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穿]百味人生(130)

尤其钱氏和何氏这两个人,一个身体不好,一个自幼娇生惯养着长大,嫁人之后的这几年也没gān过什么活,猛不丁的大房分出去了,家里家外的活没人分担,又多了一个小婴儿要照看,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林大力敏锐的感知到两房的差别,大房比他想象中过的要好,二房的父子俩则是比他想象中的要láng狈,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家里来,样子看上去láng狈些倒是没什么,关键是人的jīng气神,jīng气神不足,才是最让人忧心的。

“都回屋好好收拾收拾,晚上还得去祭祖呢。”林大力嘱咐道,没多说什么,两房现在的情况让他心里紧了紧,好像有什么东西,已经脱离了他的控制。

事实上,在不得不分家的时候,他就已经有这个感觉了,只是他当时对小孙子寄予厚望,同时也是信心十足,认为乡试一定能够中举,所以当时根本没当回事儿。

两房哪能这么就离开,各自掏出各自的礼物来,大房这边儿带了猪肉、点心和鱼,二房父子俩大老远的过来,并没有带食物,而是来了一块布料,刚好够给老爷子做一身衣服的。

至于老太太,一来是没有那个闲钱,二来也是没多少必要,一个在家里头几乎隐形的人,连话语权都没有,也不得老爷子看中。

所以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林溪连面子情都不愿意做。

拿了礼物,林大力面色好看了些,甭管是大房过得更好,还是二房更有出息,总归都是他的子孙,两个儿子也都听话。

大房这边儿已经是空dàngdàng的了,连被褥都得大老远的从县城带过来,桌椅板凳压根儿就不齐全,可以说房间里有的也就是这几张chuáng了,压根儿就不是能够常呆的地方。

因为打定主意就只在这边住一晚上,林泽他们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除了拿给上房的礼物之外,行李里头也就只剩下这几chuáng被褥了。

“正好林溪也回来了,你不是要参加二月份的县试吗,书上有什么不懂的东西,这两天也问问你堂弟,他年纪那么小就中了秀才,学问扎实,不比那学堂里的先生差。”

哪怕侄子乡试两次落榜,林石也仍旧对其颇为推崇,侄子比自家儿子聪明那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从俩孩子刚去学堂读书的那几年就能看得出来,儿子的名字可是一直都排在儿子之上。

林泽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是真没那个必要去跟别人请教,别说是小小的县试了,就算是殿试,在翰林院待了十几年的人,也足够可以应付。

哪怕朝代不一样了,科举的内容和格式也有所改变,但是换汤不换药,所读的圣贤书差不多是一样的,对文字的运用也都是一通百通。

“堂弟一路上风尘仆仆,不知道几天才能缓过劲儿来呢,我就别过去麻烦他了,再说,咱们明天就走,今天晚上要祭祖,明天早上要出去拜年,还得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县里,哪来的功夫去请教学问。”林泽断然拒绝道。

李氏跟儿子是一个想法,那是一点儿都不想跟二房打jiāo道,也不想跟二房有任何的牵扯。

“当家的你就别管这么多了,有这个功夫把地扫了,再把窗台和门框擦出来,大过年的,家里头得gāngān净净才行,别让人瞧了笑话。”

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放在李氏和林石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分家前后,两个人的地位可以说是完全颠倒过来了。

偏偏两个人,或者说是大房的所有人,谁都没觉得不对劲。

祭祖是男丁的事,跟女人没关系,等到林泽他们回来的时候,家里留下来的女人已经做好了年夜饭。

有jī有鱼有肉,还有水饺,这就算是很丰盛了,林大力向来都不会亏待自己的,尤其是在吃食上,他可以让大孙子从学堂回来务农,也可以不给曾孙子出那半两银子的学费,但是可从来都没有亏待过自个儿的五脏庙。

孙氏跟了老爷子一辈子,虽说是不受重视,也没什么话语权,但是吃喝方面确实是比村里头跟她同龄的女人qiáng。

这其中的滋味儿,大概连当事人都说不清楚是委屈更多,还是享福更多。

又或者压根儿乐在其中,就像林石和林木兄弟俩一样,已经完全被老爷子洗脑了,可谓是‘一颗红心向着爹’,连自个儿的小家都不顾了,什么媳妇孩子孙子,在亲爹面前,那都是过眼云烟。

这不,在年夜饭上,两边就已经开始争相表决心。

“爹,府城的花销实在是不小,咱家的地又多,我要是不在家的话,开chūn就您一个人怎么忙活的过来,要不就让林溪一个人过去,也能省下一个人了路费和花销,要不就gān脆去县学读书,县学里头又不是没有举人,反正都一样,只要是用功准能成。”

邈邈一黍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