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番外(271)

作者:大团团 阅读记录

最终草拟出来的章程,所有人都很满意,一致通过以后,则会在次日早朝由人上奏给帝王,念读内容,而后道“臣拟旨……钦此。”

皇上再说准还是不准,准了,这事儿就推行下各部执行。

胤礽喜欢思考与提问,他的发散思维,往往想得更加深远。

待众人散去做其他事务,索额图想要靠近,却碍于王熙横在其中,不可与太子殿下在此显得太过亲昵,于是放弃。

而王熙问胤礽:“臣见太子殿下深思良久,不知殿下可疑虑?”

胤礽看看其他人,又看看他,谦虚地小声问王熙:“王大人朝官推行退休制度都需要考虑这样全面,那士、农、工、商中的‘士’退休问题解决,农、工、商人的退休问题呢?圣人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大清可能做到令天下人亦老有所养?”

王熙惊讶极了:“殿下还想要将此举推行至整个天下?”

胤礽摇了摇头:“恐怕会有诸多困难,孤只是想到了,于是来问大人心中疑惑。”

王熙沉吟片刻,解答道:“天下人的退休制度想要实行确实很难,因为那其中付出的银钱,会成为国家开支的大项,而士、农、工、商,人数众多,职务不同,难以下达规定。”

“不过,朝堂亦有对老幼鳏寡的扶助服务,救济赈灾,养幼抚老甚至是地方官们政绩的一个体现,有不少能臣都在治下兴义学,置办育婴堂、儒寡会等等。”

胤礽又问:“若以其所纳之税来计数呢?”

“税收不可妄动,此与前者并无联系,”王熙严肃道。

胤礽问王熙:“并非是税收,而是纳入养老、医疗金,积少成多,待缴纳一定年限,到了养老年纪即可享有养老帮扶之策。取年轻人所纳之钱粮以济养老,而年轻人终有老的一天,如此推行,可能达成令大清百姓老有所养?”

太子好奇的十万个为什么,犹如醍醐灌顶,直击王熙心头,眼前本不可通行的道路豁然开朗,而王熙仍想挣扎:“不可再增多百姓负担,且此法若推行,恐怕不能够令人信服。”

胤礽还好有小美,尽管绞尽脑汁,思维发散时却有个方向,他再追问王熙:“也许可以从最便于管理的‘士’先入手,为国做事之士如官吏、国子监先生等进行推行,增加政令可信之处,又有朝廷做主推行,令农、工、商自愿缴纳,并不强迫,也许长此以往可潜移默化达到老有所养的目标?”

“此法若能推行,对国库的负担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因为是用百姓之钱财养百姓,唯独在医疗这一块,需要国家投入钱财与培养大夫,可孤听说地方官也有兴建医馆的举措来惠民,这些若是由朝廷来牵头,也许能发展成一件庞大又利国利民的大事呢?”

王熙怔了怔,给胤礽畅想的未来弄得心头直跳。

“王大人,此事若能做成,是否能令百姓对大清更信任?也让他们更加安定?有了保障,若能做出信誉,得到惠处的人会心怀感激吗?若家中有老少而壮年男子前去参军,能不能又另外帮扶呢?”

没有康熙堵住胤礽的小嘴,那张发散思维的小叭叭叭地对着王熙连环攻击,每提到一个问题,都令这位老臣也跟着他的思维进行思索。

王熙:可行不可行?

章程几何,考虑不周如何完善,胤礽全都没说,他就发散思维来了个十万个为什么,将王熙说得手指微微发颤。

“殿下,此事……”或许可行,益处良多。

王熙还没说出口这话,胤礽就愧疚地对王熙道:“孤的提问太多了,王大人都来不及回答,是孤太过无知。”

“不,殿下问出了臣从未想过的事情,”王熙郑重道:“臣以为,此事可行,但需从长计议,反复草拟。”

胤礽眨眨眼,欲言又止:“王大人,孤只是有这个疑惑,并没有真的想要推行下去。”

“不!殿下所思深远,若推广此事,当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臣认为此事应当上奏皇上!”王熙激动道。

之前不知道还可以,现在有了新的思路,却不将这样好的一个体系拟定出来,这让自幼长于名儒之家,对圣人所言大同之世,“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充满憧憬的王熙如何能忍得住?

“可是孤才学疏浅,所思所想都不全面,恐怕写不出能够说服汗阿玛的奏章,天下那么大,让天下人能老有所养,比推行朝臣退休制度难多了,孤心向往之,却自愧无能为力。”

王熙自觉得挺起了胸膛,微笑道:“此事岂能烦扰太子殿下?皇上让殿下随臣来内阁是为了学习,而非如今就想令您能够学会治理天下。殿下,您若信任老臣,不如就由老臣来上书皇上,完善大清‘老有所养’之法如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