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同人)冯蘅(108)

王重阳看向他们,然后微微一笑,说道:“黄岛主许久不见,若不嫌弃,随我前去一聚可好,关于寒玉床之事,尽管详问。”说着转身离开了古墓。

黄药师与冯蘅对视一眼,随即跟上——

王重阳并未将他们二人带到重阳宫,反而施展轻功一路向上,黄药师见势如此,当下托住冯蘅的腰身,施展轻功跟上。

三人到达终南山的绝顶之处,王重阳站在一块大石旁,手轻抚着那大石,怔怔出神。

黄药师只在旁静静地看着他,并不言语。

而冯蘅心中却有些纳闷,不解为何王重阳带他们到山顶是何用意。

过了好一阵,王重阳看向冯蘅,笑问道:“姑娘,最近身上剧毒可有发作?”

冯蘅闻言,轻轻摇头。“没有,多谢道长赐药之恩。”随后又浅浅一笑,说道:“道长与我爹爹既是旧识,唤我阿蘅便是。”

王重阳没有看向她,立于绝顶之上,看着西边的树林,又问道:“阿蘅,你从逍遥岛上江湖史,对我过去了解多少?”

冯蘅闻言,抬起一双细长的水眸看向王重阳的背影,怔了怔,随即说道:“道长原名王喆,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青年时纵横江湖。后因金兵入侵中原,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后来金兵势盛,道长连战连败,将士伤亡殆尽,才愤而出家。”

黄药师微微侧首,漆黑的双眸看着她,既然当日她目力全失都能认出欧阳锋,那现下她能说出王重阳的旧事,也不算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了。

王重阳轻叹一口气,终是回过头来看着冯蘅跟黄药师,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问道:“还有呢?”

冯蘅一愣,抿了抿唇,微笑说道:“阿蘅曾听爹爹说,中原曾有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女子,林氏朝英,虽鲜为中原武林人士所知,但身世奇特,文武全才,是道长出家前的红颜知己。”

岛上书籍对王重阳与林朝英的旧事几乎丝毫未提及,她因体弱长年待在逍遥岛休养不能离开,爹爹怕她日久生闷,便经常与她说一些奇人异事。她曾听得爹爹说起中原五绝之首王重阳与林朝英的旧事,至今仍旧记得爹爹谈及那位林朝英前辈时那惋惜的语气。

她那时还疑惑既为中原江湖人士之事,为何岛上江湖记事未曾提及,现在倒也明白个中缘由了。爹爹既然知晓王重阳与林朝英的旧事,想必也是同时识得二人。那林朝英前辈生前行事极其低调,死后定也不希望让他人知晓她的生平之事。

闻言,王重阳又低叹一声,朝冯蘅招手,“阿蘅,你来瞧瞧。”

冯蘅抬头看向黄药师,只见他朝她轻轻点头。她走了过去,王重阳的手依旧轻抚着那大石,然后朝她一笑,说道:“你看看这大石后面。”

她走过去一看,惊讶地抬眸看向黄药师,只见黄药师朝她微微一笑。

“道长,这——”

王重阳看向她,笑道:“你说得没错,贫道出家前曾与那女子林朝英结识,曾携手同闯江湖。”说着,手指抚上那大石背后的字,微微一叹,又说道:“贫道一生,可谓无愧于天地,但心中每每念及这位故友,心中仍旧遗憾难平。”

原来王重阳昔日与林朝英互有情意,有一次林朝英在与人打斗中中了剧毒,重伤难治。王重阳听闻极北苦寒之地,有寒玉,可起沉疴,疗绝症。便到那极北之地,在数百丈坚冰下挖出寒玉,用来为其疗伤驱毒。

后来金兵入侵中原,他愤恨金兵毁他家园,害他百姓。念及在危难之际,自己没想到天下百姓的疾苦,没想到大宋国土正在沦陷,却念念不忘自己与林朝英的情爱,当下觉得愧为顶天立地之男儿。遂辞别林朝英,大举义旗。

后因金兵势强,王重阳屡战屡败,义举终以兵败收场。兵败后他心灰意冷,隐居古墓。后因种种际遇,林朝英再次寻来,两人再度共闯江湖。面对佳人的深情厚意,他自是明白。但他始终于邦国之仇耿耿于怀,无法回应林朝英的情意,是以导致最后林朝英因爱成恨,最后两人于终南山比武决胜。

王重阳一叹,说道:“这首诗前八句便是由她所写。虽然是她用计胜了我,但我一生负她良多,输了便是输了。”语气里,竟也带着些许惆怅。

作者有话要说:

Notes:

No.1道长原名王喆,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青年时纵横江湖。后因金兵入侵中原,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后来金兵势盛,道长连战连败,将士伤亡殆尽,才愤而出家。”

——详情见《神雕侠侣》第四回《全真门下》,作者有改动

秋水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