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番外(623)

作者:大团团 阅读记录

胤禛别扭地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爷才不是看老三害怕想安慰他。

两个儿子挨得近,个儿还比御案都矮,胳膊有衣袖挡着,康熙没看到他们之间的小动作。

胤祉眨眨眼,回握住他:呜呜呜,四弟弟真好,万一他以后长不高,等他成年我就送他高跟鞋当生辰礼!

太阳王路易十四同款高跟鞋,在法兰西畅销的,都传到大清来了呢!

胤礽忍不住抬头说了句:“汗阿玛您别吓唬弟弟们,弟弟们还小,儿臣看了心疼。”

康熙瞪了他一眼:“看你的奏折去!还心疼,都是朕的儿子轮得到你心疼?”

帝王低下头,开始考校起儿子们的课业。

从诗书礼仪,到儒学经义,《周易》、《尚书》、《大学》、《中庸》……

凡是帝王提问,无论是引经据典的背诵,还是释义解答,甚至个人见解,二子皆回答自如。

康熙皱起的眉头渐渐松开,眉间似有喜色,心情也随着两位儿子的优秀表现变得好了起来。

帝王满意颔首:“倒是不曾荒废了学业,比朕想象中要好得多。”

太子的声音也从边上传来:“当然了,上书房的考试可不轻松,三弟弟与四弟弟都是经历考试的人,儿臣接他们来与太傅们都商议好啦,如果他们有谁没能通过考试就要回去重学。”

康熙可没经历过考试,他少年时勤恳好学,更因沉迷学习,而伤及身体,最终是在太医与太皇太后的劝说下才收敛了学习的劲儿,那时候他已经是皇帝了,心里没底气,肚中没有墨水,每日都如饥似渴地学着。

相比起来,康熙觉得自己儿子们可幸福多了,他对比自己经历,觉得儿子们一个个可都是蜜罐子里长大的。

康熙不禁自得地想:正是因为有朕在,他们才能有现在这样安逸的条件,有优秀的名师来教他们。

他希望每一个儿子都能成才,不仅仅是对太子要求高,对其他阿哥们要求亦不低。

帝王有些好奇上书房如今的考试情况,他不禁问道:“你们平日多久考试一次?考的是哪些知识,评分又是如何来评的?”

胤祉见汗阿玛心情不错,大着胆子回答道:“儿臣每个月都有月考,有科目考,有综合考,先生喜爱出题,原先一题两题不足以考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于是时常出卷考试,最多时一天要考四场。考试评分按百分评,文科若是低于八十分、理科若是低于六十分则重考重修,写文章则按照甲乙丙等,由四位先生分别批阅,取平均分……”

康熙意外道:“考试竟这样频繁?”

胤礽帮腔道:“上书房的课业可一点都不轻松,阿哥们的学习强度是很大的,每日至少有四个时辰在学习文课、武课,如今三弟弟与四弟弟能有半天跟着儿臣,儿臣既然与太傅们约好了不让他们影响上书房课业,先生们的考试只会更严格。”

“汗阿玛,三弟与四弟还分别写了文章,有关于实践后的感想,您要看看吗?”

话都给胤礽说完了,康熙考校儿子的兴致顿时就被别的事引走。

“竟还写了文章,拿来让朕看看。”

这回都不用胤礽帮忙说话,胤祉与胤禛自觉就去将写文章的册子带来。

是的,册子,就跟胤礽的日记本似的,用线装订好,从二人跟着胤礽见世面开始,几乎每一天都有见解写下,从稚嫩到成熟,从幼稚的思想转变为更加贴近现实的思想。

胤祉喜爱提出质疑,胤禛喜欢刨根问底,同样是一件事,胤祉会问“为什么不那么做,要这么做?”,胤禛会问“为什么这么做,意义在哪里,原理在哪里……”

这二位在康熙担心会跟着太子学淘气的儿子们比帝王想象中更要优秀,而太子也将他们教的很好。

帝王放下两本写了有近半的册子,转问胤礽:“你哪儿来的精力,又是教弟弟们,又能搞出那么多事来?”

胤礽瞪圆眼眸,气得鼻孔喷气。

么么叫搞出那么多事?!

“《道德经》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儿臣教会弟弟们的是如何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交给他们学习科目本身,弟弟们会优秀如斯,虽有方法所致,却也是勤恳努力,一点一滴自己积累出来的,他们肚中墨水会有多少,在于他们自己,儿臣可控住不了,所以儿臣也没在这上面花多少时间。”

胤礽哼哼唧唧,嘀嘀咕咕:“哪里有搞么么事情了,儿臣矜矜业业干活,还不是为了您与大清。”

帝王冷冷道:“看完了吗?”

胤礽:“……”

“既然看完了,说说你的想法,别事事都指望朕给你兜着,你看看如今弹劾你之人,遍布朝堂之中,从一品大员到五品小官,皆有不满于你的声音,朕之太子,不过短短时日,在朝中已是千夫所指,当真是厉害的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