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69)

作者:萧凌凌凌 阅读记录

闲下来的两人偶尔去书院看看,林如海帮着编编书,偶尔给学子们上上课。而安西就是纯粹的去打酱油了,偶尔去上个课,让自己不至于把学过的东西给忘了。

珏哥儿只要有空,就会跟着两人去,一到书院,就跑到棋室找人下棋去了。

偶尔黛玉也会来,拿着她最近写的诗词,找俞院长和俞松请教。

两人爱极了黛玉的才气,只要黛玉来,他们就巴着她不放,恨不得把自己一辈子的心得体会都交给黛玉。

这是林如海都没有的待遇,可见黛玉在诗词一道上是怎样天赋卓绝。

俞院长还时常感叹,可惜黛玉是个女子,如果传出名声,以后于婚嫁上不利,世人愚昧,只一味的强压着不让女子出头,出色的女子大多红颜薄命。

不然他真的想让书局把黛玉的诗词印出来售卖,让全天下那些沾沾自喜的学子们看看,什么叫做天赋卓绝,什么叫做灵气逼人。

当然,在愈家黛玉不仅有赞赏,还有一个小小的烦恼。

那就是二房的独子舒哥儿老是缠着她。

舒哥儿和黛玉一般大,这也是个惊才绝艳的孩子,不过他的技能都点亮在书画一道上,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极高的造诣,只要不走偏,未来成为宗师都不是问题。

可偏偏这孩子就走偏了,他不爱书画,而是痴迷诗词。

痴迷到什么程度呢?

舒哥儿第一次看到黛玉写的诗,就迷上了,三天三夜没睡觉,立志写出与之相配的诗词,可是他的技能树真的没点亮。

不管怎么折腾,他写的诗词都匠气十足,看着工整,可就是没灵气,读来食之无味,差了黛玉太多。

舒哥儿不死心,一心一意专研诗词,见到谁写的好都要去请教,而黛玉就是那个他认为最好的,不仅因为黛玉写的好,还因为他们同岁,能理解对方的想法。

而且黛玉还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劝他放弃诗词,专攻书画。而是会认认真真的帮他批改,教他怎么运用手法表达意境,表现自己的情感。

舒哥儿学的很认真,其实这些他都懂,在书画一道上,他就能运用自如,可是到了诗词上,就是不能合理运用。

他在书画上有多惊艳,在诗词上就有多无力。

其他人教他都教的心力憔悴,唯独黛玉,一如既往的耐心。

有时候,珏哥儿不好意思,就会给黛玉的诗词配上书画,画好送给她。

黛玉非常喜欢,所以被缠着教诗词这种小事,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安西偶然发现了这事,心里有了想法,这个舒哥儿可比什么宝玉更适合黛玉。

不管是家世还是为人,亦或者才华,和黛玉都非常配啊。而愈家的家教一向是男子四十无子才可以纳妾,甚至愈家祖上还出了一个情痴,一辈子无子却没有纳妾,守着妻子过了一辈子。

而愈家族人也没有强迫的意思,甚至连过继的想法都没有。

现在的愈家依然是这一套,子嗣随缘,最重要的是诗书传家,绝不可忘了诗书传承,教书育人。

也就是说,身为愈家人,你可以没有子嗣,但你必须要有弟子,把家传的书院传下去。

这样的宽松的家族非常适合黛玉。

至于舒哥儿这个人适不适合黛玉,未来还长着呢,且看看吧。

林如海和贾敏大概也是和安西一样的想法,于是在黛玉和舒哥儿的交往上并不阻止,反正有下人看着,两个也一向守礼。

第36章 红楼世界36

时间像个漏斗,一晃眼就是几年过去了。

当初轰轰烈烈的宫妃省亲事件早就落下了帷幕,可是由于‘皇家妃园’的存在,依然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妃园’不仅仅是一个园子,更是一个建筑群,当年参与省亲的有十一位妃嫔,这个园群就是由十一座园子组成,每一个都设计的不同,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清雅高贵,也有野趣横生,不一而足。

省亲的当晚,从皇宫到京郊,一路灯火通明,灯笼长队从京城照亮到京郊的‘妃园’,百姓们纷纷夹道欢迎。

他们目送着以贾元春为首的车队,一个个从面前过去,每过去一为妃嫔,他们就要下跪一次。可这并不让百姓们不满,而是兴致勃勃的讨论,妃子们到底长着什么神仙模样。

可惜他们这些凡人无缘得见。

而有缘得见的某些人却并没有兴趣。

贾家有邀请林家人,但被林如海和贾敏拒绝了,贾家的娘娘省亲,他们外人凑什么热闹。而且要看热闹,在大街上不好吗?还可以看看别的妃子的排场,犯不着去园子里三跪九叩。

林家的拒绝没有影响到贾家人的好心情,他们花了巨资建造大观园,当然要好好享受这荣耀的一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