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同人)穿越之围观大唐(77)

师妃暄心下大惊,所有人都以为和氏璧现在放在洛阳城郊的净念禅院,但是为何他会知道她身上现在正带着和氏璧?

宁楚知道自己猜的没错,因为他可以感觉到师妃暄身上那股令人感到宁静亲近的气质,但这并不是因为师妃暄,而是因为她身上带着和氏璧。

宁楚胸中的魔种蠢蠢欲动,“和氏玉璧,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现在正值隋朝末年,烽烟处处,有能者均想得天下做皇帝。故这两样东西,成为了天下人竞相争逐之事。最近江湖有言,和氏璧在洛阳出现,所以洛阳才风云际会,群雄聚首。其实真相是慈航静斋想要选择明主而辅之,师妃暄跟着李世民,实际上也是想问他几个问题,来考察他是否是天下明主。

对于这种事情,宁楚实在是不敢恭维。

宁楚对争天下没什么兴趣,但是却对和氏璧很有兴趣。据传这个天下玉玺,是天材地宝,拥有着奇异的力量。

本来他也不信,但他却能感觉到那种不能言明的力量,正隐隐地吸引着他。

师妃暄被宁楚放出异彩的双眸盯得如坐针毡,她也看出来宁楚的武功虽然是道心种魔大法,但武功却并不是很高。对方没有亲口承认他的身份,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她也不能对他动手。师妃暄眸光流转之际,便想到了一个妙计。当下从袖筒里掏出一块黄金色的绢布包,就那么施施然地放在了面前的桌上。

金色的绢布被她的葱葱玉指一勾,上面打的那个结便柔顺地滑落开来。

一方纯白无瑕,宝光闪烁的玉玺,正与世无争的安然显露出来。

玺上镌雕上五龙交纽的纹样,手艺巧夺天工,但却旁缺一角,用黄金补上。

正是闻名天下的千古异宝,和氏璧。

要说之前宁楚和师妃暄的谈话,只有徐子陵和李世民注意的话,那么这方宝玉拿出来之后,餐馆里所有人都寂静了,近百道目光均朝宁楚这一桌看来,包含着惊喜、贪婪、震惊等等情绪。现在在洛阳的,即便是平头百姓,也知道和氏璧即将要择主一事,只是这亲眼见到了和氏璧,却一时谁都没反应过来,只知道呆呆地看着。

宁楚一瞬不瞬地盯着面前巴掌大小的和氏璧,虽然表情未变,但眉梢却微微跳动。

师妃暄满意地笑笑,用她那动人优美的声音说道:“妃暄和宁公子一见如故,这和氏璧,就赠予宁公子吧。”她说得轻松,就好像从她手里送出去的只是一个小玩意,而不是天下闻名的和氏璧。

周围一阵抽气和惊呼。

宁楚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知道师妃暄送给他的用意是为了借刀杀人。

和氏璧是那么好得的吗?现在真真是个烫手山芋,他若拿着这方宝玉,不用走出餐馆,就会被人砍了。而师妃暄到时候再随便找个理由把和氏璧收回去,打得“完璧归赵”的好算盘。

师妃暄看着神色不为所动的宁楚,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但她话都已经说出口了,只能继续把戏演下去,拿起桌上的色空剑,就那么施施然地抽身离去。

宁楚没去管她,而是朝面前的和氏璧伸出手去。

不管师妃暄是怎么想的,这和氏璧既然到了他手上,她就再也要不回去了!

一股难以形容的冰寒之气,透手心而入。

宁楚脸色立僵。这才知道为何师妃暄会这么轻易地就把这千古异宝交付给他。

传说和氏璧有一股奇异的特性,会随着天时而产生变化,时寒时暖,而且还会令接触的人幻象丛生,动辄就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

师妃暄现在带着和氏璧在身上,自然是因为此时的和氏璧对修习道家玄门正宗的她来说是最有益的时刻,否则她又怎么会冒着被人打劫的危险带着和氏璧在身边?但对师妃暄最有益,就相反对修习魔功的他来说是最有害的。

宁楚想立刻把和氏璧从手中甩开,但却像是被黏住了一般,怎么都甩不开去。从和氏璧中传出的寒气,顺着他的手臂像一条有生命的蛇般攀爬蔓延,所到处只觉经脉欲裂,心中烦躁得似可随时爆炸,眼耳口鼻像给封住了似的难过得要命,竟比他发病的时候还痛苦数倍。

宁楚这辈子,最怕冷。

也许是生生地差点被冻死在雪地里,他最不愿意过的,就是冬天。

此时的这股寒气很快延伸到全身血脉,让他立刻想起了幼时被冻僵得慢慢等死的痛苦经历。

最惧怕的感觉就这么无法抵抗地侵袭过来,一直保护自己的外壳被人毫无预警地敲得粉碎,宁楚感到身体里的力量被瞬间抽离。

“小楚!小楚……”

青书无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