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义姐不好当+番外(85)

作者:巫朝尘 阅读记录

她一面说着,回想亲戚家的女孩儿,她见过的有一个宝钗妹妹,容貌品行学识行事都实在没得挑了,薛家也有意,可蟠兄弟杀过人,终是一桩隐患。听得史家还有一位湘云妹妹,可惜她回来的日子浅,还没见过。

贾宝玉抬头,眼睛一亮,只是不敢说。

贾元春见了道:“你只管说,这话再没第三个人知道。”

给自己鼓了半日的劲儿,贾宝玉小声说:“林妹妹。”

“谁?”贾元春忙问。

“是……是林家的黛玉妹妹。”贾宝玉说得清楚了些。

怎么是她!贾元春心中叹惋。

有可卿侄女的例子,贾家实在不比薛家好多少,宝钗妹子宝玉还能配得上,可若想娶黛玉妹妹,宝玉现在这样,只能说是痴心妄想了。

贾元春狠下心,要让贾宝玉认清现实。

她道:“宝玉,我问你,林家二妹妹是什么身份?”

贾宝玉张口要说。

他明白了贾元春的意思,嘴唇慢慢合上,又抿得紧紧的。

“林家二妹妹是正三品户部侍郎的嫡女,又是承恩公的义女,还是宫内亲封的县君,比我的品级还高,她们姊妹才给国朝立下大功,林姑父未到五十,将来入阁有望。”贾元春看着贾宝玉的眼睛说,“你是国公之孙,可咱们父亲只是从五品员外郎。你无功无职,连一个秀才的出身都无,拿什么去般配人家?”

再一咬牙,贾元春索性说:“宝玉,还有咱们两家现今是如何,我不信你一点儿都不懂。你如今这个样子,家里怎么拼着得罪王家,给你说求娶林家二妹妹去?你三五年内进不了学,我看还是做梦快些。当日大哥十四岁进学,大嫂子也只是正四品国子监祭酒之女,多少人家想要求娶而不得呢。”

贾宝玉一张脸变得煞白。

看贾宝玉跌跌撞撞的出去了,贾元春不知他经了这一番话,是否能开始认真用功读书。

其实宝玉便是和大哥一样,两年后就能中秀才,只怕他也娶不到黛玉妹妹。

但最起码他进益些,能让薛家和自家下定决心。宝钗妹妹还比宝玉大两岁,已经十四了,家里别耽误了她才好。

*

饶是贾珍贾琏贪了三四万东西,递到贾母面前的单子,也写着从赖家抄出来数个房契地契铺面,二三万的金银,还有家具绸缎首饰等。

看完抄出来的单子,贾母说:“这些个东西,两府里一家一半,归到库里去罢。赖家几个人,找个机会悄没声结果了。他家的下人不好的发卖了,好的先放到庄子上去。”

王熙凤便把选出来的人拿给贾母看,说:“咱们家和东府上的人,大半都和赖家有亲。少数没有的,差不多都是糊涂人。因此数来数去,只有我和大嫂子两个的陪房与赖家没什么关系。还有几房好的,都在上头。”

贾母没接那张单子,令王熙凤把取中的几家说来。

听完,她道:“就让林之孝两口子上去罢。他两个一向妥帖,也不似别人张扬。他们也在咱家办老了事了,家里各项事都熟。”

王熙凤心中暗喜,林之孝两口子虽不是她的陪房,却早拜在她这里认她做干娘,算是她的半个心腹了。

她不放心,问:“老太太,这事用不用和太太们商议?”

