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穿]百味人生(30)

太难听的话,贾代善没好意思说,就算真的让小儿子去了国子监,也未必会有多少进步,万一到时候仍旧半点功名都考取不到,那才是真丢人呢。

依着长子的资质,其实没必要去国子监读书,他之所以想把这个名额给长子,为的可不是让长子在读书上能够有所进益,而是为了积累人脉。

他们荣国府既然打算弃武从文,那就势必要拓展人脉圈子,就算不能融入到清流当中去,那也不能再让人家排斥,否则这文臣之路可不好走。

这些事情贾代善没打算跟夫人解释,就算解释了对方也未必会明白,你不能qiáng求一个眼光只放在内宅这一亩三分地的人,去放眼整个朝廷,去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子孙大计作考虑。

那未免太过勉qiáng人了。

但凡是贾代善决定了的事情,史氏基本上是无权更改的,除了劝说老爷改变心意之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在内宅的这一亩三分地上,她尚且不能把府上最好的院子给自家小儿子住,出了内宅之后,能为小儿子做的那就更少了。

最终,能打包行李去国子监进学的人,到底还是贾泽。

不过对这事儿反应最大的并非贾政,而是贾赦。

虽说没有哭着喊着不让自家大哥去国子监,但是贾赦先是闹着要一起去,知道这个名额只有一个以后,便又想以大哥书童的身份跟着进去,总归是不想跟自家大哥分开。

“又不是不回来了,每隔十日我便回家一趟,若真要是有事儿的话,你也可以直接去国子监找我。”

贾泽不是很能够理解,兄弟感情再怎么好,也不可能日日都黏在一起,上辈子修炼的时候,他跟两位兄长可是动不动就要分开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年的,如今这才哪儿到哪儿。

瞧着‘冷酷无情’的大哥,贾赦很是垂头丧气,打定主意要多去国子监看望大哥,带些吃的喝的,也省得受苦。

相比之下,贾政的反应就平淡多了,虽说母亲之前跟他说过,去国子监的名额是他的,但自从县试之后,他还真不太乐意去国子监了。

以前没少被先生和母亲夸奖,以至于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块读书的料子,可参加过县试之后,才知道读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自己也不像先生和母亲夸赞过的那样有天分。

在府里读书,先生就只有自己一个学生,压根儿就没有跟他做对比的人,但是去国子监读书可就不一样了,有考试就会有名次,倘若名次靠后的话……他是真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贾政巴不得去国子监读书的那个人是大哥呢,他还是留在府上读书好了,争取通过明年的县试,可千万别像今年一样铩羽而归。

不得不说,贾政虽然在读书上没多少天赋,但是却能够耐得住性子,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在科举上有一番作为。

……

对于权贵子弟而言,国子监的条件算得上艰苦了,住宿是一人一间小房子,吃饭是食堂统一提供,就连下人,也不能多带,每个学生都只能带一个书童进国子监。

所以勋贵人家的子弟,就算有恩荫的名额,也很少会选择进入国子监读书,像是宁国府的贾敬,也都是请先生在家里教导,压根儿没想过进国子监。

但是对贾泽来说,这还真算不上什么,上辈子被龙凤两族弄得有家不能回的时候,可比国子监的条件惨多了,吃不好睡不好,而且每天还提心吊胆的。

跟那时候比起来,国子监的条件已经算得上是优渥了。

贾泽可以说是没有半点心理压力,连行李都准备得相当简单,以至于被自家二弟看不过眼,又给收拾了一马车的东西。

第20章 贾赦的双胞胎哥哥(13)

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规模并不大,所有的监生加起来都不超过300人。

按照规定,监生都是一年一补,跟贾泽同批进来的总共不过30人,不过这里头靠父亲官位入监的只有他一个人。

其他的监生,不是从各省一二等生员中选□□的,就是在乡试副榜上挑选中的。

所谓生员,即是秀才。

而乡试副榜,在乡试录取中,分为正副两榜,正榜之上的便是举人,副榜上的人是没有举人功名的,也算是对才学的一种肯定,唯一的用处大概就是有可能被选中入国子监读书。

总之,除了贾泽这个刚出炉的童生之外,一同入学的同窗全都是秀才。

而且但凡能被选拔挑中进入国子监的秀才,无一不是佼佼者,县试和府试接连获得头名的也不是没有。

所以,贾泽在这些人里,在国子间的众多监生里,单看功名和成绩的话,基本上是垫底的存在。

邈邈一黍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