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我本凉薄+番外(323)

作者:任我逍遥游 阅读记录

排除了外界的政治变幻的因素,平常岁月,大家族在精明能干的主母手中,会蒸蒸日上,家业越来越兴旺,因为那是‘以钱生钱’,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可主母若是懵懵懂懂,不知世情的,那消耗起来,也是速度极快的,因为上下人等,都会乘机变着法子从家族捞钱吸血,再厚的家底,也禁不住蛀虫们的侵蚀。更何况,官家太太,还要在内宅中担负起夫人外交的责任来,与上司、同僚、友朋们的女眷应酬交际是少不了的,古今都是一般。

所以,世家名门的大家千金,虽不用像她们的兄弟一样苦读四书五经,也是成日要跟着母亲和教养嬷嬷学习锻炼,不得闲的。林黛玉相信,这样精心培养出来的女子,就是放到现代社会,补上了现代知识的短板后,也不会逊色多少。像书中史湘云不识当票,贾迎春被奶嬷嬷偷拿首饰也束手无策这样的情形,实属荒谬!

这样的小姐日后怎么当家,哪家会愿意接受,上层社会中人们的消息都是很灵通的。整部书中,贾家的姑娘们也学习过些棋琴书画的才艺,但显然,并没有人认真地教她们管家的本事,李纨只负责带着她们做针线女红。这就很奇怪了,难道贾母作为国公夫人,这点见识都没有吗,还是她其实对贾家的姑娘们的前程都有自己的安排?思及则恐!

贾雨村很敏锐地觉得自己的女学生在缓缓地改变。以往林黛玉只喜欢诗词歌赋,也会学些《四书》之类,现在却请他多讲些史书经济,对他以前为官时的感悟和见闻,各种人情世故尤其感兴趣。贾雨村与之交流时,再观察其管家的情形,见到其冷静爽利的一面,心中不禁暗暗称奇。但他倒没往其他方面想,人遭遇大变,自然会有些变化。就像自己,初入仕途时,不也曾清正桀骜,不愿流于世俗,可下场却是罢官还乡。如果自己再有起复的机会,定然也要一改往日的作风,绝不能再像往日那么愚笨了。

贾雨村人品虽差,但确实是个有真本事的,教导起来,也十分的尽心,绝不藏私。林黛玉跟着他一对一地学习,几个月功夫,就觉得受益匪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贾宝玉避之不及,但林黛玉却觉得有道理。宝玉啊,日后你见到这样世俗的林妹妹,可还会觉得心灵相通?

贾敏丧事体体面面地办完了,林黛玉也开始不着痕迹地把贾敏的心腹陪房慢慢地调出府去,名义上是另外给他们安排了好去处。这些人虽然到了林家多年,但难免还有亲眷留在贾家,关系盘根错节的,未必不会为了贾家而损害林家的利益,须得未雨先绸。

又过了几个月,贾家又派了人来,还带来了贾母的亲笔书信,信中情深意切地怀念了贾敏一番,又念及林黛玉无人依榜教育,要接她去荣国府,由自己亲自抚养教导,说这对林黛玉日后的婚嫁是有好处的。

林黛玉作为贾母的外孙女,亲自与贾家的仆妇们见了面。果然,贾家派来的,和书中写的一样,只是些三等仆妇。林黛玉表现出很濡慕的态度,借着关心贾母的名义,慢慢地从她们嘴里套话。这些三等仆妇,本来也没有管事娘子那样精明,有眼力,见林黛玉年幼,料想她小女孩也不太懂事,无需顾忌那么多。她们只想着要好好回答林姑娘的话,林姑娘满意了,自然会多给赏赐的,于是不知不觉说了许多。

等她们喜滋滋地谢赏下去后,林黛玉也知道了不少自己想知道的事。她又吩咐了王嬷嬷和管家,务必要热情款待贾家来人,而且是要分开招待。一时间,林家的下人和贾家的下人就打成一片,在酒桌上推杯换盏,亲密无间之时,难免会闲谈一些体己的真话。这些言语,最后都会被汇报到林黛玉和林如海耳中,林如海对此也是很关注的,因此,对老管家的提议(其实是林黛玉的主意)是默许的。

林如海听着老管家的禀报后就黑了脸。那衔玉而诞的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他和家中姐妹都在祖母院子里居住,并未顾忌男女之别;宝二爷最喜欢清净的女儿,用的都是年青漂亮的婢女,尤其喜欢吃她们唇上的胭脂,包括老太太和太太房里的,也不例外;老太太宠着护着,老爷也管不得,只好任着他去

真是太没规矩了!这年代,官宦人家连亲生兄妹也是要分开院子居住的,何况贾家兄妹只是堂兄妹!当年,贾敏和贾赦、贾政的住处都离得很远的。长辈身边的侍女也是能轻薄的么?这般不顾礼法,如果自己女儿去了,说起在荣国府是和那贾宝玉吃住在一处,那还有什么好名声可言?比起丧母长女来,那情形简直要糟糕十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