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国同人)赤之拂晓,弦之无音(227)

刚刚一位青年被人抓住双脚就地拖走,那人还满脸呆滞显然根本没有回神,就连头在地上磕了几下都没察觉到。他这要是被一路拖回宫殿里,估计这次六艺的终试他也不用参加了,专门去养伤吧,头上都好几个包了!

能出现在严令禁止进入的观星楼,她的身份不言自明。

刘王无音。

无音低头看看地面上逐渐隐去光芒的一个术阵,轻叹一声。

“如果他们知道,这不是什么天造的奇观,而是人手制造的景象,会不会依然如此痴迷呢?”

不一会儿,原本隐隐可见的圆形术阵完全暗了下去,另一个圆圈亮了起来,不再是白色光华,而是明亮的金色。

无音揉了揉额头,笑得更加温柔。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所有的真相都需要去追寻探索的,他们所要的只是这美好的景象,沉醉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便已足够。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清醒的人只要那么几个就足够了。

那一瞬间,无音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一幕幕景象逐渐清晰,逐渐淡去……

她将右手移到心口,缓缓地闭上眼睛,嘴角的弧度无比柔和。

她想要的,想要保护的,就在这里。

观星楼,名为观星,却不作观星之用。

真正知晓观星楼正体与作用的那些人,对曦华流景形成的原因也了然于心。

那是因为数量众多的术法一起发动而产生的光影效果。

内侧刻画了无数大小阵法的这座塔楼有着非比寻常的力量。收集月光的力量与空中散落的灵气,转化成防御与祝福的术法,在日光的激发下释放出来,这就是曦华流景的成因。

与之相对的,塔楼同样可以收集日光的力量,转化成宁神与净化的力量,在月光的激发下释放。此时塔楼的每一块石料都会发出淡淡的白光,却不会像早晨一般瞬间散落,这种清冷的光辉会一直维持到日光再临,正好可以当做塔内照明,术法的力量同时通过埋在地下的阵法进行传导,直到覆满整座芬华宫。

这仅仅是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塔楼会自发运转的术法而已。

若在古魔术盛行的年代,恐怕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能叫出这座塔楼的正名:魔术瞭望塔。平时用作领地的维护与周边监视,一旦开战,这就是攻防一体的炮台碉堡。最鲁莽的蛮战士也不会想要试试它的威力。

芬华宫里布置的无数阵法中,多数魔术阵都和这座塔楼有着联系。

若不是考虑到美观问题和术师数量问题,无音很想把芬华宫周围建上十一二座瞭望塔,到时候不管是妖魔来找麻烦还是其他时空的东西走错了路有意无意、偶然必然地发生战斗,她都不用太担心。有瞭望塔的修复魔术的话,就算整座宫殿给打得七零八落,最多几天也就能修好了。可惜,这些原因不能对外说,她也就没法解释为什么要在芬华宫修那么多高塔,更何况就算修了,发生战斗的时候,至少每座塔一个高阶魔术师的配备也不可能实现。

想想看吧,让她一个人找到那么些学魔术的苗子,再教到高阶魔术师的阶段,还要保证这些人没有异心,又不会察觉到不该察觉的东西,太难了。

让其他人看着会怎么以为呢?

以为她想要称霸天下吗?

所以,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芬华宫仅仅以观星为名建了这么一座高塔而已。

在绘制图纸的时候,无音从来没有想过,这座塔楼后来会有那样昭著的名声,更没有想到,赋予它“曦华”之名的那位青年以后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名臣。

连利,字宁然,雍州人。六艺六年,连利入六艺,以文为长,同年,刘王予之别字曦华,时年二十四。次年,连曦华入朝,任田猎。又三年,调任遂人。绯碧四年,连曦华任太师。

——《柳史弦书》

等到曦华太师的名号成为传说的时候,刘王弦之的名号早就成为神话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的他们,还只是登基不久的柳女王和名不见经传的臣子而已。

一跑八个月,回来以后就事务缠身的刘王在例行检查塔楼术阵后便匆匆赶回内殿,堆积如山的奏折还需要她处理。

面对着堆满奏折的几间宫殿,无音深深地感觉到了“山一般高、海一般深”的怨气,似乎周围还响起了以“你不会有好结果”为主旋律的背景音乐。

她撇撇嘴,自知理亏,默不作声地找个空地坐下,一目十行地看起了奏折。

看着看着,她额头上的青筋越来越多。

谁把诗词字谜给放进来的?!

哇,难怪这么高,居然有一部分是整订完成的第二版律条……

上一篇:(灌篮同人)惟君心 下一篇:逍遥游

莲妖银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