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377)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姜烟被震慑得说不出话来。

只看见随着一声声激昂的龙啸,一幅幅字画出现在天空。

有钟繇的《宣示表》、不知何人所做的《张迁碑》、张芝的《冠军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兰亭集序》,王献之的《中秋帖》。

姜烟看着漫天的字帖,楷书、隶书、草书、行草。

每一个字都飘荡在空中,用线条谱写出独属于中华文明的留白和禅意。

“快看!”王羲之似乎看到了什么,指着天空,示意姜烟看去。

姜烟看到墨色的长龙呼啸而过的地方出现了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赵孟頫的《洛神赋》……

还有许许多多,姜烟熟悉的字体,熟悉的诗文。

中华文字因诗词瑰丽,因书法多姿。

水墨龙翻腾,最终与那些字体都凝成一团,再猛然散开,点墨如丝状笼罩着整个天地,仿佛团起了整个中华文明。

“姜姑娘,幻境外再见!”王羲之的声音里满是欢喜,他从未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再写出一副《兰亭集序》。

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姜烟放下挡在眼前的手,刚要拦住王羲之,就仿佛被人猛地推了一把,落入身后水墨的溪水种。

冰冷的溪水上一秒盖住姜烟的鼻子,下一秒她就站在了江南小巷中。

青石板的边缘长着幽绿的青苔,冰凉的小巷身处传来一个孩子哭闹的声音。

“爹,我娘呢?旁人都有娘,为何我没有?”

回答小孩的是一阵沉默。

“让姑娘见笑了。”顾恺之握拳掩唇,没想到让姜烟见到了自己幼时无理取闹的一面。

在现代的时候,顾恺之没有表现出对什么事情的喜欢,倒是会拉着张僧繇一起制作颜料。

作者有话说:

①:《兰亭集序》王羲之

——

二更晚点!

第169章

◎*魏晋的文化,在战乱中兴盛。也在战乱中遗失。◎

历史上有关张僧繇这个人究竟怎么样的记在不多, 但对于顾恺之还是有些许着墨的。

只是姜烟真的很难将那个爱看动漫和一贯保持沉默,最大的热情是跟着张僧繇一起制作古法颜料的顾恺之, 与这位画出《洛神赋图》、《斫琴图》、《女史箴图》的“画祖”联系在一起。

“前头便是我家。”顾恺之长得很白净, 做什么都不疾不徐,缓步走到巷子末端。

“我家世居江南,南渡事情之后, 我爹也有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只是我幼年丧母, 出生没多久, 母亲就因病去世了。周围的孩子都有母亲陪着,只我没有。”

说话间,两人走到了大门前。

小院子里,用红线束起一个小鬆鬆的小孩抱着一个中年男人的腿小声啜泣,嘴里含糊不清的喊着“娘”。

中年男人叹气,说:“虎头不是在学画?不若自己试着画出娘的样子来?”

小孩擦着眼泪,不明所以的抬头望向父亲。

“爹与虎头说娘的模样, 可好?”

“好!”小孩用力的点头,转身迈着小短腿跑去房间里一趟一趟的搬来了心爱的颜料和纸张。

四方的小院里,年幼的小虎头拿着笔, 仔细听父亲的形容,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的画着。

甚至连父亲都忘记了这件事情。偶尔被问起母亲的模样,或拿着画来问像不像的时候,男人都忙着工作,只敷衍的说几句,叹着气摇头说不像。

“你就一直这么画?”姜烟蹲在小顾恺之身边, 看着他从抱着爹的大腿小声啜泣着要娘, 一直都如今小少年的模样。

顾恺之也学着姜烟的动作, 还煞有其事的给姜烟点评了一番自己小时候的作品。

冷不丁听到姜烟这么问,顾恺之沉默了会儿,说:“恩。我不是什么心有大志的人,也没想过要走上仕途光宗耀祖,我就想过好我自己的日子。”

“你会不会觉得我这样很没有骨气?”顾恺之掐着手指头。他不是不知道这巷子外面,一江之隔的北方有多乱。

可他就是不想管,也确定自己管不了。

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想要扶危济困的,在成为被颂扬的历史人物之前,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普通人而已。

姜烟摇头。

人都有选择活下去的权利。

顾恺之没有选择走上仕途,而是沉迷画道,留下更多传世画作。

姜烟相信,在魏晋天空下,也会许多像他这样的人。

他们宁可苟且偷生,也不愿上战场。

但等到战争停歇的时候,他们也会是埋头深植于这片黄土地最为诚恳的底层百姓。

“谢谢。”顾恺之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

他以为,姜烟接触了那么多的豪杰英雄,英伟君主,大约是会鄙夷他这种人的。

同类小说推荐: