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156)

倘若注定无法在某一盘棋局中成为获胜棋手,那就索性掀翻了那张棋盘,从头开始制定新棋。

朱元璋没有责怪老四的真性情流露,反而非常赞许地点了点头。历史上Judy会搞谋反,此世的老四必也有踢翻棋盘的魄力,很适合领导改革。

有子如此,将来自己是能死而瞑目的。不错,很不错!朱棣真是他的好儿子。

其余几位藩王见到朱元璋与朱棣父慈子孝这一幕,无不升起一种啼笑皆非感。

咋说呢?父皇居然会真心欣赏老四骨子里爱搞造反的精神。果然俗话没有错,真是活得久了,什么怪事都能看到。

作者有话说:

本章中文打字机资料参考《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美】墨磊宁·著,这本书里有个形态打字机的具体构造与发展进程,感兴趣可看看~

第70章 第七十章

◎。◎

水镜:【话说回来, 二十世纪真就没有发明出现一款形神兼备的中文打字机吗?

不。林语堂发明的“明快打字机”做到了。

比起早前出现的几种中文打字机,林语堂的发明首次做到了拥有一种如今看来理所当然的结构——键盘。

明快打字机拥有72个按键,长约45.7cm, 宽约35.6cm, 高约22.9cm, 比常见的西式打字机略大一点点。

图片1.jpg

由图可知按键上的符号不是英文字母, 而是形似汉字部首偏旁与数字。

72个按键被分为三部分:首钮、末钮、数字键。

想打出一个完整汉字,需先后按动此三种键。按键时触发机器内部的机械装置转动与移位组合,落于纸上则显出一个字。

从设计思想是将汉字拆分成不同部位, 通过组合后打出来。这点与此前的祁暄创造的拼合活字式打字机有相近之处。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林语堂打字机拥有了键盘结构,将汉字部件全都装入了机器内部。这让它与当时其他汉字打字机的外露轮///盘、滚轮或矩阵式字盘截然不同。

此举看起来仅仅是把汉字部件从外置转移为内置结构。

它却绝非轻松的转变。把庞杂的字符堆叠到机身内的狭小空间中,包含了极其复杂的机械原理。

有多不易?

以今天的技术, 想去复刻明快打字机也极度不易。

放一段内部结构模拟视频:1.flv

林语堂发明了一种类似星辰运行的结构轴体。】

在场观影者们不由瞪大眼睛,全部赞叹此机械结构太精妙了!

现场唯有朱元璋与朱棣对星体运行有一个极简的概念。

在《墓中星河》的视频里, 说了“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与大凶之兆无关。

当时, 朱元璋观看了太阳系简单运行动画,还被附赠一波虚拟陨石雨当头砸落的粉骨碎身式洗礼。

本来想兑换那一集让老四也体验一番后世人向流星雨许愿的恐怖浪漫。

后来还是作罢。必须珍惜反复观影的次数, 把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只让朱棣阅读了记录下来的知识要点。

眼下, 林语堂打字机的内部构造宛如天体运行, 如何能叫人不叹服。

水镜:

【机身内部设置了四十三个独立转轴。一根最高级别的恒星轴,六根滚筒套件似的行星轴, 以及每六根卫星轴通过圆形齿轮将围绕在一根行星轴旋转。

合上机盖, 仅从外部查看, 看不到键盘上有一个完整汉字。绝妙的机械结构, 将庞大的8532个字符浓缩入机身内, 可以组合打出当时所有汉字。①

明快打字机与西式打字机有着重要区别, 它不再是一个按键对应一个字母符号。

其本质超脱了西方人设计打字机的理念,是从以往简单的机械打字,进化为一种文字搜索输入过程。

——此举意味着机械书写的运作方式被彻底改变了。

今天,我们对此种搜索方式很熟悉。在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必不可少要使用到输入法。

现在拼写中文有多种输入法,双拼、全拼、五笔等等。

民国时期如何进行汉字检索,不必会只有一种声音,而是涌现出各种体系派别之争。明快打字机的键盘设计,体现出林语堂式的中文检字方式。

从此处,再联系我此前提出的假设。

假如二十世纪初,东西方实力均等,中国在制造打字机的道路上走向哪种方向?有可能是开辟一条与电子相连新赛道,直接冲击提前进入计算机时代。

有人会问这种弯道超车是否不现实?

从林语堂打字机创造性地发明出文字搜索输入模式,便知电子计算机假说并非完全不可实现。

对于转码与编码的研究,汉字存在有别于表音字母的独特需求。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