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76)

作者:微云烟波 阅读记录

不过后来再想想,长宁公主的身份其实还算是好,如果是个正儿八经的公主,未必能跟顾衡过得到一处去。反而是有娘家跟没有差不多的长宁公主,嫁给顾衡之后,自然会站在顾衡这一边。何况顾衡如今的身份地位,本来也不需要锦上添花了!

想明白之后,太子对这门婚事也就乐见其成,这会儿为了让顾衡乐意接受这门婚事,还很是夸奖了一番长宁公主。

长宁公主闺名叫做陆惜,她这些年来,一直跟着祖母生活,是个温柔沉默的性子,当日接到自己被册封为长宁公主的旨意,陆惜简直是惊呆了。

她知道祖母在为了自己的婚事发愁,祖母年纪大了,跟她一辈的人也少,另外就是,她一个丧夫丧子的孀妇,很多场合其实是不适合去的,这是典型的命硬,因此,即便是祖母想要带着自己出去交际,都不太可能。

祖母能做的,不过就是将她能够做主的财物都给陆惜做嫁妆,只要她嫁妆丰厚,就算是日后婚事不谐,哪怕是跟对方析产别居,也能过得不错。只是祖母根本没想到,人性在巨大的财富面前是经不起考验的。嫂子刚进门的时候还好,在偶然听说了她居然有这么一大笔嫁妆之后,想法就变了。在嫂子看来,不管自家丈夫是不是过继的,反正既然是他继承了庆丰侯府,那么理所当然一切都会是自己丈夫的。毕竟,自家丈夫也会叫已经过世的上一任庆丰侯夫人一声母亲,常年祭祀的也是庆丰侯一脉的祖宗,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女孩子家,一副差不多的嫁妆也就打发出去了。京中侯门闺秀,在家再如何受宠,顶多也就是八十抬左右的嫁妆,不算压箱底的银子,零零总总加起来,能有个一万两,已经算是了不得。

这位庆丰侯夫人自个出嫁的时候,不过只有六千两左右的嫁妆,这已经是囊括了压箱底的银子了!而庆丰侯府光是下聘就花了有八千两,可以说,娶了这个媳妇,对于庆丰侯府来说,完全是个亏本的买卖。

因此,庆丰侯夫人有些底气不足,她也没那么底气管庆丰侯在外面眠花宿柳,甚至为了讨好丈夫,将自个身边的陪嫁丫鬟都给陆震做了通房。

可是,在面对陆惜的时候,庆丰侯夫人就有一种优越感,毕竟,长嫂为母,陆惜的婚事大半掌握在她手里。在知道陆惜居然有那么一大笔嫁妆之后,庆丰侯夫人就心中嫉恨,她甚至盘算着毁了陆惜的闺誉,之后就能随便将陆惜打发了。

可惜的是,这个想法她也只能想想而已,陆家正儿八经的嫡系血脉也就是陆惜一个了,她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定是有人要追究的。像是陆震之前就被过继,却一直到十五岁才能继承爵位,不仅是因为之前年纪小可能会夭折,还有就是因为担心陆震为了利益,害了正经的陆家血脉。

庆丰侯夫人能做自然也就是在婚事上头选取一个与自己最有利的,比如说,选自个的熟人,到时候就能暗中从陆惜的嫁妆中获利。

陆惜祖母当日悄悄写了折子,又动用了一些手段,才算是将折子送出了内宅,委托陆家的故交递了上去,陆惜那个时候是真的惶惑不安,祖母揽着陆惜的肩膀,轻声安慰她,为她规划她的未来。在祖母的描述中,她会嫁给一个身份还算是比较不错的宗室子弟,之后,她不用担心自个儿女的将来,儿女都会有爵位,她会生活得很好,至于家里的兄嫂,她愿意的话,可以继续往来,不愿意,以他们的身份,也没这个资格时常上门请安。

陆惜也觉得,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但是很快,她就意识到,事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圣上居然下旨认她为义妹,册封她为长宁公主,嫁给泾阳县伯。

泾阳县伯的名字即便陆惜深处内宅,也是听说过的,京中这些年有着许多变化,多半都跟泾阳县伯有关。一些腐儒说泾阳县伯只知道奇技淫巧,但是也有人表示,泾阳县伯乃是国士之才。朝堂上那些官员,倒是个个都通晓圣人之言,但是,他们这么多年给百姓国家带来了什么改变吗?

陆惜听说过顾衡的名字,想着顾衡比自己还小一点,这些年都做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自己却是只能待在后宅,等待未知的命运。顾衡曾经自己编写了一些初步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书,印刷了一部分放在市面上出售,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对此不感兴趣,陆惜却是让人买过几本,顾衡的这些就类似于小学的课本,其实很浅显,一般人都能看懂,像是数学书,其实有不少账房购买了,这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工作效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