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近距离围观(38)

“其二,吾之身后事,棺木等物齐备。其他事皆可交由今次赴任的杨大人处理。”

“其三,上月中,吾已去信京都,七七之内应会来人。为父的后事,因你年幼,又是女儿家,所以无论是杨大人还是朝廷都会帮汝办理为父的后事,而这些后事交由官家处理,远比让你外祖家处理来的更好一些。也能让汝将来更好过一些。汝送灵回姑苏后,便与来人回京城居住,也可就近依附外祖舅家。姑苏以无近亲族人,人心险恶,不可与之接触。切记。切记” 。

黛玉听到此,从林如海手心中抬起脸,认真的点了点头。林如海看到后,又接着往下说:

“其四,汝父逝于任上,之前又有上捐的20万两白银。想来当今在吾父去后会给汝一定的恩封。有了恩封,为父也可放些心了”

“最后,为父是看不到吾儿长大成人了,为父只好在此时为汝取学名及字了。汝的学名‘林歆舒’,小字‘安乐’为父期盼我儿能够一生都平安顺畅”。

林如海勉强说完这段话,歇了好一会儿便又让黛玉将新任的巡盐御史杨大人请过来。 黛玉看到这样的林如海,跟本不忍心再说什么了。起身走到门外,让等在门外的林管家去请杨大人过来。

少时,杨大人便带着太医从前衙过来。黛玉本来应是避到内室去的。但因情况特殊,杨大人又年过五旬,林如海便没有让黛玉回避。

杨大人本来已经从太医那里知道了林如海不过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心中对林如海也是一片惋惜。今天一见林如海如此,心中更是。

林如海见杨大人与太医进来,本想起身。但却实在无力,只得对杨大人们歉意一笑。笑中带着无奈,带着自嘲。杨大人见此,忙是一番劝慰。

林如海见此,对杨大人摇了摇头,说道:“杨大人不用说了,林某的身体,林某早就知道了。不然也不会让朝廷尽快派杨大人来维扬,林某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林某在扬州城内还有一处私宅。想着一会儿便搬到哪里去。大人才刚到,总不好在这里咽气,林某这身子不争气,小女又年幼。这两天给大人带来诸多不便,还望大人莫怪林某无礼了。”

杨大人听此,连对林如海最后的一点芥蒂都没有了。虽然谁也不愿意住刚死过人的房子,但若这时就把重病在床,已无生机的前任赶回家,住在年久无人的旧宅子。那他以后还要不要名声了。当今天子派来的太医还在边上看着呢。

杨大人连忙表示,他并不忌讳这些,还请林如海安心养病,不要挪动。

林如海看着杨大人及太医,说道:“海,自幼攻读圣贤书,一心只求报效朝廷。经年得点探花,跨马游街,何等志得意满。只愿一身文武艺,皆卖与帝王家。后得以官位,一心一意,奉公于前。又因年岁渐长,子嗣无望,更是一心以公务为要。圣上圣明,委以御史之职,海更是日夜不敢懈怠。今日某西去,虽有报效之心,却再无报效之力。悲哉,哀哉!”

林如海用尽混身力气说完了这段话后,随即又陷入了昏迷中。

“父亲,父亲,爹爹,爹爹”,一直守在一旁的黛玉哭的不能自己,趴跪在林如海的床边胡乱的哭喊着。 黛玉明白,林如海最后的一段话,不过是说给别人听的。让其能够传出去好进一步为黛玉铺路罢了。黛玉整颗心都被林如海的一片慈父之心揉碎了。黛玉怨恨自己为什么当初顾忌这,顾忌那的。总是不肯用真心对待林如海。现在人去了,连最后的补偿机会都没有留给她。想到林如海临去前还在为自己担心,打算。黛玉更是心中悲痛。

本来就二天二夜不眠不休的守候,现在又加之悲伤过度,黛玉也在下一刻失去意识,陷入黑暗中。

旁边的杨大人和太医见此,连忙唤人将黛玉送回了房间。并且全全接手了林家的事务。

见到昏迷中的两父女,无论是杨大人还是见惯了生死的太医,在这一刻都不约而同的起了怜悯之心。而这份怜悯也体现在了发住京城的奏折上。也让在之后收到奏折的当今皇帝加重了对黛玉的封赏。

从昏迷中醒来,黛玉便一直守在林如海的床前。黛玉知道还有不到一天的时间,林如海就会离开这个人世间。黛玉希望能让林如海最后的时间里一直有人守着。就这样,黛玉坐在林如海的床边,时不时的喂上一口灵泉水。虽然大多数的泉水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但黛玉想着哪怕只有一丝流进身体里,是不是就可以延缓那一刻的到来。书上只说是九月初三,但却没有说是早上还是半夜,如果努力一下,是不是可以推迟呢?

外乡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