和贾环扶着坐上,鸳鸯近侍在旁,又有四个婆子五六个媳妇丫头跟着出了园子回荣庆堂。

贾环瞌睡上来了,一连打了好几个哈切,便去找薛玄,“好困,我跟母亲回去了。”

“坐轿子回罢,园子里山石花草多,夜里路上不安宁,免得蚊虫咬了你。”他将斗篷的兜帽给贾环戴上了,“明日我让人给你送玉食阁的玫瑰豆沙卷和栗子糕来。”

“母亲现下日日给我炖汤,你还巴巴的一日三趟送糕点来,肚子都要吃得圆溜了。”

薛玄伸手往他腰间抚了一把,“哪里圆了?我竟不觉得。”

贾环往他身后看了一眼,好在余下的人都有些醉意,也没人往这边看,“得了,你也回吧,家里不好没人。”

“好。”

二人分开,贾环便随赵姨娘坐轿回了荣国府,因着时辰太晚,洗漱过就睡下了。

………………………………

“环儿、环儿快醒醒,外边都闹翻天了,环儿。”

贾环昨日睡得迟,赵姨娘怎么推也不愿意醒,只能去扯他怀里抱的枕头,“姑老爷要将林姑娘接回去住,宝玉又疯了,现下估计命都已经去了半条了,你还不醒呢。”

“什么……东西?”他被闹得不行,听到这话只得强行睁眼,嗓子也有些沙哑,“好容易消停了这两年,又怎么了这是。”

赵姨娘将他扶起来坐好,又拿了衣裳来给他穿,“月初的时候,老爷不是和姑老爷说宝玉林姑娘的亲事么,又请人算了日子,这不是就要定了。”

贾环更听不懂了,“这不是好事么?”

“好事是好事,只亏在你这哥哥是个呆子。老太太怕他高兴得不知分寸,就没叫漏风声到园子里,又说让你林妹妹住到过完中秋再回家待嫁。”

她让贾环坐在镜台前梳头,又喊外头的丫鬟拿水进来,“今日姑老爷派婆子到潇湘馆接姑娘,宝玉也不知撞了哪里的邪,此前传的说将你林妹妹许给裴状元的话被他听了进去,你说说这还得了?”

这若放在旁人身上,听了话好歹要问个清楚,但落在宝玉身上可不就是不得了了。

也不知此刻他还活着没有。

贾环忙忙的穿戴收拾了就坐车进大观园往怡红院去。

此时院内院外已被围得水泄不通,门口的婆子忙道,“环三爷来了。”

里头的人跟炸开了锅似的,他一进院门就被脂粉香扑了满面。

“三爷来了,您快去瞧瞧罢。”

贾环搬出去前将芳官放在了怡红院,让她能和要好菂官还有柳五儿在一处。

如今她一见贾环来了便忙请他往里进,一把推开挤在门边的婆子,“才回来时还说了几句胡话,现下出气多进气少,眼都翻了一半,脸白得吓人,老太太和太太哭成一团都没了主意。”

“林姑娘就在屋里也不顶用,二爷听不进话也看不进东西,简直是魂都缺了一半。”

贾环踩上石阶,“老爷可知道了?”

“老爷才来看过,说、说不中用了,被老太太训了一顿,现下去请太医了。”

他想了想道,“请太医怕是无用,去外头叫个人告诉老爷,把清虚观的张道士请来。”

屋内四处是哭声,他绕过四面雕空紫檀板壁,推开玻璃大镜,方至宝玉卧房,众姊妹亲长女眷皆在。

黛玉垂首抹泪,帕子都浸湿了,贾母年纪大了经不住大悲大痛,趴在小桌边伤神。

昨日还是合家欢聚的中秋家宴,谁成想转眼成了这样。

明日又是迎春出嫁,若宝玉不好了,满府里还不知怎样,岂不耽误了她。

“三爷来了。”

贾母抬起头来,忙伸手道,“环儿,快看看你哥哥。”

贾环扶住她的胳膊,“老祖宗当心身子。”

他便转身坐在了宝玉床边,宝玉确实如芳官所说,简直是半个死人了,比从前那几回还要严重,试探着喊了两声,“宝哥哥,宝哥哥。”

宝玉毫无知觉,水米不进,即便是不死怕也捱不了多久。

他出来得急,连件斗篷也没穿,探春留意到了,便取了宝玉的给他披了,“二哥哥病了,你若再不好,要老太太和老爷如何呢。”

贾环总觉得哪里不对,盯着床上面色青白的宝玉看了一会儿,忽然道,“二哥哥的玉呢?谁取下来了?”

众人一下反应过来,皆说没见到。

王夫人按了按眼角,“他晕在沁芳亭,抬回来就是这样了。”她又道,“这屋里的人呢?谁取了你二爷的玉?”

方才乱糟糟的,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慌了神,又是急着找太医又是急着叫林姑娘来,竟没人留意到他的通灵宝玉不见了。

贾母拍了拍桌子,厉声道,“还不快找!”

丫鬟们将怡红院找了个遍,花草石木都翻过也未找见那块玉,也不知多久忽听外头传道:

“王太医来了。”

“张道士来了。”

这话一前一后,两个人赶到了一起。

贾环不便坐在床边,就退了出来在屋外廊檐下站着,“奇怪……”丢玉可是从没有过的事。

家中的人,凡是能进这园子里来的,都不可能做出将玉偷走的事儿。那玉质地虽十分上乘,但拿出去外面当铺却并不如翡翠值钱,要偷还不如偷旁的。

他拢了拢斗篷,吩咐道,“让人在园子里宝二爷常去的地方多找找,若谁找着了重赏。”

这样的事王太医忙不上,只得施两针看能不能扎得醒,几针下去面色似有好转,只是仍旧不听不理。

张道士看了宝玉的面相,又知他丢了玉,忙道,“哥儿的玉没了,得找个替物护体才行。”说着便从心口袍内取出一金红护身符,亲手替宝玉系上。

上一篇:烈火如阳 下一篇:琴酒和波本通感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