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103)

大明究竟富不富裕,在场众人心里自有一杆秤。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那些欧洲船队的所作所为就是为掠夺而来,只有打不过时才会勉强臣服。

如果把大明下西洋与其对比,从行事作风到出洋目的都有本质区别。

姚广孝说:“贫僧近日略得元朝旧事,彼时「也里可温」教士进入中原散居多地,此教以十字为标示,却非首次出现于中原。上溯中晚唐,唐武宗灭佛且禁西来教派,景教等一并被禁止。元朝的也里可温,实则就是唐朝景教。”

这说明西方早就有人抵达中原腹地。即便被禁止过,但也没有完全停止再来的脚步。

来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至少是一群人。这才能让欧洲人选择性相信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

反过来,中国有谁去了西方吗?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非大明要主动开战,而观欧洲船队行事作风,这战早晚都要打,而且不会只打一次。

朱元璋问:“道衍师父是否听闻哪派修士去过西方?朕只问唐有玄奘西行,但他去的是天竺,却非欧洲。”

现在有一张大致世界地图放在面前,天竺与欧洲的地理位置区别可太大了。

姚广孝答:“有一人,拉班·扫马出生在元大都,他信奉景教。时至南宋末年,元朝开年,他向西而去抵达欧洲,且留下了一本见闻录。遗憾的是贫僧尚未寻得那本见闻录。

至于元朝不足百年之间是否有人再去西方,贫僧以为应是有的。当时,也里可温教在中原四散传播,有人西行一探究竟也属正常,但未必能留下文字记录。”

朱元璋微微颔首,“此事稍后详谈。”

又满意地瞧了一眼朱棣,老四任用的这个僧人用得不错。

说秋来,这人还是自己选给老四的。

十一年前,马皇后病逝之际,他选了一些僧人陪儿子们诵经祈福。

姚广孝后来随着老四去了北平,在庆寿寺做主持。

如今再看,此人之才不限于青灯古佛。不愧能被老四举荐,让他有了今天被选入上书房商讨秘密的机会。

具体商讨内容暂且等等再说。

水镜观影的单集总暂停时长有限,现在要继续往下看。

朱元璋再叫播放,水镜又传出咕咕的声音。

【话说回来,十六世纪葡萄牙最先抵达了大明。其后,荷兰与西班牙纷沓而至。在这个过程中,美洲作物就从欧洲传入了大明。

目前,学术界对于几大作物传入的时间与途径各有看法。

有走海从广州或福建入境说,有走陆路从印度或东南亚传入说,有多点传入说。

视频最后附上一些参考资料,大家感兴趣的就自行搜索。

这里就说个大概情况。

溯源美洲作物入境,尽管对具体时间与传入方式上有分歧,但绝多数人认同十六世纪末,玉米、土豆、番薯已经出现在中国土地上了。

换句话说,十

七世纪小冰河期最严重的冷期到来前,新型高产物种已经来了。

那么就有新问题,明朝末年灾荒连连,有没有用到这些新作物呢?如果有,救没救活人命。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

此处,我抛砖引玉先问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大家知道小麦什么时候成为中国主食的吗?】

作者有话说:

今天有二更,估计晚八点左右

——

对美洲作物传入时间与途径辨析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考《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郑南。其中将多条路线都写得挺清楚了。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二更)

◎。◎

听闻说起小麦成为主食的时间, 嬴政的关注度更提升几分。

本集视频的第一个惊喜是令他初见全球地图。

这图说实话有点糙,但他完全不在意,是看到了广袤的远方与无限的可能性。

尽管知道穷兵黩武要不得, 而且国土不是越大越好, 大秦不可能把整个地球都打下来, 但保留爱看地图的小嗜好有何不可。

当看到地图上的汪洋大海, 想起消失一年多的那个人。

徐福拿了一笔寻找海外仙山的钱款走了。

已知这厮找不出结果,他回来后可别想用仙踪难觅就轻松交差。必是要人尽其用,来弥补朕永不可登仙山的遗憾。

嬴政就是在迁怒。不能责怪反而要感激水镜与咕咕砸碎了他的修仙梦, 但那股憋屈劲总得有个宣泄口。自是要找上给他画饼,把仙山美景吹得如假包换的徐福。

徐福回到咸阳之日,就要殚精竭虑开发方士们的新用途。若是不能搞出有价值的器物, 他就准备去北边修长城吧。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