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焚香祭酒(220)

作者:积羽成扇 阅读记录

他指的正是祢衡来前撕裂的半截衣袖。剩下的半截袖筒裂口不齐,露出一截手臂,有失雅观。

祢衡素来不怕别人找事,怕只怕没事可找,耽搁了他怼人的兴致。

他正想回一句“我本就无拜见之心”,顺便把在场的人都怼上一通,哪知竟是被他旁边的人捷足先登。

崔颂早料到会有这么一茬,不慌不忙道:

“我初来许都,诸事不通,故而觍颜请祢兄为我引路。祢兄的这只衣袖,说来全怪我行之过急,手中没个轻重,不慎将之弄损。此尽为我之过错,请君莫要责怪祢兄。”

说完,从袖中伸出右手,摊开,露出的正是祢衡那半截被扯裂的衣袖。

那文士的一番兴师问罪顿时被噎了回去。祢衡见崔颂早有图谋,竟捡了他弃置的那半截衣袖,顿时有些气恼。

他想出言讥嘲崔颂,揭露他多此一举的谎言,却见崔颂状若不经意地回头看了他一眼,指尖捻动做了个翻阅书籍的动作,顿时,祢衡一口气憋在嘴里,吐也不是,吞也不是。

见祢衡成功闭嘴,崔颂坦然而有礼地与曹操对视,仔细观察他的每一个细微神情与动作。

曹操早就知道祢衡是个什么样的货色,如何会相信崔颂的话。

见崔颂对祢衡有几分维护之意,曹操索性装作没看穿其中的端倪,朗笑道:

“皆是殷殷之心,如何能怪罪?”

遂让身后的文士、侍者皆断其袖,再引几人进入。

崔颂:“……”

虽然明白曹操是在效仿楚庄王“让群臣绝缨”的典故,所以才让大家一起断袖,想借此收买人心,获得臣者的感激与死效。不过对于来自21世纪的崔颂而言,这断袖真的不是什么好的寓意啊!

保持着不变的微笑,崔颂带着内心源源不断的吐槽,随着曹操等人来到主厅。

守候在那儿的侍者禀报,曹操的其他幕僚已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抵达中庭,现在正在议室等候。

与崔颂二人在府外遇见的那两个文士虽是本地的掾属,但非曹操的幕臣,今天来司空府只是为自家长官汇报工作来的。现在见曹操似有会议要开,两人识趣地请辞。

祢衡本就与曹操有龃龉,今日来司空府不过是与崔颂别气。把人送到后,他如何肯留下。

崔颂知晓祢衡的脾气,更知凡事需得循序渐进,遂不再强求祢衡,并不出声相留。

曹操说了一番体面话,让侍者送三人离开。

而后,他引着剩下的几人进入议室。

崔颂:……大家一起断着袖进去,真的好吗?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楚庄王绝缨的典故:

楚庄王设宴,蜡烛灭,黑灯瞎火之际,有一个臣子调戏楚庄王的妾室,那妾室摘下那人的缨(帽子上的带子),向楚庄王告状。楚庄王不让别人点蜡烛,反而让所有人摘下自己头上的缨。这样,就没人知道是谁调戏楚庄王的妾室了。后来,那个调戏楚庄王妾室的人拼死报效楚庄王,不顾生死奋勇杀敌,最终打败强大的晋,使出楚国强盛。

第117章 奉孝

实际上断袖的典故可追溯到西汉哀帝, 讲的正是汉哀帝对宠臣董贤的情谊。

然而这个时候的断袖尚未成为某恋的隐语,所以除了崔颂,其余诸人皆无异感, 一同进了议室。

室内的诸位幕僚起身迎接曹操, 曹操等人自成一脉的半截衣袖成了众人眼中独特的风光。

而没有被断袖, 又是新面孔的崔颂,自是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

崔颂平静地接收着来自各个方向、迥然各异的目光,一眼就看到站在前座附近的郭嘉、荀氏叔侄与戏志才四人。

一名位于前列的幕僚上前两步, 大胆问曹操“断袖”之缘故, 曹操笑着说明缘由, 回头与崔颂道:“这是程昱,表字仲德。”

又一一介绍了诸人, 这才对在场之人介绍崔颂的身份:“此为崔子琮, 名颂,清河人士,师从何邵公。”

在场的都是精明人, 单从曹操直接领人过来的行为与方才介绍的顺序就已辨出他对崔颂的重视。各自客套地寒暄了几句, 再看向崔颂的眼中多了几分隐秘的打量。

曹操引众人入座, 商议众事。

崔颂初来乍到, 并不急于表现, 大半时间都用在沉静聆听他人的言论, 观察每一个人的神态举止,分辨发言者的身份与地位上。

议会结束,曹操领崔颂至别室密谈。几刻钟后, 二人带笑而出,宾主尽欢。

此时,众幕僚皆已散去。荀彧、荀攸、志才三人另有他事,离开前曾留下口信,等迟些再与他接风洗尘。

崔颂离开会堂,由侍者领出中庭。在一处回廊的尽头,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