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穿]百味人生(127)

这事儿一直都是李氏心里头的一个痛点,也让她恨毒了老爷子,如今孩子既然想要去考,那就去吧,反正家里头还有30亩地呢,在县城过不下去了,大不了就回老家种地去。

“那咱们就试一试,这段时间你在家里头好好准备准备,问问东家那边,能不能同意让你在家里多呆一段时间。”

huáng氏也跟着表态,“我最近刚好接了一个大件儿的绣活儿,绣出来之后,能拿好几两银子的工钱呢,去县试考一考吧,也给咱们儿子打个头阵。”

林泽是知道自己情况的,就算是闭着眼睛去参加县试,也肯定能过,离考试还有好几个月呢,总不能这几个月全都只在家里头备考。

家里头的条件好也就算了,事实并不是,老家的地租出去了,但是得要等到明年秋收之后才能收租子,家里头的银钱总共不超过50两。

他在书肆领的工钱是家里收入的大头,若是骤然没了,他爹向来心大,肯定不会考虑这些,儿子年纪小,对这些事儿还不懂呢,但他娘和他媳妇那边,免不了要跟着操劳,七想八想的,容易有负担。

“书肆那边书多,一整天的客人却不多,而且还比较清静,若是遇上问题了,还能问问过来买书的人,比在家里头读书方便多了,所以没必要一定回家来备考,在书肆那边也一样可以。”林泽道。

现在还不到回家清闲享福的时候,等哪天考中进士以后再说吧。

儿子自己有打算,李氏也没多说什么,而且说实在的,她不觉得自家儿子笨,也不觉得自家儿子没有读书的天分,但毕竟是只上了三年的学堂,中间又间隔了这么多年,不知道那三年的东西还能记得住多少,所以对儿子这次县试,李氏也没抱太多的信心。

能不耽误在书肆的活儿,那是最好的了,毕竟这么合适又不用出苦力的活儿,实在是不好找,儿子万一要是县试没考中,那也可以继续在书肆gān活,比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轻松多了。

当娘的都同意了,当媳妇的自然不会不同意,婆媳俩虽然性格上大相径庭,但是很多想法还是挺一致的,不管是之前分家,但是现在参加县试这事儿。

其他人家最头痛的婆媳矛盾,在这儿根本就不存在。

要说跟家里人格格不入的,那就是林石了,除了年纪尚小的孙子以外,家里人或多或少都对他有些怨恨,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又是这么的……一言难尽,gān活的时候够听话,其他的时候就完全把自己当成是一个隐形人。

存在感确实不qiáng,除了在上房的事情上。

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林石就开始惦记着回老家的事儿了,好不容易回去一趟,不光得多住一段时间,还得给爹娘多买点东西。

当然了,林石是手里头一个铜板都没有,不管买什么都得跟儿子说,儿子同意了,媳妇也就直接拿钱去买了。

可以说,分家之后的大房,食物链由高 到低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林泽是真不想惯他爹这个脾气,更不想惯着上房。

“咱们老家那几间房子几乎都已经空了,要什么没什么,总不能要把东西都搬回去,等过完年再搬回来吧,而且爹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搬到县城来之后,什么都得花钱,烧的柴火得花钱买,瓜果蔬菜也都得到市集上去买,没有咱们这处房子的房租,每个月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银钱上紧巴巴的,上哪儿去给爷爷买上好的烟叶和茶叶,我知道爹孝顺,但咱们也得量力而为才行啊……”

别说是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就算真的是胖子,也没必要流血给上房。

按照林泽的意思,过年肯定是要回老家的,毕竟就在县城住着,又不是隔了有多远,赶不回家,但住个一两天就可以了,大年三十儿是一天,大年初一是一天。

给上房买礼物也是理所应当的,但真没必要买太多,意思意思,面子上能过得去就行了,也就他爹还想着子孝孙贤,实际上,不管是分家前,还是分家后,大房跟上房早就已经不是一条心了。

第74章 科举文男主的堂兄(11)

林石还真不知道家里头的银钱这么紧张,毕竟一家人不管老少, 每天都能吃到一个jī蛋, 隔三差五的还有肉吃, 读书也是件花银子的事儿,但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 也从来都没缺少过练字的纸笔,他还以为……

哪有这么过日子的,林石有心想说几句, 但是一想到家里现在的情况, 到底是没再说什么。

在这个家里头,现在赚钱最多的是儿子,花钱最多的也是儿子, 其次是儿媳妇huáng氏, 一手针线活, 哪怕是在家里头呆着,也比他在包子铺赚的要多。

邈邈一黍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