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太子(279)

作者:时槐序 阅读记录

想到长生曾叮嘱他们的话。太子功绩过大,是好事也是坏事。现今坊间大肆夸赞朝廷,而弱化太子,兴许其中有某种缘由。

她跟胡老三听不懂,但长生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他说得话一定有他的道理。

胡嫂子下意识改了口:“都是朝廷的功劳。要不是朝廷,咱们现在的日子能这么好过?能家家户户吃得起这么便宜的猪肉?你们想想,早几年,猪肉是什么价,整个菜市场卖猪肉的有几家?又有多少人卖的起?现在呢?”

陈大娘点头:“谁说不是呢!这几年什么水泥厂饲料厂日化厂一家一家的开,都得招工,只要勤快,就不愁找不到活儿干。就是进不去这些厂子,在家里头种几亩杂交水稻,养几头猪,也能把日子过好。”

屠夫连连附和:“咱们幸运生在了好时代,遇上位好皇帝。”

众人都笑起来。

与二人道别,胡嫂子提着肉回家,刚进屋,胡老三后脚回来。胡嫂子忙上前,一边帮他脱蓑衣,一边说:“钱送过去了?”

“送过去了。加上这回,二十两,咱们算是全部还清了。”

这句话说出口,胡老三只觉得浑身舒泰,无债一身轻。其实这些年他们赚的不算少,但两个孩子读书花费高,得给孩子留着,因此只能每年一点点攒。

“见到恩公了吗?”

“没有。”胡老三摇头,“自从庄子上的事了结后,恩公再没来过,孟管事倒是去年又住了一阵子,种了些东西,但不管事了。都是个姓宋的管着,收容了一批孤儿在里头。我去的时候,宋管事正在教孩子们读书。”

胡嫂子顿住:“收容孤儿?给吃给住,还让他们读书?”

“嗯。”

“啧,也就恩公如此心善了。也不知道恩公是不是太子。”

胡老三微微皱眉:“九成是了。庄子上给我们结算了工钱,将我们遣走后,朝廷就出了猪饲料。就是我们在庄子上用的那批。长生也说,我们在庄子上干的活,应该就是主子在试验猪饲料。

“朝廷不都传猪饲料跟太子有关吗?尤其我在庄子上那会儿就觉得孟管事说话以及某些举止有些奇怪。经长生一提醒,我才回过神来,那不就是公公吗。这世上,除了皇室,还有谁能用公公?”

胡嫂子叹气:“若真是,那恐怕我们这辈子都见不到恩公了。”

胡老三睨了她一眼,“恩公是什么人,那等身份,我们有幸得见一两面,还获他赐银,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你还想天天见不成?知足吧!”

胡嫂子一掌拍在他背上:“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就是觉得他救了我们家长生,我得亲自给他磕个头。”

胡老三想了想,“不如给恩公立个长生牌,你对着长生牌磕个头?”

胡嫂子又问:“长生牌怎么写?”

太子的名讳哪能随便书写?更不可为人知晓。

此时,胡长生从外头回来,后头还跟着胡长康,言道:“就写恩公便好。”

胡嫂子大喜,“不是在书院吗?怎么今儿回来了?也不早早派人说一声。幸亏我买了肉。还想着煮好了给你们送去呢!”

胡长生示意胡长康守着门外:“爹,娘,往后在家里只提恩公吧,别提太子了。”

胡嫂子紧张起来:“不……不能提吗?他救了我们是好事啊,这也不行?”

“不是不行!而是……”说起来此事并没有哪里不好,便是传出去对太子也只有美名,可胡长生想得更多些。

一来他们并不确定那人就是太子,不过是鉴于目前已知信息的猜测。倘若不是,这话传出去,旁人只会以为他们攀扯太子。二来就算真是太子,他们一介平民百姓,恐会因此引来过多关注与目光,福祸难辨。

胡长生正思考着怎么跟母亲解释,胡老三已经拍板:“咱们听长生的就是。不说了,往后都不说了。只说是恩公。”

胡长生莞尔。

胡嫂子又问:“你们还没说呢,现在也不是假期啊,你们怎么回来了?”

胡长生与胡长康对视一眼,“是有件事想同爹娘商量。听说景山学院快要开了,先生得到消息,到时候会公开考核择选学生,我跟长康打算去试试。”

景山学院如其名,位于景山。去岁开始修建,朝廷督办,乃为官学。

胡嫂子犹豫起来:“这……这行吗?不是说招收的都是八旗子弟?咱们这样的身份,进去了会不会被人欺负?”

胡长生失笑:“先生说会分东院与西院。东院招收八旗子弟,西院不限身份地位,只需身家清白,能过入学考核便可。东院与西院分立,不在一处上学,娘不用担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