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林家继子(28)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林瑶连忙点头,“正是。”

“你是不是觉得,贾先生既然认识英莲的父亲,他们必是相识的故交,即是故交,缘何不帮故人之女?”

“是。”

“你是不是觉得,贾先生不帮助英莲,便是对故人之女袖手旁观,过于冷漠无情?”

“是。”

林如海笑了,“瑶儿,这是你错了。”

林瑶皱起眉,“我错了?”

“你过于想当然了,这些都是你认为,但世间之事,并非都这么简单,贾先生和甄老爷之间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仅凭片面的猜测,便判断贾先生不够真诚,这是不对的。”

林如海的话,林瑶感觉自己明白了,又觉得自己没明白透,不由迷糊起来。

“你如果还不明白,我说件事给你听,你或许就明白了。”林如海道。

林瑶想不太明白林如海为何说他错了,当即点头,“好。”

“这件事要从一个姓刘的富贵公子说起,这刘公子家中富贵,心地善良,时常接济一些穷苦的书生,其中有个姓张的书生,颇有才华,但家中过于贫穷,读不起书,认识刘公子后,刘公子时常带他回家看刘家的藏书,鼓励他科举,还赠他盘缠入京赶考。

这张书生上京赶考之后,便高中了,可刘公子家中却因为得罪了人,满门被杀,只有刘公子的小儿子逃了出来。

几年后,刘公子的儿子努力读书,考中了举人,却被人诬陷作弊,而今年的学政就是当年得到刘公子资助入京赶考,高中进士的张书生。

张书生认出了刘公子的儿子,但因为状告刘公子儿子作弊的,是当地大世家的公子,张书生不敢得罪,便没有帮刘公子的儿子查清真相,任由刘公子的儿子被革除功名。

后面的事且不提,你觉得张书生做得对吗?”

“当然不对!”林瑶憋了好久,等到林如海问他,当即回道。

林如海笑着道,“哪里不对?”

“张书生家里穷苦,没钱读书,刘公子竭力相助,甚至还给了他盘缠赶考,他能高中,全赖当日刘公子全力支持,而今刘公子的儿子有难,他明明知道是恩人之子,却袖手旁观,简直禽兽不如。”

“不错!”林如海赞同,然后道,“贾先生和甄老爷是不是下一个张书生和刘公子,得等许章他们回来之后才能知晓,而在这之前,你只需读你的书,旁的事,自有我这父亲来解决。”

若真查证甄老爷对贾雨村有恩,以及贾雨村被革职是因为其品行不端,他自然不可能留这样一个白眼狼在自己的儿女身边。

第15章

林瑶听出了林如海话中隐含的深意,紧绷的心神陡然一松,“我明白了,父亲。”

见林瑶领悟了他话里的意思,林如海也很满意,“既然明白了,就回去温书吧。”

“是,父亲。”

林瑶走后,林如海沉思片刻,写了封信,命人快马送去扬州给许章,催他尽快调查清楚贾雨村和甄家的关系。

只要想到贾雨村可能是张书生这种白眼狼,林如海就不能安心。

因为在他面前的贾雨村,一直就是个怀才不遇、志向高远的有才之士,就在不久前,他京中旧友来信,提及京中有人启奏起复旧员,今上似有准奏之意。他刚得到信的时候,还曾想着写一封信给内兄贾政,让贾雨村上京寻贾政,或可复职。

但若贾雨村是这种白眼狼,这个想法,他可就要好生掂量一二了。

这般等了数日,许章终于回到了扬州,并且带回了林如海需要的消息。

“已经打听清楚了,咱们府上的贾先生是胡州人士,家中落魄,便进京求取功名,途中钱财耗尽便在扬州阊门十里街葫芦庙寄居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甄家老爷甄士隐就住在葫芦庙旁,甄老爷与贾先生因此认得,时常邀请贾先生入府,听说五六年前甄老爷赠了贾先生五十两银子进京赶考,贾先生也是这次考得进士,选入外班做了官。”

许章说到这里缓了缓,又道,“小的另外派了人去大如州还有贾先生革职前任职的地方打听,贾先生当初外派做知县,没两日就纳了甄老爷妻子身边贴身婢女娇杏为妾,后来正妻死后,还扶了这个娇杏做正妻,贾先生被革职,是因为他升知府后,贪婪残忍,他的上司参了他一本,龙颜大怒,因此革职。”

林如海听完了许章的详细叙述,只觉得自己招来一头恶狼,不觉头痛。

“你下去吧。”

“是。”许章也没想到府中那位当过官儿的进士老爷竟然是个狠人,要不是他受命去查,还真得被贾雨村的外表蒙蔽。

甄英莲的事当然瞒不过他,甄英莲被救时他也在场。

瑜姿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