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番外(286)

皇子们被入封哪一旗,等到了一定年龄,会按时段得到所在旗的佐领作为门下。

年家依照规矩将会归到四哥管辖之下。

当然了,这种属于规矩上的配给。门下是不是服从主上,主上用不用门下又是另一回事了。

胤禟搜索记忆,四哥与年家似乎没有多少往来。

现在所处的岳州城虽在湖南,但距离湖北巡抚年遐龄所在的武昌府很近。而且此行目标要经过云南,也许可以见一见在云南的年希尧?

具体怎么安排还要问一问四哥。

胤禟觉着自己真是贴心弟弟,把这些事官场上的弯弯绕绕都替四哥着想了。但走到客栈又迟疑一步,那个给赵老爷子画遗像的事究竟要不要提?

他真的要弄假成真,把小四嫂、妹妹当做货真价实的道士吗?给主动介绍这样一份工作?

胤禟:四哥究竟是会夸他呢?还是会拿鸡毛掸子抽他呢?

第九十三章

夏日午后, 窗外蝉鸣。

武拂衣耐心听着胤禟表明来意。没立刻给出回应,沉默了半晌。

此时,树上的蝉群倒是“知了!知了!”叫个不停。

胤禟有些忐忑, 四哥不说话是几个意思?

等待时刻, 他有些心烦地瞥了眼窗外。

这些蝉一个劲地瞎叫,它们能知了什么事?难不成能知了四哥的答案?

武拂衣不是故意晾着胤禟,不说话是被他介绍的那份工作内容给惊奇到了。

老九真敢说,让胤禛与温宪给人去画遗像。

哪怕他不知武氏的皮囊下住着谁, 但敢开口提议小嫂子与妹妹做这工作, 足以证明老九是个离经叛道的。

“九弟的好意,我心领了。”

武拂衣先回答了有关接触年家人的提醒。

“年家所在佐领, 前些年就归我名下管理。即便如此, 也是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四阿哥被封郡王后, 年家不曾有主动表示,已经表明了一定的态度。

年遐龄在康熙三十一年就出任湖北巡抚, 一方大员一做就是十几年。此人性格谨慎,不轻易与皇子结交。

年羹尧又是青年得志,外人对其桀骜脾性亦是素有耳闻。

他对康熙是会表现得忠诚, 但对皇子们就不会搞主动示好了。

年家不来问好,武拂衣也没想过要特意去交好。

一来是交好外臣引得康熙反感;二来年羹尧的本领,不够让她感兴趣。

不是否定对方的本事,而是能文善武,胤祥与胤祯结合一下也能做到。

再有一些不好说的真心话。要是真得打仗, 她亲自上阵可能结束战事更快些。

将来的战争趋势更是从冷兵器往热武器发展。

年羹尧正儿八经科举出生,擅作文章又不是擅长发明枪炮。

以其桀骜的性格,能够极快地接受新事物吗?还是与他擅长的正经科举所相对的奇巧淫技。

那还不如把胤祯那小子扔出去挣点军功。

十四有了功劳在身, 等某天他为了争做大清第一狗血·灵异·爱情作家所犯的一堆蠢事暴露了,不至于被康熙罚得穷到后半辈子全靠哥哥接济。

倒是年希尧,年家的长子有点意思。

这人笔帖式出身。

八旗子弟若不参加科举,是能通过做这种正七品文官进入官场。主要做翻译文书、掌管薄籍之类的事。

有趣就在于年希尧在京城做笔帖式时,常与梅文鼎一起研究数学。

他给出了计划,想要编写着手《测算刀圭》、《面体比例便览》、《对数广运》等几方面的数学论著。

同时,也收集整理着医药良方。

对音律也很有一套,是广陵琴派的传人之一。

前年,理学院开学之前,年希尧补授云南景东府同知,是从七品官变成了有差事的五品。

事后,梅文鼎似玩笑般讲过,年希尧甚至动了心思放着五品官不去做,渴望在京城理学院再读几年书。

这想法到底没有付诸实践。

年希尧性情不似弟弟般桀骜,很多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官,他不能叛逆着来。

现实一些思考,再读两年书,到时候有没有实差能做都是未知之数。

武拂衣计划着,此次南行云南要是有空闲不妨顺路会一会年希尧,如果没空也就罢了。

此乃后话。

眼下绕回了给赵家老爷子画遗像的问题上。

“不必通过赵老爷去交好年遐龄。”

武拂衣明确告之胤禟,“此行主要为了观察市井民生,而非结交官员。”

若是为了暗中考核官员的本领,也不一定要面对面,瞧一瞧他治下的民生就行。

不论奏折上写得再花团锦簇,真本事还是要落在实处。

举一个小例子,县官是否重视农事,当地的挑粪工身上看出一二。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