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太子(511)

作者:时槐序 阅读记录

更重要的是,现今大清与外洋贸易往来频繁,他还指望着割洋人韭菜呢。历经数年好不容易取得了现今的经济地位,让大清发展成国际经济中心的雏形,如何能半途而废?

全民排洋,是想回归到闭关锁国吗?

不,绝不可能!

胤礽看向胤禛:“从今天的情形来看,还算不错。”

胤禛心里神会:“我会让他们继续推进,也会注意把握好度。”

“你办事我放心。”

胤礽眯眼,这弟弟果然好用!

胤祉:……我呢?合着我是来凑数的吗?

如今日这般的议论并不只发生在锦和茶楼,更不只发生在苏州。它以狂风之势席卷全国。

浙东某镇子上。

一位老人怔怔站在酒楼门口,酒楼内正议论着朱和潍与洋人之事。他没有进去,只在外头听了片刻。如今朱和潍的身份曝光,他所行之事众所周知。有关此事的议论从苏州传遍江南,甚至已经传往全国各地。

人人骂他不仁不义,又说其与明廷过往君王的差别,更是提到太子当日言论,以及其话语中对明廷透出的敬意。

老人眸光闪动了一下,又归于平静。

一个七八岁的童子拿着酒葫芦从楼内走出来:“爷爷,酒打好了。”

老人缓缓回神,牵上他的手:“那就走吧。”

路上,童子很是好奇:“爷爷,我听酒楼里的人都在骂那个朱和潍,他真的做了那么坏的事情吗?”

老人一顿,脚步停下,弯下腰与他平视,神色温柔却又严肃:“是。所以槐儿一定不能学他。”

童子点头:“爷爷,您放心,我必不学他。”

“爷爷跟你说过,人活在世要无愧于心。有些事可做,有些事不可做。便是有所求有所欲,可行谋略可用手段,却不能丢掉原则与底线。就算诱惑再大,也不行。槐儿要记住了,记一辈子。不管日后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忘。”

“好。我听爷爷的,记一辈子。”

老人嘴角上扬,轻轻勾起一抹笑容,拍了拍童子的头:“槐儿真乖。走,我们去东街的酱肉铺买你最喜欢的酱肉。”

“真的吗?可是娘说我前两日刚吃了,不许我吃。家里银钱也不够我这般挥霍。我还得读书呢。”

“没事,你娘若是问起来,就说是爷爷嘴馋买的。爷爷身上带了银钱。爷爷会教书,你爹爹也会,咱们家吃得起。”

最重要的是,如今赚钱比以前容易,猪肉卖的也比以前便宜。

老人看着路上行人的笑容,两边生意红火的店铺,神色怔忪,心下叹息。

不管怎么说,他不得不承认,这一代的帝王与太子将国家治理的不错,现在百姓的日子比前朝末年要好太多。

老人低头看了眼童子,大手牵着小手,不自觉握紧了两分。

他已垂垂老矣,有了儿子,有了孙子,生活平淡却幸福。

如此,足矣。

第125章

处理完江南各项事宜,御驾启銮,胤礽成功将惠更斯莱布尼茨牛顿全部拐上船,回京之时已临近年关。

因之前便传信说明了情况,京中一应事宜早有准备,三位巨佬的住处并工作室都安排的妥妥当当。陵光亲自守在码头将人接了过去。

胤礽与康熙则是第一时间入宫,直奔慈宁宫看望太皇太后。听闻太皇太后这个冬日病了两场,虽都熬了过来,毕竟年事已高,眼瞧着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二人都很担心,也生出几分歉疚。长辈老迈体弱,他们还远离在外,实属不该。

太皇太后却很看得开,笑嘻嘻询问他们南巡趣事,不免提到朱和潍,眼瞅着胤礽说:“听说你挨打了?”

胤礽面色羞赧,轻轻扯了扯太皇太后:“乌库妈妈,还有这么多奴才在呢。”

一副求饶请别提的模样,羞不羞耻呢。他也是要面子的。

太皇太后一哼:“你以为这事瞒得住?我在京里都听闻了,外头早传遍了。你胆子可是真大,朱和潍何等人物,这么大的事也敢瞒着不报于你汗阿玛,自作主张,以身犯险。我看你不只该打,还该狠狠地打!”

胤礽忙跪下讨饶。

眼见太皇太后是动了真怒,康熙赶紧出面调停:“玛嬷,保成虽有错,朕也罚过了,就像您说的狠狠打了他一顿,他知错了,这回便算了吧。”

太皇太后瞪了胤礽一眼,到底没再罚一顿,想到他从小到大长至如此还是头一回挨这么重的打,忍不住问道:“疼吗?”

胤礽点头,哀怨地看了康熙一眼:“我在床上养了好几天,躺都躺不了,睡不下,碰不得,可难受了。”

太皇太后蹙眉,睨了眼康熙:“怎么出手也不知道点分寸,没个轻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