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190)

作者:萧凌凌凌 阅读记录

安西笑笑,叮嘱她不要传出去,就跟着来接人的车,去了张家。

之后的几天,陆陆续续有不少消息传出来。

据说这次高考,全国上下有600多万考生,比安西那个世界第一次高考还多了30多万人。

然后根据各个高校的统计情况,总共会录取共30多万人,而录取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机械,工业和农业方向的。

像安西这种考外语的,录取的人数不多,但竞争并没有其他的专业激烈。

一是因为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外语认识的程度不够,不明白学这个有什么用,之所以会报也是觉得多一个机会。

另一个原因就是,学外语需要多考一门英语,作为录取的参考分,而大多数人对于英语是完全不懂的,所以考的人真的很少。

安西那个考场,留下来参加英语考试的,也不过五人,相比坐满40人的教师,可谓是少的可怜。

所以如果有些人的高考成绩不行,但英语考得很好,很有可能被外语专业破格录取。

安西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以他的成绩,上最好的大学最热门的专业都不成问题。

别说安西了,就是张雨欣,如果不是一门心思的想要研究植物,也能去热门的专业。

高考的成绩下来的比想象的快,至少安西的是。

一周之后,安西就知道自己的成绩了,因为他是京城的高考状元,被市里的各级领导召见表扬。

之后就是各个高校的老师校长找上门,尤其是外国语大学的,因为他们看到安西报了法语,认为在他们的学校,法语更加专业,也有更好的资源,希望安西能多考虑。

安西原本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在报志愿的时候,看到华夏大学有民俗研究这门专业,考虑到他原本就想进华夏大学,所以在最后关头修改了志愿。

而且对于安西来说,学语言不是为了专研这门语言艺术,也没想成为专业的翻译或者外交官之类的,那在哪里学都一样。

而外国语学院,是没有研究民俗和方言方面的资源的。

所以修改计划就是顺理成章的。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年代,居然就有‘招生办’这回事了,果然是高校必备的产物吗。

之后,陆陆续续传来不少好消息,张雨欣考上了心仪的农业大学,孙秀秀考上了华夏大学。

安桃夫妻都考上了省里的专科学院。

而下河村的人,也有九个人考上了,有本科有专科,考得最好的是刘洪铭和张贺伟,张贺伟被华夏大学录取,而刘洪铭进了军校。

这样的成绩可谓非常惊人了。

一个小小的农村,不仅出了省里都非常出名的食品厂,还考出了这么多大学生。

下河村彻底出名了!

第97章 年代文世界37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离过年还有半个月,而开学却是第二年的二月,满打满算还有2个个月的时间。

对于其他人来说,忙着政审,忙着返乡,忙着□□,年后还要提前出发,时间会有点紧张。

就比如孙秀秀,她得提前带着婆婆和两个孩子来京城安家,然后回下河村办资料,最后又得赶回京城报道,时间非常紧张。

好在京城有安西帮忙安排,她把人送到,就直接回下河村了。

但安西没有这个顾虑,在华夏大学大开绿灯的情况下,他的入学在年前就办好了,并且在年后没几天就可以拿着学生证去蹭课了。

学校里除了还没来报道的第一批大学生以外,还有之前几届的工农兵大学生,他们虽然是被推荐上大学的,但能来华夏大学,也确实都有真材实料。

安西之所以提前过来,也是看到了学校一位语言学家开设了一门课,讲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规律,以及现在进化的特点。

这是门纯理论研究课,但对于安西学习语言,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因此就厚着脸皮来蹭课了。

这门教授学识渊博,讲解也深入浅出,让安西的兴趣越来越大,课后也渐渐爱往图书馆跑,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

等到开学的时候,学习法语之余,安西也捡起了英语的练习,以前就学过,只是长久不用了,难免生疏。与此同时,语言研究理论也没有落下。

一时间,他忙的飞起,除了固定去张家看小团子的时间,医院的工作都辞掉了。

安西这样的情况,在学校也不算突兀,这年头,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是刻进骨子里的,有机会进大学学习,大家都是铆足了劲的。

只是安西格外优秀而已,还是大一的时候,他就以借读的身份,获得了教授的认可,跟着教授身边研究言语的历史和发展。

教授知道他同时兼修法语和英语,并没有说什么,反而隐隐赞同的态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