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97)

凡是进入畅谈会的发言者都已经经过两轮考核挑选。哪怕本次来咸阳自荐失败了, 但也能获得一笔车马费作为补偿。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这一批赶来招贤馆的人与以往相似又不同。一来受到天命在秦的影响,二来听了砍头公告后闻风而动, 是判断出朝廷有新的人才政策。

来到咸阳, 发现气象果然不同。本来的咸阳城似巍峨高山, 现在多了一种潺潺河流带来活力感。比起往年的肃穆, 更添生机勃发。

“有请第一位发言。”

主持官的话音一落, 畅谈会正式开始。

不多时, 轮到了排在前位的赢乘雷与赢云旗。

今日参会者中,两人看起来最年轻。侃侃而谈,毫无拘束之态。

嬴云旗:“论及农事,不知诸位是否感到遗憾?书海浩渺,竟少有相关专著。就鄙人所知,《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是现今少有的专论农事之作。”

接下去,论及四篇所涵盖的内容与思想。

他书中的农业政策谈起,再谈耕地播种、改良土壤、时令农作规则,以及农业管理模式等方面。

众人为畅谈农事发展而来,岂会不知农书的重要性。

往最实际的方向说,一本好的农书能给官员带去参考知识,助其管理当地农作。

书中所言不一定全部合适实际种田情况,但能够开拓视野,比如怎么沃土、怎么浇灌、怎么选种等等。这些讯息,甲地知而乙地不知,需要通过农书传播推广。

赢云旗接着发言,聊起读《上农》四篇后的疑惑与不解。

大秦幅员辽阔,必不是四篇文章就能记录全境农业知识。她与兄长今天就是来抛砖引玉,让所有参与者能放开了胆子直抒胸臆。

当下,效果很好。

与会者听到有人先提出了吕不韦主编的著作,也都没了顾虑,更加敢于无话不说了。

讨论会的气氛愈加热烈。

殿内,站立的观众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不少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发言探讨中。

人群中,却也有异常沉默的人。

张良顶着络腮胡的伪装,手持虚假户籍证混入了招贤馆。

明知此举莽撞是冒着被逮捕入狱的风险,却无法控制想亲眼一睹选才现场与自己的预测是否吻合。

好消息是他的推测正确,坏消息是他的身份尴尬,背着刺杀始皇帝的通缉令。

伪装术能令他逃亡四野,却不能让他堂堂正正地出现在朝堂之上。如要出人头地,除非被特赦。

下一刻,张良蓦地一僵。

不是错觉,斜对角有一道视线穿透人群落在了他身上。

对方是高个大汉,着装朴素。乍一看隐没于人群,但对上那双眼睛后,忽而压力如泰山压顶。

是嬴政!

张良背脊发凉,这种眼神意味着自己被认出来了。

怎么就立刻被认出来了呢?

按理说始皇帝从没有见过他的正脸,至多通过别人的口述或看过画像而已。他搞刺杀时是蒙面,嬴政总不能透过面罩瞧得清楚吧?

这会不可避免再次想起刺杀当日的博浪沙。

光天化日之下,突然冒出的仙迹着实不符合常理。由彼及此,嬴政有特殊观相术也实属正常?

张良脑子有点乱,他无法不多想,他亲历了奇异现场。此时,更是宛如被猛禽盯上的野兔,深知今日怕是凶多吉少。

很快就有侍卫来到了,将张良“请”到招贤馆的后院喝杯水。

清静小院,鸟语花香。

室内,一条木案,两张席垫,侍卫立于后侧。

嬴政先行坐下,不急不缓地说,“你也别站着了。”

张良身体僵硬,慢一拍在木案另一侧坐下。

他保持着不能更标准的正襟危坐姿势,一时间却不敢直视对面的人。

曾经,他从不畏惧始皇帝。敢于散尽家财,抱着死也无妨的想法,千里迢迢去搞刺杀。

如今,相对而坐。

明明对方没有喊打喊杀,那些侍卫的佩剑也都在剑鞘之中,但莫名的惶恐涌上心头。

张良清楚自己是后悔了。

不是因为逃亡被抓会命不久矣,而是发现此生走到尽头时一事无成。

他承认了大秦统一六国的合理性,承认了嬴政有着远超韩王的能力,就是否定了过去自己的理想与坚持。

人生目标出了错,刺杀变得非常可笑。

大罪已犯,他才发现比起让嬴政死,更希望是能参与到建设伟大的王朝之中。

气氛异常古怪。

一条木案,划出两个世界。

嬴政神色平静,还有几分闲适听窗外鸟鸣。

张良目光越垂越低,强忍着不让沮丧情绪外泄。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