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错花轿嫁对郎同人)嫁缘之如果玉湖冰雁没有上错花轿(85)

作者:江葭 阅读记录

“不过什么?”

“今年七夕与立秋是同一日,百年难遇,而长安往东不远有座灵山,山体秀貌,山中有座静禅寺,据闻也是很灵的寺庙,若能去拜拜佛祖菩萨,也许会更灵呢?只是……”

昌平公主急得都要跺脚了:“沙军师你有什么话就一气说了吧,别卖关子了。”

“呵呵,公主是个爽快人,沙某便直言不讳了,静禅寺是个平民寺庙,拜佛求姻缘,最讲究心诚,心诚则灵验。若公主全副仪仗,大驾光临去许愿,恐怕满殿神佛也会吓得失灵,沙某建议公主还是不要惊扰神佛为好。”

昌平公主似有所思,沙绍见状便道:“公主,沙某还有要事,就先告辞了。”

作者有话要说:坑儿子的军师来了,沙绍为了傻儿子的终身大事也是操碎了心,哈哈~

第57章 玉·静禅寺

出了城门往东行,李玉湖原想与袁不屈各骑一马,但袁不屈不同意,怕她晒,怕她热,便叫李成备了马车,他做车夫,让娇妻李玉湖坐在车中。

二人一路悠哉游哉,慢慢地向东前行。

按照沙绍的计策,昌平公主将在七夕立秋日抵达灵山静禅寺,沙平威也会在沙绍的示意下,前来寺中找袁大哥,悄悄告知他举办婚礼的吉日选错了。

按照计划,会有三个“小贼”在半道上拦住昌平公主的去路,而紫衣小将沙平威会英雄救美。

所有人都是沙绍手中的棋子,袁不屈也十分乐意做这样一颗棋子。既能保全了自己与玉湖,又给失落已久的平威找个好亲事,有何不可?况且,他听闻昌平公主的为人脾性,直觉她与平威,还是很相配的。

七月初七,立秋日。

灵山附近游人如织,静禅寺里香火颇旺。

烧香拜佛,当然要越早越好。昌平公主一身“平民”装扮,紧赶慢赶,骑马来到灵山脚时,已是巳时正。

大唐公主素擅骑射,她这位天之骄女,也不例外。

可是看看身边真真正正的平民,昌平公主发觉自己以为很普通的衣裳还是很华贵。原本她想女扮男装的,这样出行方便。可是又怕求姻缘时,被菩萨误会,只好穿了女装。

去往静禅寺,需要一直往上爬半个时辰的阶梯,马儿不便前行,昌平公主便将马绑在了山脚的商家处。

求神拜佛,总要一步一步,亲自登上,才能算诚心诚意。昌平公主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她虽然身份尊贵,但是并不娇气。

路途中遇到许多善男信女,昌平公主越发相信这个地方是很灵验的。

却说李玉湖与袁不屈,早已在寺内。

静禅寺之所以闻名,不光是因为有求必应,还缘于寺内的多种名花。一年四季,春兰冬梅,花儿竞相开放,从不曾断过。

今年的秋天虽立得较早,但气温依然居高不减,寺内前庭一入门,就是一方荷莲水池,此时荷花莲花亦没有凋谢,莲蓬正长成,鲤鱼穿戏其间,惹来游人喝彩。沿着九曲孔桥穿过水池再往里走,便是天王殿前方的一处平台,摆放着数盆寺里培育的早早开放的菊花,后山更是栽种了一片梅树,冬日下雪之时,红梅白雪,美不胜收。

“子韧,这儿可真美。”李玉湖说道。

“是啊,这儿除却礼佛,春游、秋游、赏梅也是很适宜的。”

袁不屈陪同李玉湖游了几处,又拜了几处。李玉湖便要前去观音殿。

静禅寺的观音殿以送子闻名,尤其以女眷去求更灵验。李玉湖那晚虽然说了气话,但究竟是个小女人。

袁不屈倒是不以为意地说:“来这儿散心是首要目的,求子什么的,其实你知道的,我并不在乎这些。”

李玉湖是越不让她做的,她越想去做,便说:“来都来了,我去观音殿拜拜又何妨,你先四处走走也可,我们在寺门口会面。”

这句话即使李玉湖不说,袁不屈也会说出来的。

估算了一下时辰,袁不屈觉得公主与平威也该在爬山的半道上了。

便快步向山下走去。

果然,沙平威的脚步要快一些,在离寺不远处,袁不屈看到了沙平威。

“平威,你怎么在这儿?”袁不屈惊讶地问。

沙平威因急着来报信,几乎是一口气爬上来的,见到大哥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尽管有山风,奈何太阳很大,沙平威还是满头大汗。

“大哥……可算遇到你了。”沙平威气喘吁吁,“怎么只有你一人,嫂子呢?”

“在寺里,我四处走走,待会儿去寺门口与她会面。你一个人来的?”

“是啊,我爹说他算错了结婚的好日子,让我一大早便快马加鞭来静禅寺找你们,告诉你这件事。”沙平威用紫衫袖子擦着脸上的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