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682)

作者:萧凌凌凌 阅读记录

与此同时,外面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

蒙古崛起,对金朝形成了威胁,在第一次出击被打回来后,他们就怕了,然后一步步被蒙古逼近。

金朝只能一步步往内撤离,可光这样啥也不干,他们就要失去现有的富贵了,金朝的贵族当然不愿意。

于是他们开始把欺压的对象,转向宋朝,自己也向南推进。

于是天下就形成了奇怪的格局,蒙古在往外打仗的同时,时不时的进攻金朝,今天拿一座城,明天抢一块地。

自家地越来越少的金朝,为了弥补

损失,在蒙古停下的同时,又向南开战。

宋朝软弱,在蒙古打金朝的时候,不敢内外夹击,只知道心里暗爽,同时诅咒金朝早点灭亡。

等金朝缓过劲来打自己的时候,也不敢反抗,而是一步步退让,城池一座座割让,都城一次次南迁。

其逃跑的姿态,狼狈到难看。

战争一场接着一场,你打我,我打他,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他们被迫失去家园,被迫抓壮丁,成为战场的炮灰,被迫失去性命,被迫颠沛流离。

此时,传说中的三台县就成了他们最后的救赎。

即便川路难行,即便蜀道艰险,为求一线生机,他们还是不得不最后一搏。

索性,他们成功了,三台县真的就是那传说中的桃花源,这里有安稳的环境,有可赚钱的工作,有大量可填饱肚子的食物。

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努力,总能找到一份工作,赚取足够的钱财,然后养活一家子老小,然后送娃娃读书。

在这里,只要你不偷奸耍滑,即便是老弱妇孺,即便身有残疾,依然有活下去的机会。

经过几年世事的打磨,杨康早已从夺目的钻石,成长为沉稳有度的玉石。

“师傅,三台县现在总人口已经达到了二十三万,其中可调配为军队的就有十万,虽然一半是乌蛮部族,不过他们已经被教育成功,完全能为我所用。”

安西点点头,“这里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也到了开启新地图的时候了。只是你确定要现在开始?宋朝还没有灭亡,你现在就动手,肯定得背上乱臣贼子的标签。”

虽然现在宋朝已经苟延残喘,剩下不到十座城池,也许今日,也许明日,就会沦为金朝的亡国奴,然后在不久的将来,再沦为蒙古的亡国奴。

但没有就是没有,只要宋朝一天未亡,杨康就一天不能乱来,否则就会被人指责。

杨康不在意的笑笑,脸上的野心显露无疑,“不过是些虚名,更何况,我可以打个时间差,对外宣布,金人已经渗透进四川,我要清理川地金人的奸细。等我彻底掌握了四川所有地区,这里就是我的一言堂,我说我什么时候掌管的,就什么时候掌管的。”

“那你就去做吧!这些年你做的很好,胆大心细,不过我作为师傅,还是要提醒你,川地的那些家族势力,以及某些官员也不是软柿子,谨防他们狗急跳墙。阿玉我不担心,但她也忙,你们的孩子一定要安排好。”安西嘱咐道。

这些年,杨康和阿玉生了两儿一女,郭靖和黄蓉也在长女出生后没多久,又诞下了龙凤胎。

除此之外,当初跟着他们过来的那批学生,以及后面的几批学生,也都差不多成亲了,孩子生了一堆。

为此,杨康特意建了育婴堂,统一管理教导这些新生命。

他们的父辈母辈是杨康的得力属下,将为他打天下,未来,这些孩子们,也将是他的手下,为他守天下。

这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大洞,事实上,除了这些孩子待的育婴堂,三台县还有二十三所育婴堂,收拢三台县所有的孩童。

他们都受着同样的教育,未来是否成为他们的父辈的接班人,还得看他们自己是否优秀,通过考试。

不然哪怕是杨康和郭靖的孩子,也未必有那个机会。

这二十四所育婴堂全都是曲玉出资建造,不收一分费用,免费提供吃住和教育。

这既是为杨康培养人才,也是为家长们提供方便。

说起来,整个三台县就没有一个闲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三台县每一位百姓,都有自己的工作,除非你已经病到起不来身。

所以说,父母是没时间带孩子的,能统一送到育婴堂,绝对是大好事。

对于古代人而言,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做到死,就怕年老体衰赚不到口粮,然后活活饿死。

有一份能做到老死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安全感,和土地带给他们的安全差不多。

这不是开玩笑,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有安稳工作的机会,就是最大的幸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