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番外(438)

“我对此次考察更有信心了,非常荣幸能认识感知力过人的队友。还没自我介绍,艾臻,百福至臻的臻。”

“武黎,黎明的黎。”

武拂衣报出这辈子的姓名。

如今人们相熟之后也不一定称呼姓名。

字与号,虽然不常用,不在法律文件中生效,但也是日常亲近称呼的一种。

「拂衣」作字也不错,她就没有再去改动身份证件。

两人互换了姓名,没再多谈荔枝,而是围绕这次考察项目讲了起来。

一对恶虎石雕在十天前被发现,地点位于云贵交接的山林。

虽然它们与故宫展出的老虎标本外形相仿,但最大差异在于体积不同。石雕仅有篮球大小,可以说是参考恶虎进行了等比例缩小。

捕鱼者在山林河底意外将其捞出,当地人称那条河叫净河。

由于河底除了石雕没有捞到其他相关物品,让人怀疑此处并非最初安置石雕的位置。

目前,石雕已经被运回京城第三研究所,将要经过矿物、微生物等等精密分析推测其来历。

具体检测报告要还要等一段时间门,已经知道的是一对石雕的背部分别刻了「四」与「鬼」两个字。

两个字代表什么含义?

与雍正帝、武氏死亡谜题有没有关系,这就是考察队要去探索的。

武拂衣在谈话间门确定之前猜得没错,临时加拍这个新研究方向的纪录片正是艾臻出钱追加了投资。

不久,考察队其他人陆陆续续都到了,谁也没看出刚刚发生过鼻血事件。

梁导主持了碰头会,为大家进行了相互介绍。

首批入山的成员不多,摄制组加上专业人士共十一人。

他带上阮助理,张、李两位摄像,卢灯光与邱场务。研究组方面有艾臻、武黎,以及京寰大学的汤玮民教授带两个学生柏墨与杜珊。

初步探查,计划用时三个月。如果真能幸运有所收获,发现雍正帝的衣冠冢或是葬身地相关线索,后续考古挖掘就是新的项目了。

相关考察手续已经在审批中,估计五月末全部办理妥当。

六月中旬正式出发,最迟九月中旬回京。

选择这个时间门段是充分利用了大学暑假假期,给了汤玮民与他的学生们方便。

这番安排没人有异议。

至于出行细节,比如交通、住宿、餐饮等等,阮助理与邱场务会做好安排。哪些统一配置,哪些凭个人意愿加购等等,都会在六月初给出清单明细。

接下来,主要就是拟定大致路线。

尽管计划可能赶不上变化,这不是有台本的综艺节目,但不能满山乱窜。

计划分两步走,先走访当地山民查询更多石雕线索,或沿着发现石雕的河道慢慢回溯至其上游。

前期准备立刻开展。

这一个月之内,研究组五人查阅当地文献资料,尽可能在出发前掌握了解更多信息。

『石雕之谜』工作群建好,有新想法随时联系。

最后,梁导表示为了让团队成员相互熟悉,聚餐活动也要搞一搞。

他翻了翻日历,今年端午节是半个月后的5月31日。正好,在网上联络半个月后,趁着端午出来搞一波活动,现实中交流后能更熟络。

*

*

时间门说慢也快,半个月一晃而过。

对于石雕发现地的相关文献记录,其中有一条引起人注意。

清朝末年,地方志记录了净河附近的一起疑似盗墓贼内斗暴毙事件。

说是1859年,有一队外乡人入山,疑似来自湘西,他们买下了一条船渡河。不料,一夜过后十二人惨死河上,看尸体是相互砍杀而亡。

当地人在船上行李内找出洛阳铲等物品,还有一些金银珠宝。由此怀疑死者是盗墓贼团体,因为分赃不均引发地内斗致死。

唯有一点诡异,十二人死亡时全部表情扭曲,像是承受了非一般的恐惧。

地方志记载的盗墓贼死亡地点在发现恶虎石雕的河流上游处。

理论上,石雕可能在盗墓贼内乱时落入水中,经过积年累月的泥沙流动被冲到了下游位置。

但,石雕对的技术检测没能提供进一步发现。或是在河底浸泡太久,其来处的痕迹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地方志记录的旧闻与恶虎石雕有没有关联?

汤玮民作为清朝民俗研究者,没有妄下论断。

这段时间门去第三研究所近距离观察了实物。他对石雕背部的「四」与「鬼」提出一些看法。

雍正排行在康熙朝排行第四,这个「四」或是与此相关。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鬼」,可能是雍正中晚年对于生死便捷的某种探索?

正因疑惑,更要实地考察。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