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同人)清平乐之意难平(8)

作者:意难平szd 阅读记录

曹评此时是既惊喜又迷茫,他并不知道徽柔向苗娘子坦白了,但总归是向好发展。

“官家,公主初学箜篌,想必还未曾学《清平乐》,不如由公主选择演奏的曲子,公主先奏,臣再跟进”

说好只为徽柔一人演奏,便决不食言。

这边官家问过徽柔的意思,便应允了。

其实徽柔最先学的曲子便是《清平乐》,只因曹评一句“只为公主一人演奏”,但她心里也确实不愿让曹评在众人面前演奏这首曲子,便假装不会。

须臾,内侍将场地等安排好,二人也安排好配合细节,各自归位。徽柔先奏,曹评待她奏完一段,才从容引笛至唇边。合奏的乐音引众人沉醉其中

两人明明是第一次合作,却又好像合作了无数遍。两人之间的默契让人羡慕。

乐音很美,却也不及合奏的两人美。合奏时两人的目光时不时就交汇在一起,脸上都带着笑意,这个画面让在场的人都在内心感叹着两人般配,天作之合。

哪怕是官家看曹评自带偏见,也不得不承认,整个大宋也就只有曹评能勉强配得上自己的宝贝女儿了。

一曲奏毕,官家对两人夸赞了一番。殿中众嫔御皆随之称赞,其中苗娘子更甚,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欣赏(这可能就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吧)。只有皇后若有所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两人合奏过后,宴席也快结束了。此刻官家却下了一道旨意,将司马光的女儿司马缸许配给了李玮,待其大一些再成婚。司马光虽不情愿,但看着官家不容置疑的样子,也只能谢恩了。

说起司马光的女儿司马缸,倒也算出名,而她出名的点不在于才华等而是名字。

要说这司马光取名也是有趣,提起司马光,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司马光砸缸’。刚开始司马光还算得意此事,渐渐地便不愿顶着这个事过一辈子,便下定决心做出些功绩,让别人看看。

正巧大女儿出世,司马光为了记住这个事情,便将其取名为司马缸,以此坚定自己的决心。

听到这个名字的人当着司马光的面,都夸好名字,好寓意。背地里却都说司马光怕不是当年用头砸的缸,脑子坏掉了吧。

在一段时间了,几乎成了全京城的笑料。虽然渐渐让人遗忘了,但若提起也是有印象的。

此时的苗娘子等人觉得这姑娘着实可怜,摊上这么个爹就够惨了,没想到又摊上了这么个夫婿。

☆、第十五章

一场宴会,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自然是曹评

宴会过后,曹评与徽柔找了个机会见上一面,徽柔将绣了很久的荷包交给了曹评“曹哥哥,这是我为你绣的荷包,好看吗”

曹评看着手里的荷包,依稀可以看出是双鱼图案(网上查说是代表男女相爱),针脚很粗糙,却是能看出是用了心的。

只要是对的人送的,怎么都是好的。因此这个不太好看的荷包,在曹评看来却很是精致了。

“徽柔,我很喜欢,这是我见过最好看的荷包”说着便将原来的荷包解下,换上了新的荷包。

徽柔见曹评换上了她绣的荷包,很开心。看到了曹评的旧荷包,便抢了过来

“曹哥哥,新的给你,旧的便归我了,我们互换”看着面前调皮的徽柔,曹评笑着答应了“好,我的都是你的 ”

徽柔现在在曹评面前虽然依旧爱犯脸红的毛病,但与先前相比也是有进步的,现在也是会反击的。

“嗯,曹哥哥也是徽柔的”

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徽柔也是曹哥哥的”

两人相视一笑,曹评此时依旧没有想离开的趋势。

还是曹国舅发现儿子不见了,见时候也不早了,派人来寻,两人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分开后的两人拿着对方送的荷包傻笑,惹得旁边的人在心里琢磨‘这是怎么了’

说完喜的,便来说说愁的,这愁的便是司马光。

司马光很不理解官家‘一心想要让李玮做大宋最快乐的的男子’的心情,本就对官家总是为李家加官进爵的行为不满,念在是官家母家,也不好多说什么,可怎么就殃及到自家了,把女儿都搭进去了。

想来若是这李玮是个女子,只怕官家连皇后之位都能送给他。

官家真是昏了头了。

哈哈,官家和李玮:影子在官家脚下,李玮在官家心里。

官家:朕要让李玮做大宋最快乐的男子

今天还会再更一章的,因为一会儿有课,只能先更这些。

☆、第十六章

时光飞逝,转眼间五年过去了(标准小学作文开头),五年间发生了许多事,其中温成皇后薨了的事情应该是最引起争论的了,不过这与曹评两人没什么关系。若非要扯上关系的话,那应该就是温成追册一事令官家对皇后生了些歉意,有意补偿,使得近年来的宴席上,多有曹氏族人,尤其是曹佾父子。这也使曹评与徽柔多了许多见面的机会。(温成皇后工具人石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