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86)

对此,李斯如何能不害怕惶恐。

他亲眼看到赵高被夷三族,死前被毒哑,断其手筋脚筋,死后被挫骨扬灰。

如非胡亥年纪尚轻是嬴政亲子,且暂无劣迹,难说是否会被一并格杀勿论。

对比来看,李斯仅仅被革职,关了两个月紧闭,处罚太轻了。

这是始皇帝顾念旧情吗?

不可能。

李斯有自知之明,不论过去有多少君臣情谊,在水镜显示他背叛嬴政的那刻起,昔日情分彻底断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那才是嬴政。

留他一命,只因他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而他必须找到将功折罪的办法。

在两个多月的禁闭中,李斯一遍又一遍去推演,究竟为什么史书上的自己做出那些选择?

是对权力的迷恋?是无法甘心被别的朝臣压过一头?或者是不能说的理由。

十一年后,他怕死,怕像商鞅那样死去。

秦朝二世而亡,只因为胡亥与赵高作乱吗?

两者让大秦超速溃败,但没有他们,大秦在十一年后恐怕也走向崩溃边缘。

十一年能发生什么?

李斯猜想水镜可能多次出现,但他目前只看了一集,仅能从评论区抓到几条线索。

后世人指出,秦始皇迷恋修仙吃丹药,加上疯狂工作把身体搞坏了。阿房宫还没造好人就死了,他死后多地爆发反秦起义。

由此倒推,嬴政会仅仅下达修阿房宫的命令吗?

不会。始皇帝在修享受宫殿之前,必是会修更多军事工程,比如长城、比如直达北方的车道。

现在是始皇二十九年,史书上截止嬴政崩逝前会没有大型战事发生吗?

不会。李斯被关禁闭前,本来已收到嬴政的命令打算出兵百越,但这次军事行动被临时暂停。

历史上的大秦,大型战事与大型工程必定接连不断,其背后与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度有关。

那让秦朝不堪重负,全部依靠始皇帝的个人威望支撑着。帝崩,国亡的征兆就出现了。

李斯明白是基本国策出了问题。

嬴政选择以法家治理大秦,确实让秦朝走向巅峰。

但仅仅依靠法家,又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让六国真的归心,就会让秦

朝走向覆灭。

正因如此,新君上位但凡有脑子就会着手变法。变法就要杀鸡儆猴。

史书上,那时自己必不敢赌扶苏上位会怎么做,而自以为是地觉得胡亥上位于自己有利。

在大秦命运与个人荣辱之间,他自私地选择了后者,也就落得腰斩灭族的结局。

如今想要将功折罪,只有亲手改动秦法。

这一改彻底违背了自己坚持六十多年的理念,但他必须去做。这辈子,他得选择大秦的命运,而不是自己的私心。

“鄙人在家静思两个月有余,对部分秦律试做修改方案,恳请陛下一观。”

李斯没把书简随身带来,有几大箱太重了。东西却都预备好了,只要始皇帝愿意看一看,很快就能取来。

嬴政点头,“如卿所愿,将修改法条尽快送入宫。明日起,丞相就主力负责此事。

秦律之变务必多思多虑。六国民俗不与秦地同,既然修订法条,需将各地情况纳入其中。”

“喏。”

李斯深深一拜,陛下是正式令他官复原职了。

明明松一口气,他却没多少喜悦。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寻不回。

嬴政凝视李斯。

三年前秦统一天下,众臣多称分封制,李斯坚定地支持郡县制。

眼下,同样是李斯能迅速做出最合自己心意的决断。

这厮聪明,也是太过聪明才会在历史上选择背叛信任他的秦始皇。

嬴政能对史书上大限将至的始皇帝感同身受。临终之际,他是信任李斯的。

始皇帝一生中信任的人能有几个,最终却遭遇了背叛。那次背叛的后果对李斯对大秦都极其惨烈。

眼前,此人尚未做那些事,但史实映射出一个人的本性难移。有的事就是回不去了。

嬴政不想多看李斯,言语倒是不见冷冽。“卿回吧。今日好好休息,明日起便要忙了。”

李斯有些不愿立刻告退。说来也怪,他向来不是重情重义之人,分明就以自身为重。事到临头不知怎么伤怀起来。

动了动嘴,终是没能多言地离开了咸阳宫。

回头看了一眼巍峨宫殿,史书上说它被项羽一把火烧了干净。那不远了,只剩十二年了。很多事多说无益,只能以实际行动去弥补。

殿内,嬴政没去想李斯,很快又传召了两个人。

借着此次水镜举办的上传认为最值得被保存的书籍活动,他摸查了一遍孩子们的读书倾向。不论呈上来的书卷是不是孩子们的真实喜好,但都是他们想要表现出的偏好。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