贾母说:“我已经定了,不必和别人商量。你照着办就是了。还有,看谁家替赖家求情,为赖家的事碎嘴的,全报给我,打了板子撵出去!家里近些年费用大,少几个人,还能省些家用。余下空的缺儿,就你看着办罢。”

王熙凤领命出去,知道贾母这是在给她放权,也是要让她和王夫人姑侄起嫌隙。

但她早就想好了,也和二爷说明白了,他们现在帮二老爷管家,可终究还是大老爷那边的人。

姑妈将来最信的还是宝玉媳妇,既然姨妈有意把宝钗妹妹嫁给宝玉,姑妈又没明确说没这个意思,她就得先防备起来。

林之孝两口子心惊胆战的成了荣国府大管家,宁国公府里,贾珍也挑了人补上赖家的缺儿。

谁知林之孝走马上任的头一日,门上就接到了林家的帖子。

那门子不敢送进去,先拿给林之孝看。林之孝捧在手里,也如拿着烫手的山芋一般。

作者有话说:

来啦~

又是一更半。今晚还有。还欠一更,慢慢补吧^_^

说明一下,现在林棠十四岁,黛玉十一岁,两个人都是好姑娘,在十二三岁订婚十五六七成亲很正常的大环境下,肯定会有别家说亲或自家关于婚姻方面的剧情,也会有适龄男子心动,不用担心感情线。

黛玉至少二十才结婚,林棠更晚(剧透)。

拆宝黛。

第53章 松懈

宁荣两府的大管家换了人, 亲近之家不久便都知道了。

现下林家与贾家只是面子上客气,过得去罢了,但两家关系特殊,贾家是林黛玉的亲外祖家, 林棠便命人时刻盯着两府的动静。

因此赖家一被抄, 林棠便知道了消息。

打听出赖家所有奴仆都被贾家抄走时,林棠正和林黛玉在谢家。

她派人给林如海送口信, 说:“当年我还在赖家做丫头, 赖大母亲身边有一个王婶子, 还有一个叫彩兰的丫头, 对我还算照顾。现下她们当是都被抄到了贾家, 不知是死是卖。我有心把她们买回来,在咱们家里也好,送到庄子上去也好, 总归会过得比在贾家好些, 也算全了当日的恩, 父亲觉得是否合适?”

林如海送口信回来:“两家只是淡了, 并非要成仇, 你想要几个赖家的奴才, 不算什么,就如寻常交际一般,先递帖子过去罢。”

林棠又问过梁月安之意,方写了帖子,交给人送到荣国公府,只派人等着消息, 并不时时过问。

她现在有更要紧的事要办。

白院使找上谢家门来了。

牛痘之法公布了将近半个月, 京中几乎已是无人不知。

种牛痘比以往种痘所需花费少、时间少、风险低, 但因是才出来的法子,世人又都认为动物比人低贱肮脏,这牛身上的疱疹,种到人的身上,焉知不会有什么脏病也传给了人?

所以太医院虽在京城四个方向都开设了痘苗接种处,也接受各家预约上门接种,但到现场和预约的人家尚还有限,或者说,几乎是寥寥无几。

林棠发现她把推广牛痘疫苗的事想得太过简单。

即便是在观念开放了百倍不止的现代,还尚有许多人接受不了新鲜事物。在民智未开,民间识字率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二十,中·央对基·层掌控力大不如几百年后的这个时代,以为新出的牛痘苗会立刻让所有人接受,实在是有些想当然了。

何况这还不是免费的。

富贵之家在等着更多的人种过牛痘无恙后,再让自家孩子去试,而现在京中并无天花之疫,平民百姓之家也都在观望。贫苦人家更是连便宜了许多的种痘钱都拿不出来。

朝廷不给拨款,太医院也不能自掏腰包垫钱给人种痘。

等了十几日,纸面上实在是不好看,白院使便带了记录求上林棠:“郡君您看,咱们是不是该去各家问一问,为甚都不愿意来种牛痘?朝廷封赏厚重,可这来种痘的人太少,咱们实在是愧对天恩呐。”

去挨家挨户统计让儿童接种牛痘苗的意愿,和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接种牛痘苗,既费时间间费人力,又没什么意义。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宫内适龄的公主皇子们全种上牛痘,再把这消息传出去,让皇亲国戚、高门大户之家优先种痘,平民百姓之家想给孩子种牛痘的自然会蜂拥挤过来。

这时候太医院放出风声,说牛痘苗数量有限,抢不着的人家只能给孩子种人痘,只怕太医院连带全京城的民间大夫都会忙不过来。

人便是如此,得到的越轻易,越会不以为然。而什么东西一但“限量”“紧俏”,自家抢不着,就似吃了亏似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