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国同人)赤之拂晓,弦之无音(224)

没有才能便无法立足,不是最优秀的就不能留下,若没有在一个方面登峰造极的才能,就不会得到承认。

相应的,一旦站上了顶峰,得到了承认,就再也无法忘记。

六艺的骄傲植根于他们的血与骨之中,因为他们都是一步一步走上那个位置的,没有借助任何外力。

不断地锤炼打磨自身而散发出的耀眼光芒,使六艺被更多的人瞩目与追逐。

有关六艺的定名,着实经过了一番朝堂上的争论。

因为刘王最初拟定的年号正是六艺,不少官员反对以此作为一个机构的名字。(反对设立如此机构的官员则收到了威胁信和种田通知……)

刘王说,六艺是柳国新的开始,这些孩子也是,他们会支撑起柳国的未来。

就是这句话,定下了“六艺”之名。

在最初的几年中,没有人看出“六艺”的存在有何意义,直到绯碧三年,六艺之名陡然间家喻户晓。

时年六月,雁有内乱,刘王应延王之邀,遣八位六艺相助。(技艺二人,医艺二人,余各一人。)

后世名为“乌落之乱”的这场变乱,前后持续不足一月,延王亲率兵卒擒获四名主犯,叛军尽伏。战后搜缴叛军营库,获冬器三百二十二件,其中八十一件出自柳国,两名“技艺”当场将之悉数毁去。

雁臣民莫不颂赞延王神武,然朝堂之上,延王曰:若无柳之六艺相助,此战必艰险。雁安适已久,确实需要一些改变了。

至此,六艺之名为人熟知。

一月后,延王遣十人前往柳国太学就学,刘王欣然迎之。

然而,世人所知的六艺,其实只是六艺的明部。隐于暗处的暗部,只有极少的人知道。另一个秘密则是,每年落选的那些六艺,实则有一些进入了暗部。暗部成员多数出自“武、术”两阁,原因却不必细说。

与讲求“谦冲自制、清心守节”的明部不同,暗部的训诫是“强者生、弱者死”,不管是阳谋正道,或者阴谋诡计,只要取得了胜利就可以。暗部严格限制成员数量,想要加入其中的唯一方式是杀掉原有成员。因为这样的缘故,暗部的成员多数性格古怪,不是冷淡孤僻,就是物极必反的异常开朗——谈笑间手起刀落,满手鲜血依然笑得阳光灿烂。

总之,同为六艺的明部成员也不大愿意与暗部接触。

据说不是因为害怕对方突然间下杀手,而是害怕自己被那种扭曲的变态精神形态影响到……

暗部到底有多少人这样的问题,除了暗部统领谦言谁也不知道,以至于有时候会发生留守的暗部将任务归来的同僚当成敌人发生激斗的情况。对此,谦言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其结果等于变相的放纵了这种攻击。

于是,辛苦完成任务回到驻地的暗之六艺也不敢有丝毫放松,生怕没死在敌人手里,倒死在同僚手里。

一来二去的,暗部的水准是提高了一些,他们对统领谦言的怨恨程度也更上一个台阶。

某日,大部分暗部成员集中起来,试图干掉统领。

谁料到谦言笑眯眯地说,你们不是经常觉得无聊吗?这样可以提高警觉又可以活动筋骨的好事为什么要停止?

众人一想,顿悟了,顷刻间作鸟兽散。

——毕竟都是统领一手教出来的,谁真敢拍胸脯说能杀掉统领啊?!昼夜出了鞘,他们有几个能挺得住雷击?

暗部成员,在其他方面姑且不论,比如人品缺陷什么的,但是在忠诚度上,却无人可以挑剔。

他们执行任务不需要原因,只需要命令,即使赴死也不会有丝毫疑虑。若非如此,暗部“杀一人补一人”的制度也不可能推行得了。

因为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才可以笑谈生死。

为了保护柳国最重要的人,保护他们的王,他们才会存在。

柳国想要繁荣,刘王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处于“黑暗”中的他们即使付出生命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秉持着同样的信念而走过腥风血雨,终于能见到自己保护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时候,绝大多数暗部成员都心情动荡不已。

和传言中一般无二的少女,纤细得如同柳枝,柔弱娇美。微笑时,似乎有万千花朵绽放。

——假如他们没有见到她轻轻松松就把最高统领揍倒在地的话!

如同无数被传言欺骗的官员一般,暗部的这些成员顷刻间泪流满面。

原来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让其他人发现主上如此骁勇的一面吗?!难怪要把任何试图侵入王宫的人就地格杀,他们终于悟了!

当然,其中亦有一部分人被激发了斗志,立誓要在有生之年打败主上!

上一篇:(灌篮同人)惟君心 下一篇:逍遥游

莲妖银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