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74)

立新帝是必须进行吗?

答案很快就来了,必须立。

十月,也先率兵犯京,他有一位得力帮手——太监喜宁。

喜宁是朱祁镇原本偏宠的太监,是强取豪夺英国公张辅的田宅的主犯,造成佃户无辜被杀。

当时,朱祁镇对喜宁的杀人事件轻轻放下,让他花了点钱赎罪,继续带在了身边。

喜宁一起被抓到瓦剌,立刻就反了,投到也先帐下。

他本是大明皇帝身边的得势太监,看过不少边防讯息。这些都卖给了也先,比如可以去哪里抢掠金银财宝,比如哪里有暗道,比如哪里的地势如何。

紫荆关,正因喜宁泄密军事布局而攻破。

也先带着朱祁镇去叫门,也是得了喜宁的献计。

十月,也先向京师进发,一路不断用朱祁镇威胁守将开门。此时,新帝已立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

瓦剌军兵临大同,谎称送皇上回京,要郭登等守将开关迎接。

郭登上次就拒绝开城门,现在有新皇帝了,谁还会在意也先的威胁。

他说得很直白,祖宗保佑,大明现在有新皇帝了。直接就否定了朱祁镇的正统性。①

不可避免的,这些话也被作为人质的朱祁镇听了去。

那些坚守城门绝不投降的军官们,今日难料来日之事。

来日尚远。

也先的队伍跑来到了北京城外。

此时,于谦已经准备充足。率军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他与其他八人带这官兵各坚守一门。

他下达了军战连坐法。②

这一战,事关大明生死存亡。

因此,守护在京城之外的军人们只有赢或死,不存在第二种可能性。

与也先的正面对战,不是只靠蛮力往前冲。

大明失去了葬身土木堡的二十多万兵马,京城的守备力量本来仅剩十万不到,多余兵力从各地调集来的。

眼下必须要充分发挥各种大明军队的有利长处,比如利用神机营与火器,再施以诱敌深入、瞒天过海、十面埋伏等策略。

十月十一日,也先逼近北京。

十月十七日,也先就一路狂逃,逃出紫荆关,退回关外。

怎么回事?瓦剌看起来也不怎么能打。它与明军的交锋持续的时间不长就夹着尾巴逃走了。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土木堡之战,大明有朱祁镇这个比猪还不如的队友。

京城守卫战,大明却是有了神一般的参战者。

在于谦的指挥下,京师的上下一心、军民协力、舍生忘死地奋力杀敌。

那支曾经轻而易举击溃朱祁镇的瓦剌军,在此等大明军队面前不堪一击,很快被打得溃逃而去。

概括起来一句话,对于大明而言,朱祁镇就是多余的,从不存在才好。

也先逃回了关外,又再来突袭过几次,但都因明军的严密防守而落空。

对他来说,最关键的王牌是手握朱祁镇。大明却已经立新帝,太上皇没用了,自然也就无法再做筹码从大明讨到好处。

于是,朱祁镇被俘一年后被放回了大明。

此时,朱祁钰已经做了一年皇帝,太子是朱见深。

还政于太上皇,说来轻松,但掌握过权力谁愿意轻易放手。

朱祁钰没达到那种境界,他把朱祁镇送到南宫里圈禁。

后来有人说朱祁镇被幽禁南宫,日子过得很不好。

据传南宫的环境很差,房屋破败,树木都被砍光了,连避暑的树荫都没有。

大门被灌了铅水,吃的东西要通过小洞送进去。朱祁镇的皇后钱氏还要偷偷做女红,求人拿出去卖补贴家用。

这种说辞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

当时,孙太后活得好好的,以她奉先帝遗诏干政的底牌,能看儿子过成那样?

南宫,也叫洪庆宫,是朱棣给朱瞻基造的皇太孙宫,后来经过扩建成为皇帝的离宫之一。

正德年间,朱厚照带张鹤龄兄弟去南宫玩。

嘉靖年间万寿宫大火,严嵩还请朱厚熜暂时住到南宫去。朱厚熜因为明英宗在那里被关过就不想去。

南宫在李自成入京时被一把火烧了。

如今,我们只能根据古籍的零星记载去推测,它虽比不过紫禁城皇宫,但能让后来的皇帝去游玩,居住环境必定不错。

朱祁镇入住南宫七年,生了三男六女。除了一个女儿早夭,其他孩子都活得好好的。三个男孩比朱祁钰活的时间都要久。

这样的生活要说让人不满意,也不会是物质上的,缺少的是自由与大权在握。

对比来说,紫禁城内的朱祁钰应是非常羡慕哥哥的子嗣颇丰。

站在后世的角度回望,朱祁钰做皇帝比他哥好太多,知人善用,励精图治。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