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穿]百味人生(22)

要知道,东边府里的敬哥儿自幼读书,如今都已经十六岁了,都还未能中举呢。

“先生过誉了,小儿如今还是白身,当不得如此夸奖。”话虽这么说着,但是贾代善一只手轻轻捻着胡须,向来严肃的脸上挂着笑容,就差摇头晃脑表示赞同了。

柳青岩倒是觉得没什么,倘若他有这么一个儿子,他也会如此的。

“贵公子火候已到,不妨明年就下场一试。”

这事儿原本不该他多嘴,贾泽毕竟是国公府的嫡长子,日后是要继承爵位的,国公爷未必打算让贾泽下场考试,但如此才能,能靠着自己的本事当官,又何必借助祖上余荫呢。

“有劳先生挂心了,此事本官会慎重考虑的。”贾代善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长子明年下场,只是这事儿没必要宣扬出去。

科举这事儿,他也跟旁人打听过了,一方面确实是取决于才识,另一方面,也要看运气。

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考试结果没出来之前,此事他们府上自己人知道就可以了,没必要让旁人知道。

一年的时间,理解了不少圣人道理之后,贾泽身上似乎也多了一份书卷气,要比以往显得平易近人的多,不再那么高不可攀了。

当然贾赦作为自家大哥的跟屁虫和头号小弟,从未觉得自家大哥高不可攀,那浑身的贵气彰显的是气度,并不妨碍他跟自家大哥亲近。

兄弟二人仍然穿一样颜色和款式的衣服,一样同吃同喝同住一座院子,不过祖母的孝期已出,兄弟俩也都到了可以议婚的年纪,兄弟关系再好,也不能再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了,否则的话,不知道的还以为国公府亏待了这一对嫡子呢。

所以,势必是要有一个人搬出来了。

贾泽对居住环境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亿亿年的时间早就已经把他的性子磨稳了。

贾赦则恰恰相反,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虽然不乐意跟自家兄长分开,但是对独住一处院子,尤其还是一处他未曾住过的院子,还是有些憧憬的。

不过就算是贾赦往外搬,那也没搬到旁处去,而是选择了毗邻兄长的院子,不过是隔了两道墙而已。

府上人人皆知,大公子和二公子兄弟感情好,小公子和四姑娘则是当家主母的心头肉。

至于大姑娘、二姑娘和三姑娘,这三位皆是庶出,头两位已经嫁到外地去了,等闲没法回来,三姑娘也已经到了议婚的年纪,依着夫人的脾气,怕是还要远嫁。

第15章 贾赦的双胞胎哥哥(8)

庶女的婚事,贾代善是不怎么关心的,全由着夫人安排。

不过长子的事情,如今在贾代善心里头却是重中之重。

“你先生今日过来请辞,说是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的了,你算是出师了,如今你也已经出了孝期,这几日就收拾收拾东西,回金陵老家,准备县试吧。”

贾泽再是处变不惊,如今也被父亲突如其来的安排给惊着了,长到十四岁,以前父亲从未跟他提过有关科举的一言半语,这冷不丁的,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现在让他收拾东西去金陵老家准备县试,未免也太突然了些吧。

不等贾泽说话,贾代善就已经自顾自开始说自己对长子的安排,“我同人打听过了,县试一般都是在二月份举行,提前一个月报名,你现在出发去金陵,年底之前就能到,在那边跟族人过年,等到了日子就去报名,县试之后,再过两个月便是府试,你顺便把这个也考了。”

也省得来回耽误功夫,若是这两次考试名次都不错的话,那便一鼓作气将一年以后的院试也考了,取得秀才功名,如此,也好在清流里找户人家结亲。

他们贾家迟早是要由武转文的,而且越早越好。

贾泽原本并没有要参加科举的打算,倒并非是因为觉得辛苦,而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他也没想着要位极人臣,只要能在京城立足,不被人所欺就可以了。

“父亲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打算?按照规矩我将来是要继承爵位的,考不考科举,好像也不是特别重要。”

便是中了状元又能如何,也不过是从一个从六品的小官做起,京城每三年就能出三百名进士,跟荣国公府的继承人比起来,实在是不算怎么稀罕。

儿子不理解,贾代善非但没有为此伤怀,反而是无奈和欣慰更多,再怎么聪慧,也不过是个未曾加冠的孩子,年纪尚幼,经事过少,很多地方还得需要他这个做父亲的提点才行。

“你年纪还小,不知道如今朝上的形势,自从边关稳定之后,没有战场,武将何谈建功立业,若是哪一日为父走了,咱们这荣国公府还不知道要被降爵到哪种程度,若真成了将军府,在这诺大的京城里,一杆子打下去,都能打到个四品官,一个将军府在勋贵里实在是不值一提,以后少不得要被旁人欺负,你是长子,理所应当应该承担起振兴家业的重任来。”

邈邈一黍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