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294)

作者:司晨客 阅读记录

众弟子中有那身居要职者,又有那誉满士林之人,见恩师之女竟受这等屈辱,亦觉面上无光。因了这个缘故,他们虽不好直斥王孙之非,却借着贾宝玉那首《节妇吟》,将王孙的荒、淫无道骂了个狗血淋头。

宝玉的《节妇吟》哀而不伤,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在这等文坛名宿眼中本有四五分的功力,但在这些人的有意吹捧之下,竟到了八、九分。一时之间,京城纸贵,文人雅士见面都以谈论《节妇吟》为高雅之事。

终有谏官直臣按捺不住。有人一道奏章上达天听,只说义忠亲王千岁之遗孤不堪教化,肆意妄为;又有人表奏说龙子凤孙必然是贤德爱民,说街面上这个招摇撞骗的必定是假的,恳请朝廷查明王孙身份。

这般一来二去,贾宝玉的那首《节妇吟》终得到了今上面前。今上自幼蒙名师教授,文武双全,又怎会不明白贾家借古讽今之意?便借着太上皇老人家思念义忠亲王千岁遗孤,宣了王孙进宫。太上皇老人家起初老泪纵横,只感慨苍天有眼,但待到略盘问几句,便见这位王孙处处破绽,不觉大怒,命押入大牢拷打逼供。

“阿弥陀佛!竟有这样的事!我说那王孙怎地这几日不出来了。”有人欢天喜地道,“先前在京中一味折腾,看着便不像,却处处滋扰生事,如今总算是熬到头了。”

“正是呢。咱们这些人家,都是吃过那假王孙的苦头的。只虑着朝廷尚未开口,咱们也不好说甚么。幸而皇上和太上皇老人家英明,未能被那人蒙骗了去。”

“既是如此,那景田侯家里,只怕也是要受牵连了。”众贵妇虽久居深闺,却不是那糊涂不问外事的。此时既听得假王孙被揭穿,早猜到了景田侯裘家的处境。

锦乡伯夫人笑而不语,众夫人四下张望,见席间并无景田侯裘家之人,不觉赞叹锦乡伯夫人消息灵通。

锦乡伯夫人却道:“说来说去,只因贾家老太君爱孙的一首诗,方才能正本清源。老太君实在是福泽深厚之人。”

众人忙齐齐称是,共贺一杯。便是宝钗、探春,听闻这等变故,却也呆住了。探春暗想:“难道家中几个男子除却宝二哥哥外,都是酒囊饭袋不成?这般大的消息,能令我贾府所受屈辱一扫而光,竟是外人在席间告知的。天底下岂有这般荒唐之事!”

贾母心中也是颇为喜悦。当初她特意交待宝玉将《节妇吟》寄给李家,虽是存了要天下读书人为她家讨公道的心思,却未曾料到竟这般顺当,既不曾得罪从前旧交便将假王孙一举歼除,一雪贾家前耻,又可传扬贾宝玉的文章才华,真真是两全其美。

晴雯在边上服侍贾母,听说假王孙被朝廷拿住了,心中亦觉快慰,只觉得苍天有眼,贾宝玉本事非凡。

正在这时,忽然听得边上又有一人笑着说道:“贾家二爷固然是才华横溢,未来不可限量,但是韩家令郎本领也是非比寻常,如今去了假王孙,又来了真王孙。只消令郎将真王孙献与圣前,只怕太上皇老人家和皇上一个高兴,不定赏赐下甚么呢。”

众人急回头看时,却见此人坐在末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却很是面生,都打听她来历。

那女子方笑着说道:“小妇人金陵邱家妇,初来乍到,怪道各位贵人不认识小妇人。”

晴雯在席间看得真真切切,却见是昔年贾宝玉去南京赴考之时,路上偶遇过的邱家,心中却有几分诧异,暗想:“从前也曾见过这邱家奶奶几面,只记得这人最不喜抛头露面。如今竟肯奉陪末席,暗中与锦乡伯夫人唱和。真真是人不可貌相。”

锦乡伯夫人亦笑着向众人解释道:“这是我娘家的表侄儿,原本在南边做官,前几日才到京城,借住在我家里,吏部还未去过呢。”

众人见邱氏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之妻,心中不十分在意,但既知道邱氏借住锦乡伯家里,她所言必有根据。忙笑着问锦乡伯夫人道:“既是贵亲,言语里自是真的不能再真了。想来令公子竟果真寻到那位真王孙了?”

又有人起哄道:“既是如此,索性引我等去拜见贵人,也好长长见识。”

锦乡伯夫人甚是得意,微微笑道:“不过是奇儿整日在外头胡闹,不知道怎地竟遇上了罢了。如今贵人身份未定,自是不好称呼的,故而不好引诸位相见。”

众人刚听锦乡伯夫人说假王孙被识破,自是对王孙之事满心好奇,便只管不依,纷纷起哄说要锦乡伯夫人多说说那王孙之事,锦乡伯夫人推辞再三,方无奈说道:“义忠亲王千岁当年的性情,只怕各位也略晓得一二。据大明宫戴公公亲口说,当年承恩的女子是淮扬一带名厨家的小姐。故而韩奇也只在名厨之家留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前些日子去淮扬走了一趟,竟在扬州城的酒楼里凑巧寻到了那人。你们说说看,这岂不是太上皇老人家的福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