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285)

作者:司晨客 阅读记录

平哥儿闻言,便主动请缨,前往探察,不多时扶着一个年轻女子回来,只见这人满面泪痕,只穿着贴身红绫小袄,下头裙子亦是单薄,已是冻得面色乌青了。

晴雯见状,不觉动了恻隐之心,忙吩咐惠香从衣包中取出一件翡翠撒花洋缎大袄和一件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要她换上,又将手中那个镂空掐丝喜鹊绕梅的黄铜手炉塞到她手中。

那女子披上衣裳,又抱着手炉暖了一阵,这才缓了过来,向晴雯拜倒道:“小女子兰香绣坊惠娘,蒙姑娘大恩,日后必有所报。”

众人闻言,不免大惊失色。冯紫英之外室丽娘抢先反应过来,失声问道:“可是那位天赐妙手、专能仿慧纹的惠娘吗?”

惠娘见有人认得她,脸上羞惭之色一闪而没,矜持之心又起,只向着丽娘略略一点头,转头向晴雯求恳道:“惠娘遭小人暗算,个中种种不好细说。只求小姐再发慈悲之心,使人送我回城,他日必有重谢。”

在场之人听惠娘这般说,便知晴雯衣饰华贵,富丽堂皇,故而惠娘这等眼光,也将她认作高门之家出来赏雪的正头小姐了,这才只向晴雯一人求救。

丽娘心下忖度晴雯不过是个丫鬟,只怕兹事体大,不能自主,欲过来解围,才笑着说了一句:“你有所不知,这位是……”

就听见晴雯淡淡吩咐道:“这又算得了甚么大事。吴妈,你且扶着这位惠娘姑娘下山,寻两个稳妥的小厮送她回家。”

吴妈躬身称是,旋即扶着惠娘下山去了。春燕、惠香两人面色如常,并不十分诧异,只当这是一件寻常事。

丽娘惊疑不定,半晌才想到其中缘由,想来这位晴雯姑娘在贾府里竟是颇有体面,极有威信,一向发号施令惯了的,想到这里,又是羡慕,又是自怜自伤,心中酸酸涩涩,竟说不清是甚么滋味。

一行人只当路遇惠娘之事是个小插曲,虽心中有许多猜疑,但见晴雯等人不提,也不便多说,一路沿着那条青石路,直上到凉亭中来。

只见那是一座八角凉亭,立于山侧转角之处,故而远远看着,竟如展翅欲飞一般。

亭子里雕梁画栋,颇为雅致,许多王孙公子常到此游玩,皆是将此处作为终点。站在亭子中远眺群山,更添兴致。

冯紫英命人烧了炉火,亲自在此烹茶,顷刻间茶香四溢,倾了一杯,先奉于贾宝玉,笑着问道:“宝二爷且尝尝,这同你家的枫露茶相比,孰高孰低?”

众人正在谈笑间,却见远处飞奔过来一个人影。不过片刻的工夫,这人影又近了些,众人定睛细看时,只见正是贾宝玉奶妈之子,长随李贵。

贾宝玉心中一惊,知道若无要紧事,李贵断然不至于这般惊慌,正要问时,就听李贵气喘吁吁道:“回宝二爷,薛大爷在外头生事,被衙门抓了,太太请你即刻回去呢!”

第149章 狱祸

贾宝玉闻言, 大感头痛。

他也时常纳闷,薛家既养得出薛宝钗那样钟灵毓秀的女孩儿,如何薛蟠竟会这般不成器, 只将贾家子侄那些斗酒观花的纨绔习气学了个十成十, 但却未学到贾家人拿捏分寸、察言观色的本事。每每置气斗狠不事先打听别人底细, 惹下事来便求贾家摆平, 如此已非一日。

只是从前薛蟠这边出了事,自有贾琏等人出手,再不济王子腾和贾政亦会从旁相帮, 故而才可保得无虞, 如今王子腾和贾政等人皆不在京中。王夫人因想着贾宝玉年纪渐大,已是得用了, 这才急急命人唤他回去。

当下贾宝玉无可奈何, 只得提前向冯紫英请辞,冯紫英待问明缘由,不免叹息道:“这个老薛, 还是这般不晓事。先前和我混在一道也是如此, 我为他打了仇太尉的儿子,惹得父亲一顿痛骂。如今却不知道是何事。”

宝玉笑道:“薛大哥一向如此。他是我家亲戚,论理我自是不便多说,只是冷眼瞧着, 薛家姨妈未免溺爱太过了些。”

冯紫英道:“我等因他是贵府亲戚, 亦是不好多说的。只叹古来慈母多败儿, 竟不可不慎的。”一面说, 一面亲自将宝玉一行人送下山去。

临别之时, 冯紫英叹道:“可惜今日未能尽兴。我原拟与你请教那篇《节妇吟》,近日京师之中, 多有文人学子论及此文的,无不称奇。如今自是贵亲之事要紧,只得留待下次了。”

贾宝玉这些日在怡红院中闭关苦读,竟不知道自己那篇《节妇吟》已流传出去,引来士子热议。欲要细问冯紫英,但薛蟠之事自是最要紧的,竟不好问,只得略点一点头,做礼辞别了冯紫英,急急带着晴雯等人回了荣国府。

一时晴雯回到贾母院中,正欲复命,便见贾母院子外头黑压压站了一屋子的人,一个个屏神静气,鸦雀无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